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絮凝-气浮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18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2
一种电絮凝‑气浮一体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电絮凝‑气浮机构和产水箱,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上部连接有臭氧产生机构,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下部连接有淤泥处理机构,所述臭氧产生机构包括臭氧发生器、缓冲罐、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和缓冲罐的气液混合泵,所述淤泥处理机构包括板框压滤机、淤泥池、连接所述淤泥池与板框压滤机的气动隔膜泵,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之间连接有增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臭氧气泡与污染物的接触粘附和对污染物的氧化过程,最终完成气浮分离对污水气浮分离的同时,除去水中色、嗅、味、细菌等,能耗小,处理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絮凝-气浮一体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絮凝-气浮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电絮凝工艺。近二十年以来,国内科研单位和工业企业对电絮凝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电镀、含油、印染等大部分难处理的行业污水。传统的电絮凝是利用可溶性金属阳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水处理工艺。电解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能有效地从污水中去除污染物质。同时电解时阴极析出的氢气能形成大量微小的气泡,具有良好的气浮分离效果。固液分离技术是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气浮则是去除水中轻质污染物的常用固液分离技术。常用的气浮法是加压溶气气浮法,处理装置由空气压缩机、加压溶气罐、减压释放设备、气浮池、机械刮渣、排渣设备构成,结构复杂,处理方式流程长、能耗大、建设费用和处理成本高。此外,气浮处理单元通常只是完成固液分离,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色、嗅、味、细菌等的去除必须附加前置预处理设备或后置深度处理设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供一种新型的气浮装置,以臭氧代替空气作为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絮凝-气浮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电絮凝-气浮机构(2)和产水箱(3),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上部连接有臭氧产生机构(4),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下部连接有淤泥处理机构(5),所述臭氧产生机构(4)包括臭氧发生器(401)、缓冲罐(402)、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401)和缓冲罐(402)的气液混合泵(403),所述淤泥处理机构(5)包括板框压滤机(501)、淤泥池(502)、连接所述淤泥池(502)与板框压滤机(501)的气动隔膜泵(503),所述调节池(1)与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之间连接有增压泵(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絮凝-气浮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电絮凝-气浮机构(2)和产水箱(3),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上部连接有臭氧产生机构(4),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下部连接有淤泥处理机构(5),所述臭氧产生机构(4)包括臭氧发生器(401)、缓冲罐(402)、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401)和缓冲罐(402)的气液混合泵(403),所述淤泥处理机构(5)包括板框压滤机(501)、淤泥池(502)、连接所述淤泥池(502)与板框压滤机(501)的气动隔膜泵(503),所述调节池(1)与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之间连接有增压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絮凝-气浮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内依次设有电解反应区A、臭氧气浮区B、沉淀分离区C、清水区D,所述电解反应区A设在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前端,所述沉淀分离区C设在所述臭氧气浮分离区B的下部,所述清水区D设在所述电絮凝-气浮机构(2)末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燕刘标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美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