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污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8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污过滤器。所述油污过滤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净水管路、沿所述净水管路依次设置有粗滤腔、第一精滤腔、水浴腔以及第二精滤腔,所述粗滤腔内部设置有粗滤装置,所述第一精滤腔和第二精滤腔底部均设置有污水出口,中部均设置有污水进口,顶部均设置有油污出口,所述第一精滤腔和第二精滤腔的腔体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填料仓和第二填料仓,所述第一填料仓和第二填料仓中填充有精滤填料。所述油污过滤器创造性地在第一精滤腔和第二精滤腔之间增设水浴装置,对所述净水管路进行加热使分散污水中的乳化油和溶解油与水分离,再经过第二精滤腔时达到更好的油水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污过滤器
本技术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污过滤器。
技术介绍
含油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油类物质的废水。含油废水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排出大量含油废水外,还有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中的乳化液等。油类在废水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浮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等三类。浮油是指含油废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缓慢自动浮上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层的油类物质。浮油易浮于水面,是含油废水的主要油组分;油珠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00μm,易浮于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层。乳化油是指含油废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以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乳化油的油珠粒径较小,一般在0.1~2μm之间。溶解油是指废水中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溶解油的油珠粒径比乳化油还小,有的可小到几纳米,是溶于水的油微粒。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会造成浪费;如果直接进行排放,则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油水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将溶液中的水、轻油、重油利用其比重不同而自动分层的一起设备,其原理常用静置分离,不仅分离效果差,难以分离其中的溶解油和还耗费了过多时间,降低了分离效率。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油水分离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污分离器,所述油污分离器结构设计合理、能耗低、体积小、效率高,能够更大程度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油和乳化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油污过滤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净水管路、沿所述净水管路依次设置有粗滤腔、第一精滤腔、水浴腔以及第二精滤腔,所述粗滤腔内部设置有粗滤装置,所述粗滤装置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类及悬浮类杂质,以延长所述油污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精滤腔和第二精滤腔底部均设置有污水出口,中部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顶部均设置有油污出口,所述第一精滤腔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填料仓,所述第二精滤腔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填料仓,所述第一填料仓和第二填料仓均覆盖在所述污水出口上,所述第一填料仓和第二填料仓中均填充有亲水疏油的精滤填料,所述油类物质难以通过所述精滤填料而被拦截在所述精滤腔内,因油类物质密度较小,因此,可从第一精滤腔和第二精滤腔的上部油污出口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粗虑装置为多层平板网格状的滤网,其上部滤网孔径大于下部滤网,所述滤网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的颗粒沉淀物以及悬浮物,使后续精滤装置能够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避免堵塞净水管路。进一步地,所述净水管路上还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用于增加污水流速,提高处理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泵设置于水浴装置与第二精滤腔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净水管路在所述水浴腔内呈螺旋状,可节约占地面积,提高加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水浴腔上设置有水浴进水口和水浴出水口,使用循环水加热,其安全性高,加热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料仓和第二填料仓均为表面带有进水孔的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填料仓大于容积大于第一填料仓,所述第一填料仓和第二填料仓用于填充精滤用填料。进一步地,所述精滤填料由亲水疏油的纤维材料制成,所述亲水纤维材料对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水分子易于通过,对由类有良好的拦截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精滤填料具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直径为0.01μm-10μm,所述微孔能够使水分子容易通过,而油类物质难以通过。