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厨/厨余垃圾生态处理机
本技术属于餐厨/厨余垃圾环保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厨/厨余垃圾生态处理机。
技术介绍
按照有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我国产生的生活垃圾近5亿吨/年,而其中的餐厨/厨余垃圾占比达到50~60%,即接近3亿吨/年,平均每个家庭每天产生餐厨/厨余垃圾约1公斤。当前我国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正在加速实施,且基本按照可回收垃圾、餐厨/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四分法”进行分类清运和末端处理。但当前垃圾分类工作遇到了现实难题,一是社会的垃圾末端分类处理设施尚未配套建设运行,导致前端完成分类的垃圾特别是餐厨/厨余垃圾仍然无处可去,最终还是与其他垃圾混装、混运和混合焚烧或填埋,垃圾分类没有取得实际成效;二是即便一些城市建设有大型餐厨/厨余垃圾集中处理中心,但完成分类的餐厨/厨余垃圾收集、中转再长距离运输到大型处理中心集中处理,中转和运输费用高昂,而且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基于上述现实难题,目前社会有一种较为统一的共识并且有城市开始探索,就是将完成分类的餐厨/厨余垃圾在生活小区、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厨余垃圾生态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机箱、破碎制浆装置、匀浆装置、料浆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发酵料提升装置、布料装置、组合立式发酵托盘、熟料输送装置、控制器;所述破碎制浆装置、匀浆装置、料浆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发酵料提升装置、布料装置、组合立式发酵托盘、熟料输送装置、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框架机箱内;所述匀浆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破碎制浆装置的下方或后方;所述料浆输送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匀浆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之间;所述发酵料提升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布料装置之间;所述布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组合立式发酵托盘上方;所述熟料输送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组合立式发酵托盘下方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厨余垃圾生态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机箱、破碎制浆装置、匀浆装置、料浆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发酵料提升装置、布料装置、组合立式发酵托盘、熟料输送装置、控制器;所述破碎制浆装置、匀浆装置、料浆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发酵料提升装置、布料装置、组合立式发酵托盘、熟料输送装置、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框架机箱内;所述匀浆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破碎制浆装置的下方或后方;所述料浆输送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匀浆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之间;所述发酵料提升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布料装置之间;所述布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组合立式发酵托盘上方;所述熟料输送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组合立式发酵托盘下方与所述搅拌装置之间;所述破碎制浆装置、匀浆装置、料浆输送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发酵料提升装置、所述布料装置、所述组合立式发酵托盘、所述熟料输送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所述组合立式发酵托盘由盘体框架、发酵筒、筒底排料门构成;所述盘体框架连接安装于所述框架机箱内,所述发酵筒开口朝上、成二排或二排以上、每排二个以上平行连接安装于所述盘体框架内,所述筒底排料门连接安装于所述发酵筒下方的所述盘体框架上;所述筒底排料门与所述发酵筒的排数相对应,每一排所述发酵筒下方连接安装一扇所述筒底排料门;
所述筒底排料门由排料门框架、排料门板、转轴或活页、开闭机构构成,所述排料门框架通过转轴或活页铰接在所述盘体框架上,所述开闭机构连接安装于所述盘体框架和所述排料门框架之间,所述排料门板连接安装在所述排料门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厨余垃圾生态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为高度601~3000mm,直径或横截面边长或对角线长为150~400mm的圆柱形筒或方形筒或棱柱形筒;所述发酵筒由孔径为1~15mm、丝径为0.1~5mm的编织网或/和孔径、孔边距为1~15mm、厚度为0.1~5mm的冲孔网制成;所述相邻两个发酵筒的筒边距为2~100mm;
所述排料门板为分体式,其块数与上方的所述发酵筒一一对应;所述排料门板由孔径为1~10mm、丝径为0.1~3mm的编织网或/和孔径、孔边距为1~10mm、厚度为0.1~3mm的冲孔网制成;
所述开闭机构是开闭气缸或/和开闭插销;
所述发酵筒为上小下大的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厨余垃圾生态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辅助装置;所述排料辅助装置连接安装于所述发酵筒内;
所述排料辅助装置由牵引线、卡料器、引线弹簧构成,其中所述牵引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引线弹簧和所述筒底排料门上,所述引线弹簧直接或通过支架连接在所述发酵筒上部,所述卡料器连接安装在所述牵引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厨余垃圾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秀泉,黄甫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