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水源泵站设置在岸坡上远离河岸边的位置,取水泵安装在水源泵站的底部;取水管道一端连接取水泵,另一端穿过岸坡延伸至河岸边并安装上取水头部进行取水;输水管线一端连接取水泵,另一端延伸至地面并通过埋地敷设至厂区;冲洗管道一端与输水管线连通,另一端穿过岸坡、与取水管道平行敷设至取水头部以对取水头部进行冲洗。其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河流的特点,满足不允许在靠近河床施工和设置取水构筑物的要求;不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能充分满足取水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运行时不占用河道,施工时能够有效缩短周期、降低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用水取水
,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河岸与河床存在较大高差、河水含沙率高且不允许在河道内设置取水构筑物的地表河流中取水的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消耗一定量的用水,用水来源主要来自城镇供水管网或自备水源,对于远离城镇或工业用水量大的工厂来说,大多采用自备水源取水;自备水源的类别主要有地下水和地表水,由于开采地下水存在限制性要求,绝大多数工厂通常优先取用地表水;地表水一般包括江河湖泊以及其它出露于地表的可见水体。某工厂在老挝国建设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同时配套建设燃煤电站和余热发电系统,项目生产用水量为220m3/h(5280m3/d),根据当地的建设条件,需要自4km外的Battambang河取水,并建设自备水源泵站。Battambang河位于丘陵地区,属于季节性河流,洪水季节河水浑浊,含沙量高,河岸与河床高差约12米,属地管理部门明确要求不允许在河道内建设取水泵站等构筑物。由于不能在河道包括近岸处设置取水构筑物,为解决在大高差和高含沙率的河流取水,结合地形特点,常规可选择的取水方式为“缆车式取水”。缆车式取水泵站按最低、最高运行水位及取水量计算取水缆车滑道宽度,并按照岸坡坡度设置缆车滑道。缆车式取水的优点是施工简单、相对投资较小,但泵车内面积和空间较小,工作条件差,不易维护;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需移动泵车,操作劳动强度大,且单组泵车移动时需停水,影响工厂生产;泵车为露天设置,洪水季节运行可靠性差。因此,采用常规的技术措施无法满足本项目实际取水需求,需要考虑新的取水装置和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河流的特点,满足不允许在靠近河床施工和设置取水构筑物的要求;同时,不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能充分满足取水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运行时不占用河道,施工时能够有效缩短周期、降低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包括水源泵站、取水泵、取水头部、取水管道、输水管线和冲洗管道;其中,水源泵站设置在岸坡上远离河岸边的位置,取水泵安装在水源泵站的底部;取水管道一端连接取水泵,另一端穿过岸坡延伸至河岸边并安装上取水头部进行取水;输水管线一端连接取水泵,另一端延伸至地面并通过埋地敷设至厂区;冲洗管道一端与输水管线连通,另一端穿过岸坡、与取水管道平行敷设至取水头部以对取水头部进行冲洗。优选地,水源泵站的一侧设有一台用于送风的轴流风机,通过送风管延伸至水源泵站的底部并靠近取水泵;另一侧设一台用于通风、换热的轴流风机,通过排风管延伸至水源泵站的内部。优选地,取水管道与岸坡之间设有多个支墩,用于弥补取水管道与岸坡之间的高度差并支撑取水管道。优选地,取水头部为蘑菇形,外部设有滤网以阻隔水中的漂浮物。优选地,冲洗管道靠近取水头部的位置形成四条冲洗支管,冲洗支管的末端延伸至取水头部并对取水头部上的滤网进行冲洗。优选地,四条冲洗支管与取水管道平行且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优选地,水源泵站为半地下式水源泵站。优选地,取水泵为强自控自吸泵。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水源取水头部、取水管道、取水泵、水源泵站、输水管线及冲洗管道,使用时,地表河水通过水源取水头部进入取水管道,通过取水泵提供的自吸力进入设置在水源泵站内的取水泵泵体内,取水泵为压力泵,将河水通过输水管线压力输送至工厂内,从而实现原水的持续供给。