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截流井的可调节拦渣及防倒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40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截流井的可调节拦渣及防倒灌装置,污水截流井分隔为截污室、隔流室和拦渣室;在截污室的底部边侧安装有污水出水管,在截污室的前侧高于污水出水管的部位安装污水混接管;在截污室后侧和隔流室前侧的隔墙中部设置窗口,窗口的下缘与一道可转动完全封堵窗口的可配重的可调堰的下缘铰接;隔流室后侧和拦渣室前侧的隔墙中下部位设置通口,拦渣室后侧连接雨水出水管道,通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窗口的位置,且通口的位置与雨水出水管道的位置相持平;通口的上缘与一道由耐腐蚀合金钢制成的可转动的格栅的一端铰接,格栅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调式浮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截流井的可调节拦渣及防倒灌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卫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水截留拦渣及防河水倒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代经济技术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城镇的基础设施显得落后于当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尤其是地下管道,由于早期设计建造时的标准较低,使得管道走向、管材等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上平时对于管道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雨污水混接情况的发生,大量污水混接入雨水管道,直接排入周边河道,污染水质,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改善河道水质及周边环境,亟需对混接现象进行整治。针对这一问题,现在常见的方式为雨污分流改造、排放口旱季截流等,而这之中,截流井是较为有效的分离混接污水的设备,可以将旱季污水及一定量的初期雨水截流排入城镇污水系统。但是传统的截流井仅通过设置溢流堰截流旱季污水,由于溢流堰的高度不可调,尤其在外河水位较高时,极易发生河水倒灌以及河道浮渣侵袭现象,导致大量雨水倒灌入城镇污水管网系统进而转输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极大加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且由于雨水水质优于污水,致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截流井溢流堰不可调,在外河水位较高时,极易发生河水倒灌以及浮渣侵袭的缺陷,提出一种可调节拦渣和防倒灌的污水截流井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截流井的可调节拦渣及防倒灌装置,其特征是,污水截流井分隔为截污室、隔流室和拦渣室;在截污室的底部边侧安装有污水出水管,在截污室的前侧高于污水出水管的部位安装污水混接管;在截污室后侧和隔流室前侧的隔墙中部设置窗口,窗口的下缘与一道可转动完全封堵窗口的可配重的可调堰的下缘铰接;隔流室后侧和拦渣室前侧的隔墙中下部位设置通口,拦渣室后侧连接雨水出水管道,通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窗口的位置,且通口的位置与雨水出水管道的位置相持平;通口的上缘与一道由耐腐蚀合金钢制成的可转动的格栅的一端铰接,格栅的另一端连接有浮力可调式浮筒。优选方案,通口及窗口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窗口与可调堰配合面有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密封圈。优选方案,可调堰的结构为不锈钢型材制成的鱼腹式结构,所述鱼腹式结构为尾端窄细、下端宽厚的结构,可调堰的横截面呈抛物线形状。优选方案,可调堰的横截面呈下厚上薄的梯形结构。