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宾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22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培养盒和3个清洗盒,培养盒和清洗盒可拆卸连接,最上部的清洗盒上可拆卸连接有盒盖,盒盖中部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橡胶垫,清洗盒中部设置有挡板,挡板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清洗盒并与清洗盒活动连接,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清洗盒内壁上设置有挡板定位装置,培养盒和清洗盒均设置为透明的。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必须将植物带回实验室才能进行消毒灭菌,运输过程中导致稀有菌种死亡,无法分离获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内生菌分离培养
,具体涉及到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为了挖掘寻找这些资源,尤其是那些存在于特殊生境中的植物内生菌,该植物的生长地往往都与相关研究基地或实验室相隔甚远。内生菌的分离操作常须要通过将植物材料带回实验室,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在无菌环境下接种于培养基后进行分离培养获得。但是,如果将植物采摘后带回实验室再进行消毒灭菌,内生菌又常会因植物体被采摘后的长途运输,较长时间脱离原来的生境而得不到及时的分离培养,其种群结构和数量会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那些微量存在的稀有菌种,会因此而很难分离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必须将植物带回实验室才能进行消毒灭菌,运输过程中导致稀有菌种死亡,无法分离获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培养盒和3个清洗盒,培养盒和清洗盒可拆卸连接,最上部的清洗盒上可拆卸连接有盒盖,盒盖中部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橡胶垫,清洗盒中部设置有挡板,挡板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清洗盒并与清洗盒活动连接,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清洗盒内壁上设置有挡板定位装置,培养盒和清洗盒均设置为透明的。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圆孔的直径约为1cm,圆孔内的橡胶垫与盒盖为粘接,粘接后盒盖与橡胶垫之间为密封的,转轴镶嵌于挡板内部,转轴与挡板固定连接,转轴可带动挡板在清洗盒内转动,挡板与清洗盒闭合后,两者连接的位置是密封的,旋钮通过粘接的方式与转轴固定连接;该装置在使用时,将培养盒内装入配置好的固体培养基,然后将第一个清洗盒盖在培养盒上部,向第一个清洗盒中加入无菌蒸馏水,再将第二个清洗盒盖在第一个清洗盒上部,向第二清洗盒中加入无菌蒸馏水,最后将第三个清洗盒盖在第二个清洗盒上部,并将盒盖盖在第三个清洗盒上,然后将组装好的装置放置于高压灭菌锅内,于121℃条件下灭菌20min,取出后待其自然风干,培养和内的培养基冷却凝固,便可携带使用;进行分离培养时,打开盒盖,将清洗干净的植物材料切片,然后放入第三个清洗盒内,再向该清洗盒内倒入70%乙醇,使得植物组织被完全淹没,盖紧盒盖,用酒精棉球擦拭该清洗盒盒盖表面,然后取两只灭菌注射器,一只为空的,一只内部装有灭菌液,将两只注射器从盒盖中部的橡胶圈中插入,当植物材料在70%乙醇中消毒60s后,用空的注射器将第三清洗盒内的乙醇抽出,且不取下该注射器,然后将另一只注射器内的灭菌液注射进第三个清洗盒内,对植物材料进行灭菌,达到灭菌时间后,再用该注射器将灭菌液吸出,然后转动第三个清洗盒上的旋钮,通过旋钮带动挡板转动,使得挡板与清洗盒的侧壁之间出现开口,让植物材料从开口内掉入第二个清洗盒内,再将第三个清洗盒内的挡板关闭,通过第二个清洗盒内的无菌蒸馏水对植物材料进行清洗,然后倒置该装置,旋转旋钮,打开第三个清洗盒内的挡板,使得第二个清洗盒内的无菌蒸馏水流进第三个清洗盒内,然后关闭挡板,将该装置放正;再用同样的方法,用第一清洗盒内的无菌蒸馏水对植物材料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无菌蒸馏水倒出,最后,打开第一个清洗盒内的挡板,使得清洗后的植物材料落进培养盒内,关闭第一个清洗盒内的挡板即可。该装置的内部为无菌的环境,通过该装置将采摘获取的植物材料当场进行消毒,灭菌并进行培养,无需将植物材料带回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微量内生菌的获取成功率,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进一步地,培养盒设置为底部封口的圆筒形,圆筒形的上部边缘设置有外螺纹,清洗盒设置为圆筒形,圆筒形下部边缘设置有内螺纹,圆筒形上部边缘设置有外螺纹,盒盖边缘设置内螺纹,培养盒、清洗盒和盒盖之间依次螺纹连接。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培养盒、清洗盒和盒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使用时,方便进行组装,而且,一旦植物组织进入培养盒内以后,便可以很方便的将上部的不需要的清洗盒拆卸,方便携带,也可及时对拆下的清洗盒进行消毒灭菌,方便与其他培养盒组装使用。进一步地,培养盒和清洗盒的直径相等,挡板到清洗盒上边缘的高度与培养盒的高度相等,挡板到清洗盒下边缘的高度等于1/2倍培养盒的高度。进一步地,培养盒和清洗盒的直径均为10cm,培养盒高为2cm,挡板距离清洗盒的上边缘2cm,距离清洗盒下边缘1cm。