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的主要组成系统布置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中取水管道和冲洗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中冲洗支管的布置图。附图标记说明1-取水头部2-取水管道3-取水泵4-水源泵站5-输水管线6-冲洗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顶、底、远、近”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泵站4、取水泵3、取水头部1、取水管道2、输水管线5和冲洗管道6;其中,水源泵站4设置在岸坡上远离河岸边的位置,取水泵3安装在水源泵站4的底部;取水管道2一端连接取水泵3,另一端穿过岸坡延伸至河岸边并安装上取水头部1进行取水;输水管线5一端连接取水泵3,另一端延伸至地面并通过埋地敷设至厂区;由于取水头部1设置在河岸边,在长期吸取地表水的过程中,会吸附河水中的漂浮物等杂质,从而导致取水头部1出现不同程度的淤塞,取水量减少,需要不定期进行清淤,由于无法进行人工清淤,优选冲洗管道6一端与输水管线5连通,另一端穿过岸坡、与取水管道2平行敷设至取水头部1以对取水头部1进行冲洗。为了保证水源泵站4在运行过程中的通风、排水效果,优选地,水源泵站4的一侧设有一台用于送风的轴流风机,通过送风管延伸至水源泵站4的底部并靠近取水泵3;另一侧设一台用于通风、换热的轴流风机,通过排风管延伸至水源泵站4的内部。在取水过程中,为了防止取水管道2与岸坡之间的高度差导致取水管道2弯曲甚至是扭曲,进而导致取水管道2取水不通畅,优选地,取水管道2与岸坡之间设有多个支墩,用于弥补取水管道2与岸坡之间的高度差并支撑取水管道2。这样,可以保证取水管道2的流畅性,还可以大大延长取水管道2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取水头部1为蘑菇形,外部设有滤网以阻隔水中的漂浮物。这样,取水头部1采用蘑菇形,外设滤网,可以阻止河流中的漂浮物进入取水管道2和取水泵3中,避免其导致设备故障。同时,将冲洗管道6接入到取水头部1的蘑菇结构中,当取水泵3中的某一台泵处于备用状态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冲洗管道6中的压力水对取水头部1进行冲洗,将附着在取水头部1滤网上的漂浮物冲洗干净,确保取水正常。采用冲洗管道6,引用取水泵3的压力水对取水头部1进行冲洗,而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清淤效果,如图2所示,优选地,冲洗管道6靠近取水头部1的位置形成四条冲洗支管,冲洗支管的末端延伸至取水头部1并对取水头部1上的滤网进行冲洗。另外,为了增大冲洗清洁水的冲洗面积,提高清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泵站(4)、取水泵(3)、取水头部(1)、取水管道(2)、输水管线(5)和冲洗管道(6);其中,/n水源泵站(4)设置在岸坡上远离河岸边的位置,取水泵(3)安装在水源泵站(4)的底部;/n取水管道(2)一端连接取水泵(3),另一端穿过岸坡延伸至河岸边并安装上取水头部(1)进行取水;/n输水管线(5)一端连接取水泵(3),另一端延伸至地面并通过埋地敷设至厂区;/n冲洗管道(6)一端与输水管线(5)连通,另一端穿过岸坡、与取水管道(2)平行敷设至取水头部(1)以对取水头部(1)进行冲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泵站(4)、取水泵(3)、取水头部(1)、取水管道(2)、输水管线(5)和冲洗管道(6);其中,
水源泵站(4)设置在岸坡上远离河岸边的位置,取水泵(3)安装在水源泵站(4)的底部;
取水管道(2)一端连接取水泵(3),另一端穿过岸坡延伸至河岸边并安装上取水头部(1)进行取水;
输水管线(5)一端连接取水泵(3),另一端延伸至地面并通过埋地敷设至厂区;
冲洗管道(6)一端与输水管线(5)连通,另一端穿过岸坡、与取水管道(2)平行敷设至取水头部(1)以对取水头部(1)进行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和高含沙率水源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源泵站(4)的一侧设有一台用于送风的轴流风机,通过送风管延伸至水源泵站(4)的底部并靠近取水泵(3);另一侧设一台用于通风、换热的轴流风机,通过排风管延伸至水源泵站(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祥,谢修安,李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