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0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包括小搅拌轴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和外筒;外筒套设在内筒外,与内筒外壁形成一夹层空间;夹层包括环形区域以及用于设置小搅拌轴的第一区域;小搅拌轴布置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夹层的第一区域中,且位于内筒一侧,小搅拌轴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小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搅拌轴叶片;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内筒搅拌叶片;小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内筒的旋转方向相反。小搅拌轴和内筒间的差动搅拌,增强了滚筒的搅拌能力,使混合料拌制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
本技术属于道路养护设备
,涉及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
技术介绍
国家对节能、环保、回收料再生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在节能、环保、回收料再生利用率等方面优势突出,因此,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是未来沥青搅拌设备的研究热点。然而,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的混合料拌制不均现象时有发生,对混合料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性能,因此连续式沥青搅拌设备的混合料搅拌均匀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再生混合料搅拌滚筒,以提高滚筒的拌和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以提高其拌和能力。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包括小搅拌轴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外,与内筒外壁形成一夹层空间;所述夹层包括环形区域以及用于设置小搅拌轴的第一区域;所述内筒的中心轴倾斜布置,使内筒和外筒的两端形成一高端和一低端;所述小搅拌轴布置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夹层的第一区域中,且位于内筒一侧,所述小搅拌轴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小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搅拌轴叶片;内筒的高端为敞开的骨料入口,内筒的低端筒壁上设置有贯通内筒内部与外部夹层空间的骨料卸料口;内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烘干加热叶片,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内筒搅拌叶片;外筒筒壁上设置有与夹层空间形成贯通的进料口和成品料出口,所述进料口位于内筒另一侧上方,且靠近外筒的低端;所述成品料出口位于外筒的高端,且靠近小搅拌轴旁;在与所述成品料出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内筒外壁上设置有出料叶片;所述小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的旋转方向相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上内筒搅拌叶片的周向排数与小搅拌轴上搅拌轴叶片的周向排数之比定义为“差动比”,所述的差动比为非整数,且内筒和小搅拌轴的转速比等于差动比;内筒的外径与小搅拌轴的直径比为2~9。进一步的,内筒上内筒搅拌叶片的周向排数为十五,小搅拌轴上搅拌轴叶片的周向排数为四,差动比等于3.7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搅拌轴的轴心与内筒轴心的连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α在50°~70°,优选6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叶片与内筒搅拌叶片轴向排布相互错开,在内筒与小搅拌轴形成的区域是“差动强制搅拌区”,第一区域的轴向长度为环形区域轴向长度的1/2~2/3,且第一区域的高端与环形区域的高端齐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叶片布置在内筒搅拌叶片相应两排的中间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上的内筒搅拌叶片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螺旋排列;内筒搅拌叶片与内筒的轴向夹角在10°~45°;所述小搅拌轴上的搅拌轴叶片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螺旋排列;搅拌轴叶片的轴向夹角在20°~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9°,优选为5°。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有多个,包括RAP料入口、沥青入口、粉料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还包括滚圈,所述内筒的两端露于外筒外部的区域分别设置滚圈,所述小搅拌轴露于外筒外部的区域分别设置滚圈,通过滚圈转动使内筒、小搅拌轴相对于外筒转动。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道路养护设备,包括所述的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内筒对搅拌轴的速比等于“差动比”的值,大、小搅拌轴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的一个环形空间中——夹层,夹层用于加热回收沥青料和搅拌混合料,夹层分为两个部分:无小搅拌轴的夹层空间和有小搅拌轴的夹层空间,无小搅拌轴的夹层空间主要的作用是加热RAP料和预搅拌混合料,有小搅拌轴的夹层空间主要用来强制搅拌混合料。