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38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属于耙吸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输泥管、弧形弯板、刮板和绞吸机构,所述弧形弯板固设在输泥管远离封板的一端,所述弧形弯板的长度方向和输泥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弧形弯板的两侧设有封板,所述弧形弯板和两个封板之间形成吸泥腔,所述弧形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输泥管通过通孔和吸泥腔相连通,所述刮板竖直设置在弧形弯板远离输泥管的一侧边上,所述刮板的下侧边上设有若干个齿牙,所述绞吸机构设置在吸泥腔内,所述绞吸机构能够将进入吸泥腔内的淤泥绞碎后抽吸至输泥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耙吸淤泥的效率,还能减少泥浆扩散,避免污染周围的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
本技术属于耙吸装置
,涉及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
技术介绍
在疏浚行业中,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是一种装备有耙头挖掘机具和水力吸泥装置的大型自航、装仓式挖泥船。挖泥时,将耙吸头放下河底,利用吸泥泵的真空作用,通过耙头和输泥管自河底吸收泥浆进入挖泥船的储泥舱内,储泥舱装满后,起耙航行至抛泥区卸泥,或直接将挖起的泥土排除船外。耙头结构是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吸取泥浆或泥沙管路的最前端设备,现有的耙头结构一般设有耙齿和高压喷水嘴,常规的做法是通过耙齿机械挖掘与耙头结构高压冲水水力挖掘相配合。但是随着施工范围的不断扩大,硬质黏土,砂土,粘土和砂土恶劣土质的情况逐渐增多,现有耙头结构单位时间内的耙吸效率低,淤泥块容易堵塞输泥管,影响吸泥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能够提高耙吸淤泥的效率,还能将淤泥块绞碎,避免淤泥堵塞输泥管。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包括:输泥管,所述输泥管的一端设有封板;弧形弯板,所述弧形弯板固设在输泥管远离封板的一端,所述弧形弯板的长度方向和输泥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弧形弯板的两侧设有封板,所述弧形弯板和两个封板之间形成吸泥腔,所述弧形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输泥管通过通孔和吸泥腔相连通;刮板,所述刮板竖直设置在弧形弯板远离输泥管的一侧边上,所述刮板的下侧边上设有若干个齿牙;绞吸机构,所述绞吸机构设置在吸泥腔内,所述绞吸机构能够将进入吸泥腔内的淤泥绞碎后抽吸至输泥管内。在上述的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中,所述绞吸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设在封板的外侧;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封板之间,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和弧形弯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转轴上固设有滚筒,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封板且端部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螺旋铰刀和第二螺旋铰刀,所述第一螺旋铰刀和第二螺旋铰刀分别设置在滚筒两侧的轮面上,所述第一螺旋铰刀和第二螺旋铰刀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通孔位于第一螺旋铰刀和第二螺旋铰刀之间。在上述的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中,所述输泥管和弧形弯板的连接处呈外扩喇叭状且管壁内设有螺旋槽。在上述的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中,所述第一螺旋铰刀和第二螺旋铰刀上均设有若干个凸块。在上述的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中,所述弧形弯板靠近输泥管的一侧平行固设有若干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长度方向和输泥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进水管远离吸泥腔的一端呈外扩喇叭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耙吸装置安装在挖泥船的尾部,下放耙吸装置,使弧形弯板上的刮板接触水底,启动挖泥船前进,刮板下方的齿牙向前移动将水底的淤泥刮起,淤泥和水混合后形成泥浆,泥浆被限制在吸泥腔内,可以减少泥浆向周围水域扩散,影响周围的水体环境,然后启动绞吸机构,将进入吸泥腔内的淤泥绞碎,然后抽吸至输泥管内,操作简单;此外,由于吸泥腔的容量较大,单位时间内可以耙吸更多的淤泥,提高耙吸效率;2、挖泥船前进,刮板和齿牙将水底的淤泥刮入到吸泥腔内,启动电机,带动转轴和滚筒转动,使滚筒上的第一螺旋铰刀和第二螺旋铰刀同时转动,将进入吸泥腔内的淤泥绞碎,同时第一螺旋铰刀将吸泥腔右侧的淤泥转动至通孔处,第二螺旋铰刀将吸泥腔左侧的淤泥转动至通孔处,使吸泥腔内的淤泥能够被快速穿过通孔被抽吸至输泥管内,提高绞吸效率;3、当挖泥船前进时,水从进水管的前端流入,然后从后端喷出,冲击吸泥腔的淤泥,提高淤泥粉碎效果;此外,由于进水管远离吸泥腔的一端呈外扩喇叭状,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流入进水管的水量,提高水流喷出的速度,增大对淤泥的冲击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中C-C的剖视图。