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化学混凝装置及电化学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饮用水、污水、污染水体的电化学混凝装置及电化学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电化学水处理法是根据电化学原理,用可溶性金属作为电极,在电源作用下净化水质的一种水处理技术。阴极和阳极电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混凝、电絮凝、电氧化、电还原及电气浮,对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性物质均有良好的转化和去除作用。电化学法与混凝沉淀法比较,使用范围广,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对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可广泛的应用于污水、污染水体、饮用水的处理。目前,电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存在大量消耗电极材料,使用成本高,自控程度低的问题,实际应用并不广泛。以10万吨水处理,吨水消耗阳极铁5g为例,每天消耗电极500kg,导致电极需频繁更换,费时费力,且更换极板时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电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电极材料消耗大、电极更换频繁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极板更换安全、使用成本低、自控程度高的电化学混凝装置及电化学水处理系统,能够实现电化学水混凝、氧化消毒和过滤处理,也可用于去除水中特定组分如硫化氢或氟离子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池;极板组件,设于混凝池内,包括由多个磁性极板并列组成的磁性极板组件、由多个无磁性极板并列组成的无磁性极板组件的一种或两种极板组件;极板更换单元,包括设于混凝池两端的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固定件以及与第一固定件滑动连接的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混凝池(A1);/n极板组件,设于混凝池(A1)内,包括由多个磁性极板(A2)并列组成的磁性极板组件、由多个无磁性极板(A3)并列组成的无磁性极板组件的一种或两种极板组件;/n极板更换单元,包括设于混凝池两端的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固定件(A5)以及与第一固定件(A5)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件(A6);/n磁性极板(A2)通过磁性卡槽(A7)安装于第一滑动件(A6)上,无磁性极板(A3)通过第一机械卡槽(A8)安装于第一滑动件(A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池(A1);
极板组件,设于混凝池(A1)内,包括由多个磁性极板(A2)并列组成的磁性极板组件、由多个无磁性极板(A3)并列组成的无磁性极板组件的一种或两种极板组件;
极板更换单元,包括设于混凝池两端的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固定件(A5)以及与第一固定件(A5)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件(A6);
磁性极板(A2)通过磁性卡槽(A7)安装于第一滑动件(A6)上,无磁性极板(A3)通过第一机械卡槽(A8)安装于第一滑动件(A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颗粒添加装置(A4),所述金属颗粒添加装置(A4)设有多组下料管,每组下料管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下料管,两个下料管位于磁性极板或无磁性极板两侧,每个下料管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颗粒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机构(A9)、安装于液压机构(A9)上的第一电机(A10)和安装于液压机构(A9)上的支架(A11),第一电机(A10)的电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A12),所述支架(A11)上设有第二齿轮(A13),第一齿轮(A12)与第二齿轮(A13)啮合,所述第一固定件(A5)与第二齿轮(A13)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A6)包括滑动部(A14)和设于滑动部(A14)底部两侧的爪部(A15);所述滑动部(A14)上设有T型滑块(A16)和第二电机(A17),T型滑块(A16)上设有与第二电机(A17)轴接的移动齿轮(A18),所述爪部(A15)设有凸台(A19),所述凸台(A19)分别与设于磁性卡槽(A7)侧面的第一凹槽(A20)以及设于第一机械卡槽(A8)侧面的第二凹槽相对应;所述第一固定件(A5)上设有与T型滑块(A16)相配合的T型滑道(A21),所述T型滑道(A21)内设有与移动齿轮(A18)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机械卡槽(A8)底部设有第三电机(A8-1)和第二齿条(A8-2),第三电机(A8-1)轴接有第三齿轮(A8-3),第三齿轮(A8-3)与第二齿条(A8-2)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阁,田绍鲁,崔鑫龙,柏海龙,刘志海,金玉芹,李琳,孙小杰,尚秀芳,陈丽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