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51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块、立柱、警示牌和万向轮,万向轮固定安装在支撑块底部,立柱焊接在支撑块上,警示牌固定在立柱顶部,所述支撑块两侧设有对称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侧板、螺杆、把手、折叠杆、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开设在支撑块侧壁,第二滑槽开设在侧板侧壁,螺杆上端与把手固定连接,且下端螺纹贯穿侧板,所述侧板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折叠杆上粘接有荧光条,警示牌内设置有荧光粉,通过警示牌上的信息提醒行人和车辆,同时通过折叠杆,扩大防护范围,提高防护效果和实用性;警示牌内的荧光粉和折叠杆上的荧光条在夜晚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施工建筑外围的防护,现有的建筑施工防护栏,结构复杂,不便于移动和固定,且夜晚防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块、立柱、警示牌和万向轮,万向轮固定安装在支撑块底部,立柱焊接在支撑块上,警示牌固定在立柱顶部,所述支撑块两侧设有对称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侧板、螺杆、把手、折叠杆、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开设在支撑块侧壁,第二滑槽开设在侧板侧壁,折叠杆一侧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铰接在支撑块侧壁和第一滑槽上,且另一侧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铰接在侧板和第二滑槽上,螺杆上端与把手固定连接,且下端螺纹贯穿侧板,所述侧板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折叠杆上粘接有荧光条,警示牌内设置有荧光粉。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杆底部尖端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和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体类型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件包括套筒和套杆,套筒焊接安装在支撑块和侧板上,套杆两端活动套设在套筒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外部粘接有荧光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警示牌上的信息提醒行人和车辆,同时通过折叠杆,扩大防护范围,提高防护效果和实用性;警示牌内的荧光粉和折叠杆上的荧光条在夜晚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套筒和套杆的设置,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万向轮使得装置便于移动和转移,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的结构改进示意图。图中:1-侧板、2-螺杆、3-把手、4-套筒、5-套杆、6-折叠杆、7-支撑块、8-立柱、9-警示牌、10-万向轮、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块7、立柱8、警示牌9和万向轮10,万向轮10固定安装在支撑块7底部,立柱8焊接在支撑块7上,警示牌9固定在立柱8顶部,所述支撑块7两侧设有对称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具体类型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组件包括侧板1、螺杆2、把手3、折叠杆6、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第一滑槽11开设在支撑块7侧壁,第二滑槽12开设在侧板1侧壁,折叠杆6一侧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铰接在支撑块7侧壁和第一滑槽11上,且另一侧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铰接在侧板1和第二滑槽12上,螺杆2上端与把手3固定连接,且下端螺纹贯穿侧板1,所述侧板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0,所述折叠杆6上粘接有荧光条,警示牌9内设置有荧光粉。使用时,通过拉动侧板1,打开折叠杆6,扩大防护范围,再通过转动把手3使螺杆2底部固定在地面内,进行固定,通过警示牌9上的警示信息提醒行人和车辆,荧光条和荧光粉在夜晚提高警示效果,提高安全性;使用完毕后,反向转动螺杆2,在将折叠杆6收纳,方便转移。为了便于固定,所述螺杆2底部尖端设置。为了便于安装和拆除,所述把手3上套设有防滑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拉动侧板1,打开折叠杆6,扩大防护范围,再通过转动把手3使螺杆2底部固定在地面内,进行固定,通过警示牌9上的警示信息提醒行人和车辆,荧光条和荧光粉在夜晚提高警示效果,提高安全性;使用完毕后,反向转动螺杆2,在将折叠杆6收纳,方便转移。实施例2请参阅图2,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支撑块7和侧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体类型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件包括套筒4和套杆5,套筒4焊接安装在支撑块7和侧板1上,套杆5两端活动套设在套筒4内,所述套筒4外部粘接有荧光条。综上,通过警示牌9上的信息提醒行人和车辆,同时通过折叠杆6,扩大防护范围,提高防护效果和实用性;警示牌9内的荧光粉和折叠杆6上的荧光条在夜晚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套筒4和套杆5的设置,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万向轮10使得装置便于移动和转移,提高了实用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块(7)、立柱(8)、警示牌(9)和万向轮(10),万向轮(10)固定安装在支撑块(7)底部,立柱(8)焊接在支撑块(7)上,警示牌(9)固定在立柱(8)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7)两侧设有对称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侧板(1)、螺杆(2)、把手(3)、折叠杆(6)、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第一滑槽(11)开设在支撑块(7)侧壁,第二滑槽(12)开设在侧板(1)侧壁,折叠杆(6)一侧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铰接在支撑块(7)侧壁和第一滑槽(11)上,且另一侧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铰接在侧板(1)和第二滑槽(12)上,螺杆(2)上端与把手(3)固定连接,且下端螺纹贯穿侧板(1),所述侧板(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0),所述折叠杆(6)上粘接有荧光条,警示牌(9)内设置有荧光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块(7)、立柱(8)、警示牌(9)和万向轮(10),万向轮(10)固定安装在支撑块(7)底部,立柱(8)焊接在支撑块(7)上,警示牌(9)固定在立柱(8)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7)两侧设有对称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侧板(1)、螺杆(2)、把手(3)、折叠杆(6)、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第一滑槽(11)开设在支撑块(7)侧壁,第二滑槽(12)开设在侧板(1)侧壁,折叠杆(6)一侧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铰接在支撑块(7)侧壁和第一滑槽(11)上,且另一侧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铰接在侧板(1)和第二滑槽(12)上,螺杆(2)上端与把手(3)固定连接,且下端螺纹贯穿侧板(1),所述侧板(1)底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扬子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