优选的,所述精滤填料为聚氨酯,所述聚氨酯材料亲水疏油、且具有微孔结构,对油类物质有良好的拦截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精滤腔顶部设置有放气阀,当污水进入水浴腔内被加热时,其中的部分杂质可能被分解并产生气体,所述放气阀用于排除气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污过滤器在使用时,所述污水经由进水口进入粗滤腔内,经由其中的粗滤装置去除颗粒类沉淀及悬浮物杂质,经粗滤后的含油废水经净水管路由所述第一精滤腔中部的净水口进入第一精滤腔内,因油类物质和水类物质的密度不同,水经由下方亲水疏油材质的精滤填料进入水浴腔内,而油类则上浮至第一精滤腔上部经由油污出口排出。进入水浴腔内的水在净水管路中被加热,其中部分杂质可被分解,部分水油乳化被破坏,更多油类物质从水中释放出来,通过所述净水管路由中部进入第二精滤腔内进行第二次精滤,能够更大程度地去除水中的乳化油和溶解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污过滤器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能够自动运转,维护成本低,对油污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污过滤器,采用两次精滤去除油污,且在两次处理过程之间通过加热手段破坏油类物质在水中的乳化和溶解,对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去除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为进水口,2为出水口,3为净水管路,4为粗滤腔,41为滤网,5为第一精滤腔,51为第一填料仓,53为放气阀,6为水浴腔,61为水浴腔进水口,62为水浴腔出水口,7为第二精滤腔,71为第二填料仓,8为增压泵,9为油污出口,10为精滤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污过滤器,包括进水口1、出水口2、连接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净水管路3、沿所述净水管路3依次设置有粗滤腔4、第一精滤腔5、水浴腔6以及第二精滤腔7,所述粗滤腔4内部设置有粗滤装置,所述粗滤装置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类及悬浮类杂质,以延长所述油污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所述第一精滤腔5和第二精滤腔7底部均设置有污水出口,中部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顶部均设置有油污出口9;所述第一精滤腔5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填料仓51,所述第二精滤腔7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填料仓71,所述第一填料仓51和第二填料仓71均覆盖在所述污水出口上,所述第一填料仓51和第二填料仓71中均填充有亲水疏油的精滤填料10,所述油类物质难以通过所述精滤填料10而被拦截在所述精滤腔内,因油类物质密度较小,因此,可从第一精滤腔5和第二精滤腔7的上部油污出口9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粗虑装置为多层平板网格状的滤网41,其上部滤网41孔径大于下部滤网41,所述滤网41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的颗粒沉淀物以及悬浮物,使后续精滤装置能够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避免堵塞净水管路3。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浴腔6和第二精滤腔7之间还设置有增压泵8,所述增压泵8用于增加污水流速,提高处理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管路3在所述水浴腔6内呈螺旋状,可节约占地面积,提高加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浴腔6上设置有水浴进水口61和水浴出水口62,使用循环水加热,其安全性高,加热效果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仓51和第二填料仓71均为表面带有进水孔的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填料仓51大于容积大于第一填料仓51,所述第一填料仓51和第二填料仓71用于填充精滤填料10。所述精滤填料10为亲水疏油的聚氨酯材料,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污过滤器,包括进水口(1)、出水口(2)以及连接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净水管路(3),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净水管路(3)依次设置有粗滤腔(4)、第一精滤腔(5)、水浴腔(6)以及第二精滤腔(7),所述粗滤腔(4)内部设置有粗滤装置,所述第一精滤腔(5)和第二精滤腔(7)底面均设置有污水出口,中部均设置有污水进口,顶部均设置有油污出口(9);所述第一精滤腔(5)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填料仓(51),所述第二精滤腔(7)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填料仓(71),所述第一填料仓(51)和第二填料仓(71)均覆盖在对应的污水出口上方,所述第一填料仓(51)和第二填料仓(71)中填充有亲水疏油的精滤填料(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污过滤器,包括进水口(1)、出水口(2)以及连接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净水管路(3),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净水管路(3)依次设置有粗滤腔(4)、第一精滤腔(5)、水浴腔(6)以及第二精滤腔(7),所述粗滤腔(4)内部设置有粗滤装置,所述第一精滤腔(5)和第二精滤腔(7)底面均设置有污水出口,中部均设置有污水进口,顶部均设置有油污出口(9);所述第一精滤腔(5)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填料仓(51),所述第二精滤腔(7)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填料仓(71),所述第一填料仓(51)和第二填料仓(71)均覆盖在对应的污水出口上方,所述第一填料仓(51)和第二填料仓(71)中填充有亲水疏油的精滤填料(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装置为多层平板网格状的滤网(41),其上部滤网(41)孔径大于下部滤网(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管路(3)上还设置有增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克丽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