图中,1、船体结构;11、储泥舱;12、电动绞车;121、钢丝绳;13、第一吸泥泵;14、门架;141、定滑轮;2、转动杆;21、集泥箱;211、集泥腔;22、第二吸泥泵;23、铰接轴;24、第一限位板;3、输泥管;31、螺旋槽;32、第二限位板;4、弧形弯板;41、通孔;42、吸泥腔;43、封板;44、转轴;45、滚筒;451、第一螺旋铰刀;452、第二螺旋铰刀;453、凸块;46、电机;461、保护罩;5、刮板;51、齿牙;6、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包括输泥管3、弧形弯板4、刮板5和绞吸机构。所述输泥管3的一端设有封板。所述弧形弯板4固设在输泥管3远离转动杆2的一端,所述弧形弯板4的长度方向和船体结构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弧形弯板4的两侧设有封板43,所述弧形弯板4和两个封板43之间形成吸泥腔42,所述弧形弯板4上设有通孔41,所述输泥管3通过通孔41和吸泥腔42相连通,所述弧形弯板4远离输泥管3的一侧边竖直设有刮板5,所述刮板5的下侧边上设有若干个齿牙51。所述绞吸机构设置在吸泥腔42内,所述绞吸机构能够将进入吸泥腔42内的淤泥绞碎后抽吸至输泥管3内。优选地,将该耙吸装置安装在挖泥船上,所述挖泥船包括船体结构1、转动杆2、驱动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船体结构1内设有储泥舱11。所述转动杆2的一端通过铰接轴23铰接在船体结构1的尾部,所述转动杆2的长度方向和船体结构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铰接轴23的轴向和船体结构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转动杆2的另一端和输泥管3设有封板的一端铰接,初始状态,所述输泥管3和转动杆2同轴。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船体结构1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转动杆2绕着铰接轴23上下转动。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输泥管3和转动杆2之间,当输泥管3向下转动至与转动杆2同轴时,所述限位机构能够限制输泥管3继续向下转动。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转动杆2上,所述输送机构能够将输泥管3内的淤泥水抽吸至储泥舱11内。启动挖泥船航行至指定水域,通过驱动机构向下转动转动杆2,将转动杆2和输泥管3放至水底,弧形弯板4上的刮板5接触水底,启动挖泥船前进,刮板5下放的齿牙51向前移动将水底的淤泥刮起,淤泥和水混合形成泥浆,泥浆被限制在吸泥腔42内,可以减少泥浆向周围水域扩散,影响周围的水体环境,然后启动绞吸机构,将进入吸泥腔42内的淤泥绞碎,然后抽吸至输泥管3内,启动输送机构,将输泥管3内的淤泥输送至船体结构1内的储泥舱11内,操作简单,由于吸泥腔42的容量较大,单位时间内可以耙吸更多的淤泥,提高耙吸效率;此外,由于输泥管3铰接在转动杆2上,当刮板5上的齿牙51遇到较硬的岩石,输泥管3可以带动弧形弯板4向上转动,使刮板5和齿牙51绕过岩石,避免对刮板5和齿牙51造成破坏。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泥管(3),所述输泥管(3)的一端设有封板;/n弧形弯板(4),所述弧形弯板(4)固设在输泥管(3)远离封板的一端,所述弧形弯板(4)的长度方向和输泥管(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弧形弯板(4)的两侧设有封板(43),所述弧形弯板(4)和两个封板(43)之间形成吸泥腔(42),所述弧形弯板(4)上设有通孔(41),所述输泥管(3)通过通孔(41)和吸泥腔(42)相连通;/n刮板(5),所述刮板(5)竖直设置在弧形弯板(4)远离输泥管(3)的一侧边上,所述刮板(5)的下侧边上设有若干个齿牙(51);/n绞吸机构,所述绞吸机构设置在吸泥腔(42)内,所述绞吸机构能够将进入吸泥腔(42)内的淤泥绞碎后抽吸至输泥管(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泥管(3),所述输泥管(3)的一端设有封板;
弧形弯板(4),所述弧形弯板(4)固设在输泥管(3)远离封板的一端,所述弧形弯板(4)的长度方向和输泥管(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弧形弯板(4)的两侧设有封板(43),所述弧形弯板(4)和两个封板(43)之间形成吸泥腔(42),所述弧形弯板(4)上设有通孔(41),所述输泥管(3)通过通孔(41)和吸泥腔(42)相连通;
刮板(5),所述刮板(5)竖直设置在弧形弯板(4)远离输泥管(3)的一侧边上,所述刮板(5)的下侧边上设有若干个齿牙(51);
绞吸机构,所述绞吸机构设置在吸泥腔(42)内,所述绞吸机构能够将进入吸泥腔(42)内的淤泥绞碎后抽吸至输泥管(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挖泥船的耙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吸机构包括:
电机(46),所述电机(46)固设在封板(43)的外侧;
转轴(44),所述转轴(44)转动设置在两个封板(43)之间,所述转轴(44)的长度方向和弧形弯板(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辉刘科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舟龙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