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坤专利>正文

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27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顶部两侧的支撑板,所述主体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主体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为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由电机、主动轴、从动轴以及毛刷组成,所述电机设置在主体一侧外壁,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均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通过同步带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毛刷与辊轴进行反向转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清洗效率,且通过喷水管对辊轴进行持续喷水清理,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清洗效果,且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使得装置对于辊轴的安装与拆卸变得简单,从而使得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染布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印染是指布料的一种加工方式,在对布料进行印染过程中需要用到辊轴来完成印染的工作,而为了提高装置对于布料的印染质量,常常需要将辊轴进行清洗,现阶段一般采用辊轴清洗装置来完成。但是,现有的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均是采用单一的毛刷对辊轴进行清洗,进而导致装置的清洗效果较差,且清洗效率较低。2、现有的印染辊轴清洗装置由于结构的缺陷,进而导致装置对于辊轴的限位固定变得复杂,从而导致装置的使用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均是采用单一的毛刷对辊轴进行清洗,进而导致装置的清洗效果较差,且清洗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印染辊轴清洗装置由于结构的缺陷,进而导致装置对于辊轴的限位固定变得复杂,从而导致装置的使用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顶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顶部两侧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主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道(3),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为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由电机(4)、主动轴(5)、从动轴(6)以及毛刷(7)组成,所述电机(4)设置在主体(1)一侧外壁,所述主动轴(5)与所述从动轴(6)均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主动轴(5)与所述从动轴(6)通过同步带相连接,且所述主动轴(5)一端通过轴联器与电机(4)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主动轴(5)与所述从动轴(6)外壁均设置有毛刷(7),所述支撑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顶部两侧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主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道(3),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为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由电机(4)、主动轴(5)、从动轴(6)以及毛刷(7)组成,所述电机(4)设置在主体(1)一侧外壁,所述主动轴(5)与所述从动轴(6)均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主动轴(5)与所述从动轴(6)通过同步带相连接,且所述主动轴(5)一端通过轴联器与电机(4)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主动轴(5)与所述从动轴(6)外壁均设置有毛刷(7),所述支撑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顶板(8)中间位置设置有气缸(9),所述气缸(9)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横板(10)底部连接有限位组件,且所述横板(10)底部设置有冲洗组件,所述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管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3)内部设置有控制阀门,且所述第一进水管道(3)与空腔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毛刷(7)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辊轴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限位组件均由连接杆(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4),所述连接杆(12)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5),所述连接杆(12)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12)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