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两个所述屋面板连接处相焊接;挡雪杆,所述挡雪杆设置在所述屋面板的顶部;多个安装件,多个所述安装件套设在所述挡雪杆的外侧,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屋面板相连接;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多个所述安装件内,且所述挡水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挡雪杆和所述屋面板固定连接;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屋面板的底部;天沟管,所述天沟管位于所述屋面板的下方,且多个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天沟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具有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防水和挡雨功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
本技术涉及屋面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
技术介绍
无论是从传统角度出发,还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对建筑物而言,为了应对自然环境,以及为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固性,屋面系统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改进屋面系统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现有的屋面系统主要包括屋面板,以及其他相应的排水防风等装置,但是,现有屋面系统在应对极端温差环境时并不是特别理想,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雨雪天气,并不能完全阻挡雨水从屋面系统的缝隙贯入,此外,积雪从屋面滑落时会对下部人员或建筑造成危害,无法及时融化的大块积雪也会渗入屋面构造内,对排水系统造成堵塞。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防水和挡雨功能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两个所述屋面板连接处相焊接;挡雪杆,所述挡雪杆设置在所述屋面板的顶部;多个安装件,多个所述安装件套设在所述挡雪杆的外侧,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屋面板相连接;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多个所述安装件内,且所述挡水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挡雪杆和所述屋面板固定连接;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屋面板的底部;天沟管,所述天沟管位于所述屋面板的下方,且多个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天沟管相连接;多个立管,多个所述立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天沟管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挡水板、所述安装件、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屋面板相焊接,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与所述挡雪杆相焊接。优选的,所述挡雪杆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的顶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屋面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优选的,多个所述立管均与所述天沟管相焊接,且多个所述立管呈线性分布。优选的,所述天沟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相对应的所述立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屋面板上设有多个泛水槽,所述安装件位于相对应的所述泛水槽内。优选的,所述挡雪杆与屋面板之间设有多个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焊接在所述挡雪杆上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屋面板相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为弧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转动槽,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通过屋面板在极端气温温差下的伸缩计算,在屋面板深入天沟一端预先设置好伸缩余量,并且在屋面板深入天沟的区域设置带滴水片的内堵头,阻挡风及少量雨水从泛水板与屋面板间的缝隙贯入;在檐口及天沟位置设置挡雪杆,其一防止屋面的积雪滑落对下部人员或建筑造成危害,其二防止屋面大块的积雪滑落天沟内一时无法融化造成天沟边雪水水汽渗入屋面构造内,还有对排水系统的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屋面板,2、挡雪杆,3、安装件,4、挡水板,5、天沟管,6、立管,7、第一通孔,8、连接管,9、出水孔,10、第二通孔,11、泛水槽,12、固定机构,121、第一连接块,122、第二连接块,123、连接杆,124、第三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1,两个所述屋面板1连接处相焊接;挡雪杆2,所述挡雪杆2设置在所述屋面板1的顶部;多个安装件3,多个所述安装件3套设在所述挡雪杆2的外侧,且所述安装件3与所述屋面板1相连接;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位于多个所述安装件3内,且所述挡水板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挡雪杆2和所述屋面板1固定连接;多个连接管8,多个所述连接管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屋面板1的底部;天沟管5,所述天沟管5位于所述屋面板1的下方,且多个所述连接管8均与所述天沟管5相连接;多个立管6,多个所述立管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天沟管5的底部。所述挡水板4、所述安装件3、所述连接管8均与所述屋面板1相焊接,所述挡水板4的顶部与所述挡雪杆2相焊接。所述挡雪杆2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屋面板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与所述连接管8相连通。多个所述立管6均与所述天沟管5相焊接,且多个所述立管6呈线性分布。所述天沟管5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第一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7与相对应的所述立管6相连通。所述屋面板1上设有多个泛水槽11,所述安装件3位于相对应的所述泛水槽11内。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采用现场焊接,使整个屋面形成一个防水的整体,并在洞口四周做好防水导流的构造措施,可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在下雨时,通过挡水板4可将雨水通过第二通孔10进入连接管8内后在天沟管5内汇集,并最终通过立管6从屋顶排出;通过设置挡雪杆2,可有效的对雪阻挡在屋面板1上,防止雪块从屋面板1上滑落而砸伤人;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通过屋面板1在极端气温温差下的伸缩计算,在屋面板1深入天沟一端预先设置好伸缩余量,并且在屋面板1深入天沟的区域设置带滴水片的内堵头,阻挡风及少量雨水从泛水板与屋面板间的缝隙贯入;在檐口及天沟位置设置挡雪杆2,其一防止屋面的积雪滑落对下部人员或建筑造成危害,其二防止屋面大块的积雪滑落天沟内一时无法融化造成天沟边雪水水汽渗入屋面构造内,还有对排水系统的堵塞。第二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屋面板,两个所述屋面板连接处相焊接;/n挡雪杆,所述挡雪杆设置在所述屋面板的顶部;/n多个安装件,多个所述安装件套设在所述挡雪杆的外侧,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屋面板相连接;/n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多个所述安装件内,且所述挡水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挡雪杆和所述屋面板固定连接;/n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屋面板的底部;/n天沟管,所述天沟管位于所述屋面板的下方,且多个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天沟管相连接;/n多个立管,多个所述立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天沟管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板,两个所述屋面板连接处相焊接;
挡雪杆,所述挡雪杆设置在所述屋面板的顶部;
多个安装件,多个所述安装件套设在所述挡雪杆的外侧,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屋面板相连接;
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多个所述安装件内,且所述挡水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挡雪杆和所述屋面板固定连接;
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屋面板的底部;
天沟管,所述天沟管位于所述屋面板的下方,且多个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天沟管相连接;
多个立管,多个所述立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天沟管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所述安装件、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屋面板相焊接,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与所述挡雪杆相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杆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的顶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与挡雪功能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花,袁立刚,叶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