这样的结构组合,不仅使小搅拌轴的强度得到保障,而且增强了混合料的搅拌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的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的去掉外筒后的视图;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图4为图2的B-B截面图;图中:内筒1、骨料入口2、滚圈3、成品料出口4、小搅拌轴5、RAP料入口6、沥青入口7、粉料入口8;外筒9、内筒搅拌叶片11、出料叶片12、骨料卸料口10、夹层13:环形区域13-1、第一区域13-2、搅拌轴叶片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包括小搅拌轴5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1和外筒9;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外筒9套设在内筒1外,与内筒1外壁形成一夹层13空间;所述内筒1的中心轴倾斜布置,使内筒和外筒的两端形成一高端和一低端;如图3、图4所示,所述夹层13包括环形区域13-1以及用于设置小搅拌轴5的第一区域13-2;所述小搅拌轴5布置在内筒1与外筒9之间的夹层13的第一区域13-2中,且位于内筒1一侧,所述第一区域13-2位于靠近外筒9的高端部,所述小搅拌轴5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小搅拌轴5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搅拌轴叶片14;如图1、图2、图3所示,内筒1的高端为敞开的骨料入口2,内筒1的低端为燃烧火焰入口;内筒1的低端筒壁上设置有贯通内筒内部与外部夹层空间的骨料卸料口10;内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烘干加热叶片(图中未显示),内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内筒搅拌叶片11;外筒9筒壁上设置有与夹层空间形成贯通的进料口和成品料出口4,所述进料口位于内筒1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小搅拌轴(5)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1)和外筒(9);/n所述外筒(9)套设在内筒(1)外,与内筒(1)外壁形成一夹层(13)空间;所述夹层(13)包括环形区域(13-1)以及用于设置小搅拌轴(5)的第一区域(13-2);/n所述内筒(1)的中心轴倾斜布置,使内筒和外筒的两端形成一高端和一低端;所述小搅拌轴(5)布置在内筒(1)与外筒(9)之间的夹层(13)的第一区域(13-2)中,且位于内筒(1)一侧;所述小搅拌轴(5)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小搅拌轴(5)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搅拌轴叶片(14);/n内筒(1)的高端为敞开的骨料入口(2),内筒(1)的低端筒壁上设置有贯通内筒内部与外部夹层空间的骨料卸料口(10);内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烘干加热叶片,内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内筒搅拌叶片(11);/n外筒(9)筒壁上设置有与夹层空间形成贯通的进料口和成品料出口(4),所述进料口位于内筒(1)另一侧上方,且靠近外筒(9)的低端;所述成品料出口(4)位于外筒(9)的高端,且靠近小搅拌轴(5)旁;/n在与所述成品料出口(4)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内筒(1)外壁上设置有出料叶片(12);/n所述小搅拌轴(5)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1)的旋转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小搅拌轴(5)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1)和外筒(9);
所述外筒(9)套设在内筒(1)外,与内筒(1)外壁形成一夹层(13)空间;所述夹层(13)包括环形区域(13-1)以及用于设置小搅拌轴(5)的第一区域(13-2);
所述内筒(1)的中心轴倾斜布置,使内筒和外筒的两端形成一高端和一低端;所述小搅拌轴(5)布置在内筒(1)与外筒(9)之间的夹层(13)的第一区域(13-2)中,且位于内筒(1)一侧;所述小搅拌轴(5)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小搅拌轴(5)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搅拌轴叶片(14);
内筒(1)的高端为敞开的骨料入口(2),内筒(1)的低端筒壁上设置有贯通内筒内部与外部夹层空间的骨料卸料口(10);内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烘干加热叶片,内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式排布的内筒搅拌叶片(11);
外筒(9)筒壁上设置有与夹层空间形成贯通的进料口和成品料出口(4),所述进料口位于内筒(1)另一侧上方,且靠近外筒(9)的低端;所述成品料出口(4)位于外筒(9)的高端,且靠近小搅拌轴(5)旁;
在与所述成品料出口(4)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内筒(1)外壁上设置有出料叶片(12);
所述小搅拌轴(5)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1)的旋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上内筒搅拌叶片(11)的周向排数与小搅拌轴(5)上搅拌轴叶片(14)的周向排数之比定义为“差动比”,所述的差动比为非整数,且内筒(1)和小搅拌轴(5)的转速比等于差动比;
和/或,内筒(1)的外径与小搅拌轴(5)的直径比为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其特征在于,内筒(1)上内筒搅拌叶片(11)的周向排数为十五,小搅拌轴(5)上搅拌轴叶片(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化杰赵玲瑛焦生杰李家春仙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