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包括由主槽钢、竖向槽钢、水平槽钢和对角槽钢组成的三角斜撑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楼板顶部的工字钢,竖向槽钢和水平槽钢呈垂直设置,对角槽钢设置在竖向槽钢和水平槽钢之间45°夹角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安拆操作简单,安全便捷,悬挑平台使用两部分分开安装的形式,两部分利用螺栓连接保证其安全稳定的同时,更能适应现场错综复杂的环境,解决了建筑工程项目高空混凝土悬挑结构采用落地式满堂架施工钢管等周转材料积压、高支模安全风险大的问题,且支模平台可周转使用,大量节约周转材料费和人工费,具有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符合高效节能绿色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模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剪力墙外侧高空大跨度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主要有:落地式满堂支模架、单独的工字钢悬挑支模架等。利用上述施工结构进行施工虽然能够完成悬挑结构施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落地式满堂支模架多数不具备现场搭设条件,搭设高度高、工期长、钢管等周转材料积压、高支模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单独的工字钢悬挑支模架,可能会产生震颤,末端工字钢变形大,从而影响到结构的质量与安全,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可以解决落地式满堂支模架多数不具备现场搭设条件,搭设高度高、工期长、钢管等周转材料积压、高支模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单独的工字钢悬挑支模架,可能会产生震颤,末端工字钢变形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包括由主槽钢、竖向槽钢、水平槽钢和对角槽钢组成的三角斜撑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楼板顶部的工字钢,竖向槽钢和水平槽钢呈垂直设置,对角槽钢设置在竖向槽钢和水平槽钢之间45°夹角位置,竖向槽钢、水平槽钢和对角槽钢一端互相焊接固定,且竖向槽钢和水平槽钢的一端均与主槽钢外侧焊接固定,主槽钢的两端以及竖向槽钢、水平槽钢和对角槽钢的另一端均焊接有一块矩形钢板,工字钢的底部焊接有两块矩形钢板,工字钢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分别与主槽钢和竖向槽钢端部焊接的矩形钢板的位置上下平行,且工字钢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分别与主槽钢和竖向槽钢端部焊接的矩形钢板之间连接有四组固定螺栓,工字钢的一端与混凝土楼板之间锚固有两道平行设置的U型圆钢锚固环,且U型圆钢锚固环的顶部设置有角钢,贯穿角钢和U型圆钢锚固环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两组双螺母;对角槽钢和水平槽钢的另一端焊接的矩形钢板侧壁贴合在混凝土楼板的侧壁,混凝土楼板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两块呈上下设置的对接钢板,且两块对接钢板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对角槽钢和水平槽钢的另一端焊接的矩形钢板的位置一一水平重合,贯穿矩形钢板与对接钢板的侧壁之间均连接有穿墙螺栓。优选的,工字钢由悬挑段和固定段组成,固定段与混凝土楼板通过U型圆钢锚固环锚固,悬挑段贯穿混凝土墙悬挑在混凝土楼板的一端。优选的,工字钢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均设置在其悬挑段的底部,贯穿矩形钢板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螺栓洞,四个螺栓洞呈矩形阵列两两排布在矩形钢板的底部分别靠两端的位置,四组固定螺栓分别啮合到四个螺栓洞内侧。优选的,工字钢的悬挑段顶部焊接有若干组防滑钢筋头,防滑钢筋头的直径为25mm。优选的,主槽钢呈斜向设置在工字钢的悬挑段端部与混凝土剪力墙的侧壁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主槽钢、竖向槽钢、水平槽钢和对角槽钢组成的三角斜撑结构,再利用工字钢进行配合混凝土剪力墙进行固定,分为两部分安装,利用穿墙螺栓和固定螺栓固定,利用矩形钢板焊接在工字钢的底部以及对接钢板设置在混凝土剪力墙的侧边,与三角斜撑的端部安装的矩形钢板相互固定,在保证整个支模平台安全稳定的同时,更能适应现场错综复杂的安装环境;2、整体采用主槽钢、竖向槽钢、水平槽钢和对角槽钢以及工字钢组成,矩形钢板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使得支模平台整体刚度大,且支撑强度大,工字钢采用固定段和悬挑段组成,悬挑段用于悬挑结构支模架的安装,在三角斜撑的作用下,稳定性好,在支模架沉降变形的情况下仍能有效的对悬挑结构标高的控制;3、在施工过程结束之后,由于混凝土剪力墙事先预留螺栓孔的存在,可以通过将穿墙螺栓和固定螺栓拧出从而将主槽钢、竖向槽钢、水平槽钢和对角槽钢组成的三角斜撑结构整体取下,且工字钢通过U型圆钢锚固环进行固定,再通过角钢连接双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将双螺母拧下之后,整个工字钢可以抽出,解决了建筑工程项目高空混凝土悬挑结构采用落地式满堂架施工钢管等周转材料积压、高支模安全风险大的问题,且支模平台可周转使用,大量节约周转材料费和人工费,具有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符合高效节能绿色施工要求。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的施工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中U型圆钢锚固环的安装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中三角斜撑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中工字钢安装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中工字钢安装安装俯视图。