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组,所述基板靠近轮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基板通过电动液压推杆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支撑板,基板靠近轮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当夯实板提升至一定程度时,电动液压推杆伸出通过支撑板将装置顶起,使轮组与地面的接触变为支撑板与地面的接触,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减少打夯时装置对地面的压强,防止发生下凹,在夯实板冲击地面后,电动液压推杆收缩使轮组与地面接触,此时即可进行移动,实现了防止接触面下凹影响打夯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
本技术涉及土建工程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
技术介绍
打夯机是一种用于夯实路面的机械,多用于建设时对地基进行打平、夯实,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三类:火力夯、电动蛙式夯和快速冲击夯,小型的打夯机的工作方式多为快速冲级夯,此类工作方式是由电动机经减速器和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夯实板做快速冲击运动以夯实土壤,小型打夯机夯实粘性土壤的效果较佳,但其夯锤面积有限,不宜用于大面积土方的夯实作业。现有装置的缺点是:1、小型打夯机的工作土壤多较为松散,且小型打夯机的夯实程度有限,在打夯时,由于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小,易使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下凹,影响打夯效果;2、由于小型打夯机的体积较小,较难通过安装调节器来调节打夯力度,导致现有的小型打夯机的打夯力度较难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通过设置支撑板,在打夯时,当夯实板上移至一定程度时,电动液压推杆伸出通过支撑板将装置顶起,使支撑板与地面接触作为装置的承重面,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减少打夯时装置对地面的压强,防止发生下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组,所述基板靠近轮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基板通过电动液压推杆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基板远离轮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基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的内部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调节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远离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打夯机本体,所述打夯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段,所述缓冲段远离打夯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打夯机本体的一侧通过缓冲段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夯实板,所述基板与支撑板上均开设有预留通槽。可选的,所述预留通槽为方形,所述夯实板为方形,所述预留通槽的宽度大于夯实板的宽度。可选的,所述调节杆为六边形,所述调节杆的长度与丝杆的长度相同,所述螺纹孔的形状大小与丝杆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十”字形,所述支撑板的最大宽度与基板的宽度相同,所述支撑板的最小宽度小于两个相邻轮组的间距。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打夯机本体与工作台通过通孔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基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基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手扶杆。(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支撑板,基板靠近轮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基板通过电动液压推杆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为“十”字形,支撑板的最大宽度与基板的宽度相同,支撑板的最小宽度小于两个相邻轮组的间距,在打夯时,当夯实板提升至一定程度时,电动液压推杆伸出通过支撑板将装置顶起,使轮组与地面的接触变为支撑板与地面的接触,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减少打夯时装置对地面的压强,防止发生下凹,在夯实板冲击地面后,电动液压推杆收缩使轮组与地面接触,此时即可进行移动,实现了防止接触面下凹影响打夯效果的目的。2、通过设置调节杆,基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调节杆的内部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远离调节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远离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打夯机本体,在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杆来进行调节工作台与地面的距离,即调节打夯机本体与地面的距离,当打夯机本体与地面的间距增大后,相应的可以增大夯实板的冲击进程,当冲击进程增大后夯实板对于地面的冲击力增大,即增大了夯实板的打夯力度,反之当通过调节杆减小工作台与地面的距离后,也会相应的减小夯实板的打夯力度,实现了便于调节小型打夯机的打夯力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杆处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中:1-基板、2-轮组、3-电动液压推杆、4-支撑板、5-轴承、6-调节杆、7-丝杆、8-支撑腿、9-工作台、10-打夯机本体、11-缓冲段、12-固定板、13-夯实板、14-预留通槽、15-连接杆、16-手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组2,基板1靠近轮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3,基板1通过电动液压推杆3活动连接有支撑板4,在打夯时,当夯实板13提升至一定程度时,电动液压推杆3伸出通过支撑板4将装置顶起,使轮组2与地面的接触变为支撑板4与地面的接触,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减少打夯时装置对地面的压强,防止发生下凹,在夯实板13冲击地面后,电动液压推杆3收缩使轮组2与地面接触,此时即可进行移动,实现了防止接触面下凹影响打夯效果的目的,基板1远离轮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基板1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有调节杆6,调节杆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调节杆6的内部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丝杆7,丝杆7远离调节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支撑腿8远离丝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9,工作台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打夯机本体10,在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杆6来进行调节工作台9与地面的距离,即调节打夯机本体10与地面的距离,当打夯机本体10与地面的间距增大后,相应的可以增大夯实板13的冲击进程,当冲击进程增大后夯实板13对于地面的冲击力增大,即增大了夯实板13的打夯力度,反之当通过调节杆6减小工作台9与地面的距离后,也会相应的减小夯实板13的打夯力度,实现了便于调节小型打夯机的打夯力度的目的,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段11,缓冲段11远离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通过缓冲段11和固定板12固定连接有夯实板13,基板1与支撑板4上均开设有预留通槽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预留通槽14为方形,夯实板13为方形,预留通槽14的宽度大于夯实板13的宽度,调节杆6为六边形,调节杆6的长度与丝杆7的长度相同,螺纹孔的形状大小与丝杆7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支撑板4为“十”字形,支撑板4的最大宽度与基板1的宽度相同,支撑板4的最小宽度小于两个相邻轮组2的间距,工作台9上开设有通孔,打夯机本体10与工作台9通过通孔固定连接,基板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基板1通过连接杆15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组(2),所述基板(1)靠近轮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3),所述基板(1)通过电动液压推杆(3)活动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基板(1)远离轮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基板(1)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6)的内部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远离调节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所述支撑腿(8)远离丝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9),所述工作台(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打夯机本体(10),所述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段(11),所述缓冲段(11)远离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通过缓冲段(11)和固定板(12)固定连接有夯实板(13),所述基板(1)与支撑板(4)上均开设有预留通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组(2),所述基板(1)靠近轮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3),所述基板(1)通过电动液压推杆(3)活动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基板(1)远离轮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基板(1)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6)的内部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远离调节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所述支撑腿(8)远离丝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9),所述工作台(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打夯机本体(10),所述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段(11),所述缓冲段(11)远离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打夯机本体(10)的一侧通过缓冲段(11)和固定板(12)固定连接有夯实板(13),所述基板(1)与支撑板(4)上均开设有预留通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土建工程专用便于移动的打夯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淑美,
申请(专利权)人:高淑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