优选方案,污水出水管为HDPE双壁缠绕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截流井设置截污室、隔流室和拦渣室三室,任务清晰效果好;2、在截污室和隔流室的隔墙设置窗口并用可调堰机动率封堵,单向流通防倒灌;3、拦渣室设置通口及可转动的格栅,专用于拦渣;4、格栅有可调式浮筒,浮力可调;5、窗口与可调堰配合面有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密封圈防河水渗漏;6、可调堰的结构为下端宽厚的鱼腹式结构或下厚上薄的梯形结构,其抗弯强度随水深而加强;7、应用HDPE塑钢缠绕管,具备钢带的刚性和聚乙烯的耐腐蚀性、摩擦阻力低、抗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河道处于高水位时的状态;图2是当河道处于低水位时本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截流井1;截污室2;隔流室3;拦渣室4;污水出水管5;污水混接管6;窗口7;可调堰8;通口9;雨水出水管10;格栅11;浮筒12;密封圈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污水截流井的可调节拦渣及防倒灌装置,污水截流井1中自前而后分隔为截污室2、隔流室3和拦渣室4;在截污室2的底部的边侧安装有污水出水管5,在截污室2的前侧高于污水出水管5的部位安装用于污水入口的污水混接管6;在截污室2后侧和隔流室3前侧的隔墙中部设置一个窗口7,窗口7的下缘与一道可配设恰当浮力的可调堰8的下缘铰接,可调堰8可转动以完全封堵窗口7;隔流室3后侧和拦渣室4前侧的隔墙中下部位设置一个通口9,拦渣室9后侧连接雨水出水管10,通口9的位置低于窗口7的位置,且通口9的位置与雨水出水管10的位置相持平;通口9的上缘与一道由耐腐蚀合金钢制成的可转动的格栅11的一端铰接,格栅11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调式浮筒12,浮筒12可以保证格栅11总是浮在水面从而能够拦截水面浮渣。通口9及窗口7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窗口7与可调堰8的接触配合面衬有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密封圈13。可调堰8的结构为不锈钢型材制成的鱼腹式结构,鱼腹式结构为上端窄细、下端宽厚的结构,可调堰8的横截面呈抛物线形状。污水出水管5为HDPE双壁缠绕管。截流井1的工作过程是,旱季污水通过污水混接管6进入截流井1的截污室2,被截流并1经污水出水管5输送至污水处理系统。当外河水位涨高淹没雨水出水管10时,污水截流井1隔流室3的鱼腹式可调堰8因浮力及外河水压的作用,处于关闭窗口7状态,防止河水倒灌进入截污室2。此时浮筒12及格栅11向上浮在水面,于是水面的浮渣被格栅11拦截而不会漂入截污室2内。当外河水位降低时,鱼腹式可调堰8随之转动下降,但由于浮力的作用其仍处于水面之上,防止河水倒灌,此时浮筒12及格栅11因自重转动下落,但始终动态地浮于水面之上,将漂浮物拦截于格栅11处,防止浮渣进入截污室2影响污水出水管5正常工作。由于鱼腹式可调堰8及拦渣浮筒12可增减配重,因此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河道水位进行调节以适用不同的河道。实施例2:可调堰8的横截面呈下厚上薄的梯形结构,下厚上薄的结构与可调堰8正面承受的压力自上而下递增的规律相适应。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截流井的可调节拦渣及防倒灌装置,其特征是,污水截流井分隔为截污室、隔流室和拦渣室;在截污室的底部边侧安装有污水出水管,在截污室的前侧高于污水出水管的部位安装污水混接管;在截污室后侧和隔流室前侧的隔墙中部设置窗口,窗口的下缘与一道可转动完全封堵窗口的可配重的可调堰的下缘铰接;隔流室后侧和拦渣室前侧的隔墙中下部位设置通口,拦渣室后侧连接雨水出水管道,通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窗口的位置,且通口的位置与雨水出水管道的位置相持平;通口的上缘与一道由耐腐蚀合金钢制成的可转动的格栅的一端铰接,格栅的另一端连接有浮力可调式浮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截流井的可调节拦渣及防倒灌装置,其特征是,污水截流井分隔为截污室、隔流室和拦渣室;在截污室的底部边侧安装有污水出水管,在截污室的前侧高于污水出水管的部位安装污水混接管;在截污室后侧和隔流室前侧的隔墙中部设置窗口,窗口的下缘与一道可转动完全封堵窗口的可配重的可调堰的下缘铰接;隔流室后侧和拦渣室前侧的隔墙中下部位设置通口,拦渣室后侧连接雨水出水管道,通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窗口的位置,且通口的位置与雨水出水管道的位置相持平;通口的上缘与一道由耐腐蚀合金钢制成的可转动的格栅的一端铰接,格栅的另一端连接有浮力可调式浮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截流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杰易凯文丁海涛卢伟华洪邦键王文明王孙泽叶寅姜哲贠宁晗苏宇阳梁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