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1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包括由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相对叠合组成的中心支撑构架、高低屋面网壳连接腹杆、缺口封闭桁架;高、低屋面网壳均为由径向落地弧形管桁架经旋转复制排布、环向管桁架连接后外三切边而成的三角网壳,中心设有圆形开口;高低屋面网壳连接腹杆位于高、低屋面网壳的平面重合区域,用于连接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缺口封闭桁架用于封闭连接中心支撑构架中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外三切边交汇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高、低屋面网壳的叠合整体受力模式,并通过缺口封闭桁架的围合连接,构件组成模块明确,构造合理,传力清晰,具有高整体刚度、高承载力特点,应用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
本技术属于结构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大跨度指跨度不小于60米。
技术介绍
空间管桁架体系是由较大截面贯通主管和多根与其相贯焊接并规则性布置的较小截面支管所构成的新型空间大跨度桁架结构,由于其体系轻盈、受力合理、刚度较大、外观优美,主要应用于体育场馆、机场候机楼、展览馆等大跨度空间建筑的屋盖结构体系中。落地弧形空间管桁架体系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空间大跨度结构形式。由于建筑外观造型的需要,建筑屋盖和侧墙往往会涉及较多的曲线边界。该类体系通过将屋盖管桁架进行曲线延伸至地面并进行支座固定,构成屋盖和侧墙的统一管桁架结构形式,基于整体体系受力性能模式,使其能在较小自重的前提下跨越极大的空间跨度,同时给建筑内部空间的设置带来更好的发挥余地。当空间跨度较大时,由管桁架组成的单层网壳体系将会出现很大的层高和很大尺寸的构件,不仅结构体系刚度、变形挠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为施工吊装和焊接操作带来巨大的困难。而多层网壳体系由于构件密集、重量大,导致网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相对叠合组成的中心支撑构架、高低屋面网壳连接腹杆、缺口封闭桁架;/n所述高屋面网壳、低屋面网壳均为三角网壳,三角网壳由径向落地弧形管桁架经旋转复制排布、环向管桁架连接后的网壳经外三切边制得,中心设有圆形开口;所述高低屋面网壳连接腹杆位于高、低屋面网壳的平面重合区域,连接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所述缺口封闭桁架封闭连接中心支撑构架中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外三切边交汇的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相对叠合组成的中心支撑构架、高低屋面网壳连接腹杆、缺口封闭桁架;
所述高屋面网壳、低屋面网壳均为三角网壳,三角网壳由径向落地弧形管桁架经旋转复制排布、环向管桁架连接后的网壳经外三切边制得,中心设有圆形开口;所述高低屋面网壳连接腹杆位于高、低屋面网壳的平面重合区域,连接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所述缺口封闭桁架封闭连接中心支撑构架中高屋面网壳和低屋面网壳外三切边交汇的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落地弧形管桁架基于中心定位点,间隔3°~8°旋转复制生成径向落地弧形管桁架组合体,每个高网壳、低网壳的径向落地弧形管桁架对应处于同一径向位置;各榀径向落地弧形管桁架之间分别通过环向管桁架相贯连接,环向管桁架之间构成网格,网格的距离为3m~6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网壳分别采用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边线进行外三切边,中心支撑构架的平面重合区域仅在三角网壳的外三切边、内圆之间,最短距离不小于4个网格;三角网壳的3个外切边均设置有外切边弧形管桁架,为两端落地支撑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内开口的大跨度外三切边双屋面叠合网壳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网壳还设置有6道径向水平支撑和2道环向水平支撑;所述径向水平支撑由连接两榀径向管桁架同一弦杆层的弦层内斜撑杆组成,由内圆边界延伸至落地处构成一道,6道径向水平支撑分别设置于三角网壳落地端的两侧;环向水平支撑由连接两榀环向管桁架的同一弦杆层的弦层内斜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赵阳杨学林庞崇安程俊婷林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