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2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9
一种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上拨叉,上拨叉的底部连接有下拨叉,上拨叉的两端均设置有离合销,下拨叉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电机,离合器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上盖,下拨叉、上拨叉设置在底座和上盖之间,上盖上设置有轴承一,轴承一安装在上拨叉的顶部,底座上设置有轴承二,轴承二安装在下拨叉的底部,下拨叉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开关设置在上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上提或下压把手超过30°触发开关信号,嵌入式系统控制离合器关闭,从而达到防尾随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锁
,尤其涉及一种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离合电机控制都是采用时间控制的,当开锁1次后电机还在开启状态,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尾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上提或下压把手超过30°触发开关信号,嵌入式系统控制离合器关闭,从而达到防尾随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上拨叉,上拨叉的底部连接有下拨叉,上拨叉的两端均设置有离合销,下拨叉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电机,离合器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上盖,下拨叉、上拨叉设置在底座和上盖之间,上盖上设置有轴承一,轴承一安装在上拨叉的顶部,底座上设置有轴承二,轴承二安装在下拨叉的底部,下拨叉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开关设置在上盖上。下拨叉上设置有扭簧,下拨叉上设置有扭簧固定点,扭簧通过扭簧固定点安装在下拨叉上。上拨叉的底部设置有上拨叉限位点,下拨叉内设置有下拨叉限位点,上拨叉限位点通过下拨叉限位点限位。底座上设置有一组定位台阶,上盖上设置有与定位台阶匹配的定位槽。定位台阶和定位槽的数量均为四个。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的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具备如下优点:一、上提或下压把手超过30°触发开关信号,嵌入式系统控制离合器关闭,从而达到防尾随功能;二、该结构为扭簧单向夹紧离合器结构,有效解决弹簧间隙的产生,避免把手产生晃动间隙;三、上拨叉和下拨叉设置有限位点,根据左右手门换向时起到离合的作用;四、上盖上有轴承一,底座上有轴承二,下拨叉安装到底座轴承孔内,上盖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并固定住下拨叉,这种高间距固定式双轴承结构保证了下拨叉的同心运转,不会产生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上拨叉和下拨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上拨叉2,下拨叉3,离合销4,离合器电机5,上盖6,轴承一7,轴承二8,开关9,扭簧10,扭簧固定点11,上拨叉限位点12,下拨叉限位点13,定位台阶14,定位槽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上拨叉2,上拨叉2的底部连接有下拨叉3,上拨叉2的两端均设置有离合销4,下拨叉3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电机5,离合器电机5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上盖6,下拨叉3、上拨叉2设置在底座1和上盖6之间,上盖6上设置有轴承一7,轴承一7安装在上拨叉2的顶部,底座1上设置有轴承二8,轴承二8安装在下拨叉3的底部,下拨叉3的一侧设置有开关9,开关9设置在上盖6上。下拨叉3上设置有扭簧10,下拨叉3上设置有扭簧固定点11,扭簧10通过扭簧固定点11安装在下拨叉3上。上拨叉2的底部设置有上拨叉限位点12,下拨叉3内设置有下拨叉限位点13,上拨叉限位点12通过下拨叉限位点13限位。底座1上设置有一组定位台阶14,上盖6上设置有与定位台阶14匹配的定位槽15。定位台阶14和定位槽15的数量均为四个。上盖6上有轴承一7,底座1上有轴承二8,下拨叉3安装到底座轴承孔内,上盖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上并固定住下拨叉3,这种高间距固定式双轴承结构保证了下拨叉3的同心运转,不会产生晃动。下拨叉3中部有扭簧固定点11,扭簧10固定在下拨叉3的扭簧固定点11上。扭簧10开口的脚固定在底座扭簧固定点上。底座1上设置有四个定位台阶14,上盖6上设置有四个定位槽15,这种配合方式有效的保证了轴承的同心度。上拨叉2和下拨叉3设置有限位点,根据左右手门换向时起到离合的作用。上盖6上设置有开关9,通过螺丝固定在上盖6上。该结构为扭簧单向夹紧离合器结构,有效解决弹簧间隙的产生,避免把手产生晃动间隙。目前市场上的离合电机控制都是采用时间控制的,当开锁1次后电机还在开启状态,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尾随的时间。上提或下压把手超过30°触发开关信号,嵌入式系统控制离合器关闭,从而达到防尾随功能。本技术实施例的特点是:一、上提或下压把手超过30°触发开关信号,嵌入式系统控制离合器关闭,从而达到防尾随功能;二、该结构为扭簧单向夹紧离合器结构,有效解决弹簧间隙的产生,避免把手产生晃动间隙;三、上拨叉和下拨叉设置有限位点,根据左右手门换向时起到离合的作用;四、上盖上有轴承一,底座上有轴承二,下拨叉安装到底座轴承孔内,上盖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并固定住下拨叉,这种高间距固定式双轴承结构保证了下拨叉的同心运转,不会产生晃动。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上拨叉(2),所述上拨叉(2)的底部连接有下拨叉(3),所述上拨叉(2)的两端均设置有离合销(4),所述下拨叉(3)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电机(5),所述离合器电机(5)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上盖(6),所述下拨叉(3)、上拨叉(2)设置在底座(1)和上盖(6)之间,所述上盖(6)上设置有轴承一(7),所述轴承一(7)安装在上拨叉(2)的顶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轴承二(8),所述轴承二(8)安装在下拨叉(3)的底部,所述下拨叉(3)的一侧设置有开关(9),所述开关(9)设置在上盖(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上拨叉(2),所述上拨叉(2)的底部连接有下拨叉(3),所述上拨叉(2)的两端均设置有离合销(4),所述下拨叉(3)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电机(5),所述离合器电机(5)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上盖(6),所述下拨叉(3)、上拨叉(2)设置在底座(1)和上盖(6)之间,所述上盖(6)上设置有轴承一(7),所述轴承一(7)安装在上拨叉(2)的顶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轴承二(8),所述轴承二(8)安装在下拨叉(3)的底部,所述下拨叉(3)的一侧设置有开关(9),所述开关(9)设置在上盖(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带信号反馈的电子锁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拨叉(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旗李尊严杨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固德家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