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7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支撑架,包括:呈竖向设置的若干个杆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杆件顶端的固定组件;固设于所述固定组件顶面的液压杆;以及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液压杆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够随着所述液压杆的伸缩调节而实现高度调节。本申请通过液压杆的伸缩调节进而实现对支撑板的高度调节,高度调节方式较为简捷,节省劳动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建筑支撑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高层建筑作业时,常常会用到建筑支撑架,现有的建筑支撑架通常是采用多个支撑立杆和多个水平杆进行横纵固定连接而成,顶部采用多个主背楞和多个次背楞固定连接而成。现有的建筑支撑架的实现高度调节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支撑立杆为螺合连接的两个连接杆,通过调节两个连接杆螺合部分的长度以实现对支撑立杆长度的调节;另一种是支撑立杆包括套管以及穿置于套管内的内杆,内杆上设置若干个穿孔,套管对应穿孔设置有固定孔,通过螺栓穿过螺合于对应的穿孔和固定孔内将套管和内杆固定连接,通过将螺栓螺合于不同的穿孔内以实现对支撑立杆长度的调节。现有的两种方式在调节支撑立杆的高度时,需要依次对每个支撑立杆进行高度调节,调节方式比较繁琐,浪费人力和时间,效率较低。在建筑支撑架用于楼板施工时,楼板浇筑成型后需要将建筑支撑架拆卸后才能使楼板脱模,施工操作较为复杂。在建筑支撑架用于承载人或物时,需要在主背楞和次背楞之上放置用于承载的横板,但是这样的结构非常不稳固,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高度调节更为简捷、结构更加稳固的建筑支撑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支撑架,以解决现有建筑支撑架高度调节较为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支撑架,包括:呈竖向设置的若干个杆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杆件顶端的固定组件;固设于所述固定组件顶面的液压杆;以及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液压杆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够随着所述液压杆的伸缩调节而实现高度调节。本技术通过液压杆的伸缩调节进而实现对支撑板的高度调节,高度调节方式较为简捷,且可同时控制多个液压杆同时升降,节省劳动力,提高了施工效率。支撑板可安装固定于液压杆,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板作为承载人或物的面板时更加安全稳固。在建筑支撑架用于楼板施工时,支撑板可作为楼板模板,在支撑板上进行楼板的浇筑施工,当楼板浇筑成型后,通过调节收缩液压杆,即可将楼板与支撑板脱离,施工更加方便。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压杆的顶面可转动的连接有呈圆型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周壁上设有凸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尺寸与所述连接件和凸块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支撑板内位于所述穿孔之上设有呈圆型状的槽孔,所述槽孔连通所述穿孔;所述槽孔的尺寸适配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凸块的尺寸;所述连接件和凸块穿过所述穿孔并伸入所述槽孔内,通过转动所述连接件而使所述凸块与穿孔相错开,进而所述凸块限位于所述槽孔内,从而实现将所述支撑板安装固定于所述液压杆。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面与所述液压杆的顶面之间的轴承,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轴承能够相对于所述液压杆进行转动。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面设有呈环状的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套置于所述轴承上,所述拨动件凸伸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块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设有第二螺栓孔;通过将第一螺栓穿过螺合于所述第二螺栓孔以及第一螺栓孔,使得所述凸块和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连接于所述液压杆的固定架以及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若干个固定座;所述固定架设置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座可沿着固定架的设置方向滑动,从而所述固定座可与对应的杆件可拆卸的连接。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呈倒U型状的夹合部;所述夹合部具有一卡口;所述杆件插设于所述卡口内;所述夹合部的两侧对称的开设有第三螺栓孔;通过将第二螺栓穿过螺合所述第三螺栓孔并紧抵于所述杆件,使得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杆件。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座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夹合部顶部的卡槽部,通过所述卡槽部卡套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的横杆上,使得所述固定座能够沿着所述横杆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支撑板和液压杆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支撑板的仰视图。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固定座和杆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支撑架,用于建筑楼板模板的支撑。本技术包括杆件、固定组件、液压杆以及支撑板,通过液压杆的伸缩调节进而实现对支撑板的高度调节,高度调节方式较为简捷,且可同时控制多个液压杆同时升降,节省劳动力,提高了施工效率。支撑板可安装固定于液压杆,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板作为承载人或物的面板时更加安全稳固。在建筑支撑架用于楼板施工时,支撑板可作为楼板模板,在支撑板上进行楼板的浇筑施工,当楼板浇筑成型后,通过调节收缩液压杆,即可将楼板与支撑板脱离,施工更加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建筑支撑架进行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建筑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支撑架,用于建筑楼板模板的支撑,建筑支撑架包括:呈竖向设置的若干个杆件1、可拆卸的安装于杆件1顶端的固定组件2、固设于固定组件2顶面的液压杆3,以及可拆卸的安装于液压杆3顶部的支撑板4,支撑板4能够随着液压杆3的伸缩调节而实现高度调节。杆件立设于地面、楼板面或其他的施工作业面上。较佳地,液压杆3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固设于固定组件2。本实施例中的建筑支撑架通过液压杆3的伸缩调节进而实现对支撑板4的高度调节,高度调节方式较为简捷,且可同时控制多个液压杆3同时升降,节省劳动力,提高了施工效率。支撑板4可安装固定于液压杆3,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板4作为承载人或物的面板时更加安全稳固。在建筑支撑架用于楼板施工时,支撑板4可作为楼板模板,在支撑板4上进行楼板的浇筑施工,当楼板浇筑成型后,通过调节收缩液压杆3,即可将楼板与支撑板4脱离,施工更加方便。参见图2至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压杆3的顶面可转动的连接有呈圆型状的连接件5,连接件5的周壁上均匀分布设有若干个凸块51,支撑板4的底面开设有穿孔41,穿孔41的尺寸与连接件5和凸块51的尺寸相适配,使得连接件5和凸块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呈竖向设置的若干个杆件;/n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杆件顶端的固定组件;/n固设于所述固定组件顶面的液压杆;以及/n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液压杆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够随着所述液压杆的伸缩调节而实现高度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竖向设置的若干个杆件;
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杆件顶端的固定组件;
固设于所述固定组件顶面的液压杆;以及
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液压杆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够随着所述液压杆的伸缩调节而实现高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的顶面可转动的连接有呈圆型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周壁上设有凸块;
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尺寸与所述连接件和凸块的尺寸相适配;
所述支撑板内位于所述穿孔之上设有呈圆型状的槽孔,所述槽孔连通所述穿孔;
所述槽孔的尺寸适配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凸块的尺寸;
所述连接件和凸块穿过所述穿孔并伸入所述槽孔内,通过转动所述连接件而使所述凸块与穿孔相错开,进而所述凸块限位于所述槽孔内,从而实现将所述支撑板安装固定于所述液压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面与所述液压杆的顶面之间的轴承,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轴承能够相对于所述液压杆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面设有呈环状的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套置于所述轴承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伟宋久国丁叶杨怀亮刘理想沈鹏孙煌荣纪遥昊徐绍勇顾鹏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