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三角拼装单元,沿第一楼层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三角拼装单元包括主梁、第一斜支撑及拉结杆,所述主梁的第一端与第一楼层板固定,所述主梁的第二端悬挑出所述第一楼层板,所述第一斜支撑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梁的第二端固定,所述第一斜支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楼层板下方的第二楼层板固定,所述拉结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斜支撑;多个第二斜支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楼层板与所述第二楼层板之间;多个第三斜支撑,间隔固定于第三楼层板与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楼层板位于所述第二楼层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施工方便,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大挑檐施工操作平台一般采取屋面悬挑工字钢,但是针对挑檐超过5米的施工平台,单层悬挑工字钢一般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解决挑檐超过5米,单层悬挑工字钢无法满足施工需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三角拼装单元,沿第一楼层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三角拼装单元包括主梁、第一斜支撑及拉结杆,所述主梁的第一端与第一楼层板固定,所述主梁的第二端悬挑出所述第一楼层板,所述第一斜支撑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梁的第二端固定,所述第一斜支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楼层板下方的第二楼层板固定,所述拉结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斜支撑;多个第二斜支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楼层板与所述第二楼层板之间;多个第三斜支撑,间隔固定于第三楼层板与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楼层板位于所述第二楼层板的下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斜支撑的两端分别通过预埋件与所述第一楼层板、所述第二楼层板固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板及垂直固定于所述预埋板上的预埋杆,所述预埋杆沿着所述预埋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杆远离所述预埋板的一端成形有凸出所述预埋杆表面的凸块。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杆与所述预埋板通过穿孔塞焊固定。本技术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二斜支撑与所述第二楼层板连接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斜支撑与所述第二楼层板连接的一端相交。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主梁上固定有次梁,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垂直,所述次梁上铺设有花纹钢板,所述花纹钢板上对应所述次梁的位置固定有定位立杆,所述定位立杆沿所述次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挑檐超过5米的施工情况,单层悬挑工字钢无法满足施工需求,采用在第一楼层板上安装三角拼装单元并设置连接第一楼层板、第二楼层板的第二斜支撑、连接三角拼装单元与第三楼层板的第三斜支撑,形成双层稳定的支撑体系,最后在三角拼装单元上安装次梁、花纹钢板等形成脚手架的支撑平台,结构稳定,施工方便,能够满足施工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平台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梁、次梁、花纹钢板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预埋件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预埋件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预埋件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预埋件与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的连接节点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三角拼装单元-1;主梁-11;第一斜支撑-12;拉结杆-13;第二斜支撑-2;第三斜支撑-3;第一楼层板-41;第二楼层板-42;第三楼层板-43;预埋件-5;预埋板-51;预埋杆-52;凸块-53;次梁-61;花纹钢板-62;定位立杆-63;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三角拼装单元1、多个第二斜支撑2及多个第三斜支撑3,主要用于支撑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提高脚手架搭设的稳定性。具体来说,各所述三角拼装单元1沿第一楼层板4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三角拼装单元1包括主梁11、第一斜支撑12及拉结杆13,所述主梁11的第一端与第一楼层板41固定,所述主梁11的第二端悬挑出所述第一楼层板41,所述第一斜支撑12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梁11的第二端固定,所述第一斜支撑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楼层板41下方的第二楼层板42固定,所述拉结杆1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梁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斜支撑12;优选地,所述主梁11的第一端通过预埋件5与所述第一楼层板固定,所述第一斜支撑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楼层板42通过预埋件5固定。所述第二斜支撑2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楼层板41与所述第二楼层板42之间;所述第二斜支撑2的两端分别通过预埋件5与所述第一楼层板41、所述第二楼层板42固定。优选地,各所述第二斜支撑2与所述第二楼层板42连接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斜支撑12与所述第二楼层板42连接的一端相交。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斜支撑2为250mm*175mm*7mm*11mm型钢,所述第二斜支撑2作为回顶件有利于保证第一楼层板21、第二楼层板22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三斜支撑3间隔固定于第三楼层板43与所述主梁11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楼层板43位于所述第二楼层板42的下方。具体地,所述第三斜支撑3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梁11的第二端焊接固定,所述第三斜支撑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楼层板43通过所述预埋件5固定。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5包括预埋板51及垂直固定于所述预埋板51上的预埋杆52,所述预埋杆52与所述预埋板51通过穿孔塞焊固定;所述预埋杆52沿着所述预埋板5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以增加所述预埋杆52与混凝土楼层板结构的锚固位点。优选地,所述预埋杆52远离所述预埋板51的一端成形有凸出所述预埋杆52表面的凸块53;所述凸块53为焊接于所述预埋杆52端部的钢筋。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5分别预埋于对应的楼层板内;具体地,所述第一楼层板41内预埋有与所述主梁11固定的预埋件5和与所述第二斜支撑2的第一端固定的预埋件5;所述第二楼层板42内预埋有与所述第二斜支撑2的第二端固定的预埋件5;所述第三楼层板43上预埋有与所述第三斜支撑43的第二端固定的预埋件5。如图6所示,为所述预埋件与第一斜支撑12、第二斜支撑2的连接节点示意图,所述第一斜支撑12、第二斜支撑2通过焊接与所述预埋板51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次梁61及花纹钢板62,所述次梁61垂直固定于所述主梁11上,所述次梁61上铺设有花纹钢板62,所述花纹钢板62上对应所述次梁61的位置固定有定位立杆63,所述定位立杆63沿所述次梁6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定位立杆63用于定位脚手架立杆的位置,所述脚手架立杆内部中空并套置于所述定位立杆63外部。所述主梁11优选为受力条件更优的200mm*10mm方管,所述次梁61优选为工字钢,所述定位立杆63为焊接于所述花纹钢板162上的定位钢筋。以上具体说明了本技术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以下说明其施工方法。首先,在土建结构相应位置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预埋件5绑扎或者焊接固定在钢筋上并测量复核,保证预埋件5位置、标高的准确性。然后采取在现场地面组装三角拼接单元,组接好之后采用吊装机械将所述三角拼装单元安装到第一楼层板上;具体地,三角拼接单元的组装可以先将第一斜支撑12与主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三角拼装单元,沿第一楼层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三角拼装单元包括主梁、第一斜支撑及拉结杆,所述主梁的第一端与第一楼层板固定,所述主梁的第二端悬挑出所述第一楼层板,所述第一斜支撑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梁的第二端固定,所述第一斜支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楼层板下方的第二楼层板固定,所述拉结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斜支撑;/n多个第二斜支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楼层板与所述第二楼层板之间;/n多个第三斜支撑,间隔固定于第三楼层板与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楼层板位于所述第二楼层板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三角拼装单元,沿第一楼层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三角拼装单元包括主梁、第一斜支撑及拉结杆,所述主梁的第一端与第一楼层板固定,所述主梁的第二端悬挑出所述第一楼层板,所述第一斜支撑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梁的第二端固定,所述第一斜支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楼层板下方的第二楼层板固定,所述拉结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斜支撑;
多个第二斜支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楼层板与所述第二楼层板之间;
多个第三斜支撑,间隔固定于第三楼层板与所述主梁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楼层板位于所述第二楼层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支撑的两端分别通过预埋件与所述第一楼层板、所述第二楼层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大挑檐脚手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非,徐建烨,陈元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