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吊装ALC板的卷扬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卷扬机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绳,每根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均固设有用于勾设上下两道工字钢的挂钩,所述连接绳的长度大于两道所述工字钢之间的距离,且通过转动所述连接杆改变所述连接绳两端的所述挂钩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转动的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电梯井道内的上下工字钢梁翼缘板作为上下左右四个依附点,悬空固定住卷扬机,形成临时狭小空间井道ALC条板吊装装置,通过卷扬机实现ALC板的吊装施工,有效提高了电梯井道ALC板安装效率、减少一半人力,同时实现了狭小空间条板安装的机械化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超低能耗建筑尽量避免外围护结构缝隙产生,通长采用混凝土蒸压加气板(AutoclavedLightweightConcrete,简称ALC)作为围护墙体材料,有效解决缝隙填塞不严、后期处理难度大等难题。混凝土蒸压加气板(ALC板)作为围护结构墙体,其使用范围广、可加工性好、力学性能好、减少湿作业、保温隔热性能等优势,使得混凝土蒸压加气板在各种建筑中得以大量运用。但其安装要求机械化程度高,尤其在一些狭小空间,如电梯井道,无作业面,安装过程无法使用已有设备进行吊装施工,依靠人力操作,效率低、安全无法保证,尤其对于电梯井道等墙体施工,施工作业面小、悬空高度高,通常ALC板安装设备无法架设,传统做法是靠五六个工人合作,从材料的搬运到安装,施工速度慢、效率低,且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有效提高电梯井道ALC板安装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吊装ALC板的卷扬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卷扬机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绳,每根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均固设有用于勾设上下两道工字钢的挂钩,所述连接绳的长度大于两道所述工字钢之间的距离,且通过转动所述连接杆改变所述连接绳两端的所述挂钩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转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在限制所述连接杆转动时抵顶于至少一道工字钢上。可选地,所述连接绳为两根,所述两根连接绳分别通过绳结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可选地,所述卷扬机倒置式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可选地,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可选地,所述限位杆通过卡扣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利用电梯井道内的上下工字钢梁翼缘板作为上下左右四个依附点,悬空固定住卷扬机,形成临时狭小空间井道ALC条板吊装装置,通过卷扬机实现ALC板的吊装施工,有效提高了电梯井道ALC板安装效率、减少一半人力,同时实现了狭小空间条板安装的机械化作业,且现场临时加工搭设方便,易于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的示例性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吊装ALC板10的卷扬机8以及用于安装卷扬机8的连接杆4,连接杆4上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绳7,每根连接绳7的两端均固设有用于勾设在电梯井道11上下两道工字钢2的挂钩1,连接绳7的长度大于两道工字钢2之间的距离,连接绳7两端的挂钩1可钩挂于工字钢2上并处于稳定状态不会滑落,因此连接绳7的长度与上下两道工字钢2之间的距离大小相差并不大;通过转动连接杆4可改变连接绳7两端的挂钩1之间的最大距离,连接杆4上连接有用于限制连接杆4转动的限位杆6,限位杆6的端部在限制连接杆4转动时抵顶于至少一道工字钢2上。本实施方案通过利用工字钢2作为着力依附点悬空固定住卷扬机8,通过卷扬机8上绕接的钢丝绳9实现ALC板10的吊装,从而建立临时狭小空间电梯井道11内的吊装装置,进而得以减少作业工人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高,且其中以工字钢2作为着力点具有稳固、安装、可靠等效果;同时,转动连接杆4可使连接绳7处于绷紧状态,绷紧状态的连接绳7可使得挂钩1勾设在工字钢2上更加稳固不易脱落,并通过限位杆6对连接杆4进行限位避免其回转造成连接绳7伸长。在安装过程中,将连接绳7两端的挂钩1勾挂于上下两道工字钢2上使连接绳7达到初步固定,连接绳7处于自然伸直状态,通过转动连接杆4可使连接绳7收缩以调整其绷紧状态,由于挂钩1勾设于工字钢2上已是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转动连接杆4调整连接绳7的绷紧状态为微调,对连接绳7的竖向长度改变并不大。同时通过限位杆6的端部抵顶在工字钢2上以限制连接杆4回转造成连接绳7伸长。绷紧状态的连接绳7使得挂钩1与工字钢2之间的钩挂状态更加稳定,且连接在连接杆4上的卷扬机8更加稳定。其中,连接绳7为两根,两根连接绳7分别通过绳结3安装于连接杆4的两端,通过绳结3使得连接杆4得以水平安装在两根连接绳7之间,且连接杆4在绳结3内无法转动,从而在以连接杆4为圆心转动限位杆6时,可使得连接杆4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连接绳7得以收缩绷紧。其中连接绳7可为钢丝绳,连接杆4可为钢管,钢制结构更加牢固安全可靠。基于上述限位杆6的一种实施方案是:限位杆6转动连接在连接杆4上以调节与连接杆4之间角度,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绷紧连接绳7时,需先以连接杆4为圆心转动限位杆6,使得限位杆6带动连接杆4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连接绳7可收缩得以绷紧,在转动限位杆6以调整限位杆6与连接杆4之间的夹角,从而使得限位杆6的一端可抵接于工字钢2的侧边上,此时由于绷紧的连接绳7对调节棒产生回转力,从而使得调节棒与工字钢2之间产生压力,使得调节棒可稳定地抵顶于工字钢2的表面以达到稳定结构。基于上述限位杆6的另一种方案是,限位杆6通过卡扣5可拆卸式安装于连接杆4上,当人工直接转动连接杆4达到绷紧连接绳7后,再通过固定件将限位杆6安装于连接杆4上,并调整限位杆6的位置及角度,使得限位杆6的一端可抵接在工字钢2上以防止连接杆4回转,稳定结构。更优的,卷扬机8倒置式固定在连接杆4上,保证卷扬机8受力均匀吊装过程中更加稳定,由于转动连接杆4以绷紧连接绳7为微调,对卷扬机8位置改变的影响并不大。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吊装ALC板的卷扬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卷扬机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绳,每根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均固设有用于勾设上下两道工字钢的挂钩,所述连接绳的长度大于两道所述工字钢之间的距离,且通过转动所述连接杆改变所述连接绳两端的所述挂钩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转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在限制所述连接杆转动时抵顶于至少一道工字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ALC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吊装ALC板的卷扬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卷扬机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绳,每根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均固设有用于勾设上下两道工字钢的挂钩,所述连接绳的长度大于两道所述工字钢之间的距离,且通过转动所述连接杆改变所述连接绳两端的所述挂钩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转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在限制所述连接杆转动时抵顶于至少一道工字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ALC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生,李强,余冲,杨萌,王少安,陈洪美,吕汉翔,任浩凯,翟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