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栗攀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用含油污泥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9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用含油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立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搅拌箱的设置,使经过沉淀后的含油污水能够在进入油水分离器之前在搅拌箱中进行搅拌,防止因油污凝固而对后续的油水分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通过添加主轴和搅拌叶,使含油污水在搅拌箱中能得到充分搅拌。通过螺纹套管和齿轮的啮合,使搅拌叶可以在搅拌的同时在搅拌箱中来回移动,从而使搅拌工作更为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用含油污泥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
,具体为一种油田用含油污泥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油田指原油生产的特定区域。有时为特定地域地下集聚的油层的总称。广义上把几个油区合在一起称为油田。油田是地下天然存在的碳化氢,地表条件下则呈液体。与之相反,在地表条件下仍为气体,则为天然气。天然气生产的特定区域为天然气田。石油可采储量大小决定开采价值。要求精确地计算含油面积大小,油层数目和厚度以及单位面积石油储量等。油田的驱动类型关系到开发方式的选择问题,根据石油储藏情况,从而决定靠什么力量开发油田。水压驱动油田主要是利用边缘高压水的能量,最终采收率最高;气压驱动油田是由气体以气顶形式能量作用推动原油流向井底,最终采收率为。溶解气驱动油田,从油层分离出的气体膨胀使原油流向井底;弹性驱动油田,受岩石压力,石油压缩,利用油层压力降低的力量,使油体膨胀流向井底;重力驱动油田,原油靠本身重力作用流向井底。后两种油田采收率都较低。最终采收率的不同,影响资源利用程度和投资效果,直接关系到油田开发的总投资和开发速度,当然也直接影响油田开发价值,对油田布局有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用含油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远离立柱(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6),所述旋转轴(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顶部与立柱(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轴(8),所述主轴(8)的顶部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与主轴(8)固定连接,所述主轴(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管(10),所述螺纹套管(10)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用含油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远离立柱(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6),所述旋转轴(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顶部与立柱(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轴(8),所述主轴(8)的顶部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与主轴(8)固定连接,所述主轴(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管(10),所述螺纹套管(10)的一侧与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主轴(8)的一侧贯穿套管(7)和螺纹套管(10)固定连接有搅拌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含油污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2),所述支架(1)的底部远离挡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网(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含油污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7),所述第一水泵(17)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攀
申请(专利权)人:栗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