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楼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楼板。
技术介绍
组合楼板又叫楼承板、承重板、楼层板等,组合楼板是指通过剪力连接件将压型钢板与混凝土进行组合,形成的一种共同受力、协调变形的组合板,在建筑行业有着广泛的运用。在相关技术中,组合楼板一般包括:波浪形的压型钢板、铺设于压型钢板上的钢筋层、浇筑于压型钢板和钢筋层上的混凝土层、以及设置于压型钢板底部的支撑梁。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组合楼板仅具有模板和承重的功能,难以满足人们对各类房屋建筑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楼板,能够提供更加多样的功能。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上的钢筋层、浇筑于所述压型钢板和所述钢筋层上的混凝土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压型钢板下方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所述压型钢板之间还设置有功能结构,所述功能结构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保温层、隔音层、加强层和防火层。可选地,所述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1)、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1)上的钢筋层(2)、浇筑于所述压型钢板(1)和所述钢筋层(2)上的混凝土层(3)、以及设置于所述压型钢板(1)下方的支撑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4)与所述压型钢板(1)之间还设置有功能结构(5),所述功能结构(5)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保温层(51)、隔音层(52)、加强层(53)和防火层(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1)、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1)上的钢筋层(2)、浇筑于所述压型钢板(1)和所述钢筋层(2)上的混凝土层(3)、以及设置于所述压型钢板(1)下方的支撑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4)与所述压型钢板(1)之间还设置有功能结构(5),所述功能结构(5)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保温层(51)、隔音层(52)、加强层(53)和防火层(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层(2)包括至少两层钢筋(21),上下相邻的两层钢筋(21)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相邻的两层钢筋(2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6);
所述连接件(6)包括封盖(61)、托盘(62)和调节套筒(63),所述封盖(61)和所述托盘(62)可拆卸连接,且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上下相邻的两层钢筋(21)的连接处的空腔;
所述调节套筒(63)与所述托盘(62)的底部连接,用于使所述托盘(62)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61)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611),所述托盘(62)的顶面设有相交的第二凹槽(621)和第三凹槽(622),所述第二凹槽(621)、所述第三凹槽(622)与所述第一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涛,林令知,兰永奇,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