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俊斌专利>正文

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0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包括:房屋、挡体和分流台;房屋靠山的那一侧有分流台所述分流台通过三脚架支撑,分流台与挡体通过转轴连接,挡体的另一侧通过支撑住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流台呈锥形结构,可以使泥石流往两边分散,挡体与分流台通过转轴连接,挡体为弧形结构,可以增强挡体所能承受的力,更好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并且挡体的内部由加强横筋和加强斜筋交替组合而成,使挡体更加稳固、结实,从而更有效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挡体依靠支撑柱进行支撑,且为有一定弹性的弧形结构,当挡体受到泥石流冲击时,有弹性的支撑柱可以给挡体一个缓冲作用,在转轴的作用下挡体可以移动,进一步的抵抗泥石流所带来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房屋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一些房屋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许多城镇往往选在地势平坦开阔的老泥石流堆积扇上;加之常规设计建造的房屋结构没有考虑泥石流冲击的影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能力较差,抗地质灾害能力普遍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常规设计建造的房屋结构没有考虑泥石流冲击的影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能力较差,抗地质灾害能力普遍较低的问题。本技术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包括:支撑柱、房屋、挡体、分流台、加强横筋、加强斜筋、转轴、三脚架;所述房屋靠山的那一侧有分流台所述分流台通过三脚架支撑,所述分流台与挡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挡体的另一侧通过支撑住进行支撑。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台呈锥形结构,材料由钢筋和混泥土组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挡体的内部由加强横筋和加强斜筋交替组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有若干个,最少有4个,并且为有一定弹性的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房屋靠山的那一边设置有防护装置,其中分流台呈锥形结构,可以使泥石流往两边分散,材料由钢筋和混泥土组合而成,使分流台更加稳固,结实,能够更有利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挡体与分流台通过转轴连接,挡体为弧形结构,根据力的受力情况可知,弧形可以增强挡体所能承受的力,更好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并且挡体的内部由加强横筋和加强斜筋交替组合而成,使挡体更加稳固、结实,从而更有效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挡体依靠支撑柱进行支撑,且为有一定弹性的弧形结构,当挡体受到泥石流冲击时,有弹性的支撑柱可以给挡体一个缓冲作用,在转轴的作用下挡体可以移动,进一步的抵抗泥石流所带来的冲击;由于防护装置设置有两个,当泥石流太大时,盖过了第一个,此时第二个可以进一步的对泥石流进行阻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挡体和支撑柱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支撑柱、2-房屋、3-挡体、4-分流台、5-加强横筋、6-加强斜筋、7-转轴、8-三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包括有:支撑柱1、房屋2、挡体3、分流台4、加强横筋5、加强斜筋6、转轴7、三脚架8;所述房屋2靠山的那一侧有分流台4所述分流台通过三脚架8支撑,所述分流台4与挡体3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挡体3的另一侧通过支撑住1进行支撑。其中,分流台4呈锥形结构,可以使泥石流往两边分散,材料由钢筋和混泥土组合而成,使分流台4更加稳固,结实,能够更有利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其中,挡体3为弧形结构,可以增强挡体3所能承受的力,更好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其中,挡体3的内部由加强横筋5和加强斜筋6交替组合而成,使挡体更加稳固,结实,从而更有效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其中,支撑柱1有若干个,最少有4个,并且为有一定弹性的弧形结构,当挡体3受到泥石流冲击时,有弹性的支撑柱1可以给挡体3一个缓冲作用,进一步的抵抗泥石流所带来的冲击。其中,防护装置设置有两个,当泥石流太大时,盖过了第一个,此时第二个可以进一步的对泥石流进行阻挡。使用时:房屋2靠向山的那一边建造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主要由分流台4和挡体3组成。当泥石流从山上滑落下来时,首先经过分流台4,由于分流台4为锥形结构,所以泥石流冲击过来之后都往两边进行移动,并且分流台4由钢筋和混泥土组合而成,使分流台4更加稳固,结实,能够更有利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同时分流台4后面还有若干个三脚架8用于支撑;当泥石流移动到挡体3之后,由于挡体3为弧形结构,根据力的受力可知,弧形可以增强挡体3所能承受的力,更好的抵抗泥石流的冲击,而挡体3后面的支撑柱1结构为有一定弹性的弧形结构,当挡体3受到泥石流冲击时,有弹性的支撑柱1可以给挡体3一个缓冲作用,在转轴7的作用下挡体3可以移动,进一步的抵抗泥石流所带来的冲击;若泥石流太大了,盖过了第一个防护装置,此时第二个可以进一步的对泥石流进行阻挡。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包括:支撑柱(1)、房屋(2)、挡体(3)、分流台(4)、加强横筋(5)、加强斜筋(6)、转轴(7)、三脚架(8);所述房屋(2)靠山的那一侧有分流台(4)所述分流台通过三脚架(8)支撑,所述分流台(4)与挡体(3)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挡体(3)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柱(1)进行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包括:支撑柱(1)、房屋(2)、挡体(3)、分流台(4)、加强横筋(5)、加强斜筋(6)、转轴(7)、三脚架(8);所述房屋(2)靠山的那一侧有分流台(4)所述分流台通过三脚架(8)支撑,所述分流台(4)与挡体(3)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挡体(3)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柱(1)进行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泥石流建筑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斌
申请(专利权)人:郑俊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