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23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瓶,涉及细胞培养耗材领域,包括瓶体、瓶颈以及瓶盖,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内部分别镶嵌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导轨框和第二导轨框,第一导轨框和第二导轨框的一端分别连接瓶体的两端内侧壁,第一导轨框和第二导轨框的另一端在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瓶体的底部设有细胞整合机构,细胞整合机构的两端外侧壁连接瓶体的两端内侧壁,细胞整合机构的底部的材质为医用硅胶,细胞整合机构可移动的安装在瓶体的内部,可将瓶体的底部和侧壁的细胞刮下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影响细胞活力,可降低实验成本,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培养瓶
本技术属于细胞培养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瓶。
技术介绍
细胞的体外培养已成为生命研究和实践的必不可少内容,培养的细胞类型繁多,例如从病毒到细菌和真菌,从人体细胞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一些细胞和组织可在悬浮状态下生长,但相当一部分哺乳动物细胞需要表面贴壁。因此,用于提供细胞体外培养环境的培养瓶除了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无毒、无菌外,还需经表面改性处理使之能够贴壁、分裂和生长。按细胞对产品的贴壁要求分为三类:普通型适合细胞和组织的悬浮培养;标准型具有良好的细胞贴壁性能,适用于细胞的贴壁生长;专用型表面含有含氮官能团,能促进某些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的贴壁、生长和分化。例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1410088501.X的培养瓶,包括:瓶体内的培养室,瓶体包括平的底壁、与底壁隔开距离的平的顶壁以及跨接底壁与顶壁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的侧壁,所述底壁在上侧上具有生长面;开口,所述开口与底壁隔开距离地位于一个侧壁与平的顶壁的相互邻接的区域内;以及空心圆柱形的瓶颈,所述瓶颈与开口的边缘相连接并且相对于生长面成锐角定向,从而血清移液管、刮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培养瓶,包括瓶体、瓶颈以及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两端内侧壁在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分别镶嵌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导轨框和第二导轨框,所述第一导轨框和所述第二导轨框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瓶体的两端内侧壁,所述第一导轨框和所述第二导轨框的另一端在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瓶体的底部设有细胞整合机构,所述细胞整合机构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内部,可将所述瓶体的底部和侧壁的细胞刮下来,所述细胞整合机构顶部的上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培养瓶,包括瓶体、瓶颈以及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两端内侧壁在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分别镶嵌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导轨框和第二导轨框,所述第一导轨框和所述第二导轨框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瓶体的两端内侧壁,所述第一导轨框和所述第二导轨框的另一端在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瓶体的底部设有细胞整合机构,所述细胞整合机构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内部,可将所述瓶体的底部和侧壁的细胞刮下来,所述细胞整合机构顶部的上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在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无菌插杆贯穿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二无菌插杆贯穿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壁分别连接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优亦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