图中:1、工字钢;2、矩形钢板;3、防滑钢筋头;4、主槽钢;5、竖向槽钢;6、水平槽钢;7、对角槽钢;8、U型圆钢锚固环;9、双螺母;10、角钢;11、混凝土剪力墙;12、混凝土楼板;13、穿墙螺栓;14、固定螺栓;15、对接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包括由主槽钢4、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组成的三角斜撑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楼板12顶部的工字钢1,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呈垂直设置,对角槽钢7设置在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之间45°夹角位置,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一端互相焊接固定,且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的一端均与主槽钢4外侧焊接固定,主槽钢4的两端以及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的另一端均焊接有一块矩形钢板2,工字钢1的底部焊接有两块矩形钢板2,工字钢1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2分别与主槽钢4和竖向槽钢5端部焊接的矩形钢板2的位置上下平行,且工字钢1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2分别与主槽钢4和竖向槽钢5端部焊接的矩形钢板2之间连接有四组固定螺栓14,工字钢1的一端与混凝土楼板12之间锚固有两道平行设置的U型圆钢锚固环8,且U型圆钢锚固环8的顶部设置有角钢10,贯穿角钢10和U型圆钢锚固环8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两组双螺母9;对角槽钢7和水平槽钢6的另一端焊接的矩形钢板2侧壁贴合在混凝土楼板12的侧壁,混凝土楼板12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两块呈上下设置的对接钢板15,且两块对接钢板15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对角槽钢7和水平槽钢6的另一端焊接的矩形钢板2的位置一一水平重合,贯穿矩形钢板2与对接钢板15的侧壁之间均连接有穿墙螺栓13。工字钢1由悬挑段和固定段组成,固定段与混凝土楼板12通过U型圆钢锚固环8锚固,悬挑段贯穿混凝土墙悬挑在混凝土楼板12的一端,悬挑段用于对三角斜撑的固定,且用于悬挑结构支模架立杆的固定。工字钢1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主槽钢(4)、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组成的三角斜撑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楼板(12)顶部的工字钢(1),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呈垂直设置,对角槽钢(7)设置在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之间45°夹角位置,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一端互相焊接固定,且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的一端均与主槽钢(4)外侧焊接固定,主槽钢(4)的两端以及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的另一端均焊接有一块矩形钢板(2),工字钢(1)的底部焊接有两块矩形钢板(2),工字钢(1)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2)分别与主槽钢(4)和竖向槽钢(5)端部焊接的矩形钢板(2)的位置上下平行,且工字钢(1)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2)分别与主槽钢(4)和竖向槽钢(5)端部焊接的矩形钢板(2)之间连接有四组固定螺栓(14),工字钢(1)的一端与混凝土楼板(12)之间锚固有两道平行设置的U型圆钢锚固环(8),且U型圆钢锚固环(8)的顶部设置有角钢(10),贯穿角钢(10)和U型圆钢锚固环(8)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两组双螺母(9);/n对角槽钢(7)和水平槽钢(6)的另一端焊接的矩形钢板(2)侧壁贴合在混凝土楼板(12)的侧壁,混凝土楼板(12)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两块呈上下设置的对接钢板(15),且两块对接钢板(15)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对角槽钢(7)和水平槽钢(6)的另一端焊接的矩形钢板(2)的位置一一水平重合,贯穿矩形钢板(2)与对接钢板(15)的侧壁之间均连接有穿墙螺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高处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主槽钢(4)、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组成的三角斜撑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楼板(12)顶部的工字钢(1),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呈垂直设置,对角槽钢(7)设置在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之间45°夹角位置,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一端互相焊接固定,且竖向槽钢(5)和水平槽钢(6)的一端均与主槽钢(4)外侧焊接固定,主槽钢(4)的两端以及竖向槽钢(5)、水平槽钢(6)和对角槽钢(7)的另一端均焊接有一块矩形钢板(2),工字钢(1)的底部焊接有两块矩形钢板(2),工字钢(1)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2)分别与主槽钢(4)和竖向槽钢(5)端部焊接的矩形钢板(2)的位置上下平行,且工字钢(1)底部焊接的两块矩形钢板(2)分别与主槽钢(4)和竖向槽钢(5)端部焊接的矩形钢板(2)之间连接有四组固定螺栓(14),工字钢(1)的一端与混凝土楼板(12)之间锚固有两道平行设置的U型圆钢锚固环(8),且U型圆钢锚固环(8)的顶部设置有角钢(10),贯穿角钢(10)和U型圆钢锚固环(8)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两组双螺母(9);
对角槽钢(7)和水平槽钢(6)的另一端焊接的矩形钢板(2)侧壁贴合在混凝土楼板(12)的侧壁,混凝土楼板(12)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俊志,翟光耀,杨海波,胡晓梅,刘芳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