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培养盒的高度设置为2cm,挡板与清洗盒上部边缘的距离设置为2cm,挡板与清洗盒下部边缘的距离设置为1cm,使得组装后,培养盒和清洗盒内部的空间大小一致,提高使用效果。进一步地,挡板设置为圆形,挡板的直径比清洗盒的内径大2-3mm,挡板包括硬板部和软圈部,硬板部镶嵌于软圈部内部。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硬板部设置为圆形,软圈部也设置为圆形,软圈部的直径比清洗盒的内径大2-3mm,硬板部的直径小于软圈部的直径,硬板部嵌设于软圈部内,硬板部与软圈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用时,软圈部的边缘与清洗盒的内壁接触,由于软圈部的直径比清洗盒的内径大,由于软圈部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将挡板放平后,软圈部的边缘可与清洗盒内壁紧密的接触,实现密封,放置清洗盒内盛装的液体漏出。进一步地,挡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凸起与软圈部一体成型,因用于分离内生菌的植物材料多被切为薄片状,将其倒入下一个清洗盒或培养盒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粘附在挡板上的现象,设置有凸起,可减小挡板与植物材料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粘附力,提高植物材料下落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转轴上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清洗盒外部。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密封圈的材质为橡胶或者硅胶,密封圈与清洗盒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密封圈设置为圆形,中部带有直径比转轴直径小的通孔,转轴可在密封圈内转动,使用时将转轴穿过通孔,密封圈便与转轴之间紧密的接触,设置有密封圈,可进一步提高转轴与清洗盒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清洗盒内的液体渗出。进一步地,挡板定位装置包括环形凸起和半圆板,环形凸起设置于半圆板上部。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环形凸起和半圆板均与清洗盒一体成型,环形凸起和半圆板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放置挡板,使用时,通过转动旋钮,将挡板放平,使得挡板处于环形凸起和半圆板之间,当需要将挡板打开时,转动旋钮,由于挡板的边缘为软质的,在与环形凸起接触时,发生变形,挡板便可从环形凸起和半圆板之间的位置移出,挡板与清洗盒之间便形成开口,便于植物材料落下;设置有半圆板,可对挡板进行限位,使得挡板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提高使用的规则性。进一步地,软圈部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硅胶或橡胶材质的软硬适中,既可以提高密封效果,又方便获取。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综上,本技术具有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培养盒(1)和至少3个清洗盒(2),所述培养盒(1)和清洗盒(2)可拆卸连接,最上部的所述清洗盒(2)上可拆卸连接有盒盖(3),所述盒盖(3)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橡胶垫(5),所述清洗盒(2)中部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内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所述清洗盒(2)并与所述清洗盒(2)活动连接,所述转轴(6)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7),所述清洗盒(2)内壁上设置有挡板定位装置,所述培养盒(1)和清洗盒(2)均设置为透明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培养盒(1)和至少3个清洗盒(2),所述培养盒(1)和清洗盒(2)可拆卸连接,最上部的所述清洗盒(2)上可拆卸连接有盒盖(3),所述盒盖(3)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橡胶垫(5),所述清洗盒(2)中部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内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所述清洗盒(2)并与所述清洗盒(2)活动连接,所述转轴(6)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7),所述清洗盒(2)内壁上设置有挡板定位装置,所述培养盒(1)和清洗盒(2)均设置为透明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1)设置为底部封口的圆筒形,且其上部边缘设置有外螺纹(8),所述清洗盒(2)设置为圆筒形,且其下部边缘设置有内螺纹(9),上部边缘设置有所述外螺纹(8),所述盒盖(3)边缘设置所述内螺纹(9),所述培养盒(1)、清洗盒(2)和盒盖(3)之间依次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1)和清洗盒(2)的直径相等,所述挡板(10)到所述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骛远冯瑞章杜永华李卫天袁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