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4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包括:包括:背板、滤芯本体,所述背板上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中心设置圆孔,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圆孔之间设置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置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而达到了在更换滤芯本体时,滤芯本体不易磕碰和损坏,解决了现有机中固定滤芯本体不稳定和使用时出现噪音的现象,大大增加了净水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用家电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家用净水机跟换滤芯时,通过固定滤芯的固定支架来进行脱离和安装,长时间的反复更换,固定支架容易出现折断或是固定不紧的现象,同时滤芯侧壁会出现划痕以及损坏的现象,在净水机使用过程中,滤芯在工作时及其容易掉落,和产生更大的噪音,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然而,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从而解决了在滤芯固定时有足够稳定的固机构,以及在固定滤芯时,滤芯不会有损坏的现象,以及在使用时滤芯发出的噪音具有隔音性,从而更好地使净水机的实用性。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使滤芯有足够的固定稳固性和更换时的便携性,还能够使在滤芯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有效隔除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既能够使滤芯有足够的固定稳固性和更换时的便携性,还能够使在滤芯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有效隔除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滤芯本体,所述背板上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中心设置圆孔,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圆孔之间设置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置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内侧壁上设置橡胶垫,所述第一固定夹另一端设置螺杆,所述第二固定架另一端设置凹槽,所述对应螺杆设置螺帽。进一步的,对应所述滤芯本体设置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保温棉,所述套筒下端对应所述滤芯本体下端的水管设置圆洞。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上设置连接滑槽,对应所述连接滑槽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上对应连接所述滤芯本体处设置凹孔,所述凹孔上设置橡胶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夹与活动杆连接处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夹与活动连接处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呈一字型连接活动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在净水机上的背板,能够使在背板上安装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固性,设置装在背板上的固定块,能够使设置在固定块上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具有固定性,和为设置在固定块上的其他结构做辅助支撑作用,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圆孔,以及设置在圆孔之间的活动杆,能够使活动杆具有一定的支撑活动作用,通过活动杆的作用下,能够使设置在活动杆上的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架在紧固滤芯本体时更加稳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夹以及第二固定架内侧壁的橡胶垫,能够使在固定滤芯本体时不易损坏滤芯本体,设置在第一固定夹上的螺栓,以及对应螺栓设置在第二固定夹上的凹槽,通过对应螺栓设置的螺帽,使固定滤芯本体不易松动,对应滤芯本体设置的套筒,能够使在固定滤芯时,套筒能够使滤芯本体不与固定结构接触,从而使滤芯具有一定的保护性,设置在套筒内的保温棉,不仅能够使滤芯本体具有更好的保护性,能够使在滤芯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有效隔除,设置在背板上的连接滑槽,以及对应连接滑槽设置的隔板,以及隔板上设置的凹槽,能够使对滤芯本体二次固定,更好的使滤芯本体更好使用,大大提高了滤芯本体的稳定性,更好的提高更实用的净水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的正视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套筒的仰视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部分的俯视面的结构示意图。1、背板;2、滤芯本体;3、固定块;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圆孔;7、活动杆;8、第一固定夹;9、第二固定夹;10、橡胶垫;11、螺杆;12、凹槽;13、螺帽;14、套筒;15、保温棉;16、圆洞;17、连接滑槽;18、隔板;19、凹孔;20、橡胶条;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包括:背板1、滤芯本体2,所述背板1上设置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中心设置圆孔6,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上的圆孔6之间设置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上设置第一固定夹8和第二固定夹9,所述第一固定夹8和第二固定夹9内侧壁上设置橡胶垫10,所述第一固定夹8另一端设置螺杆11,所述第二固定夹9另一端设置凹槽12,所述对应螺杆11设置螺帽13。具体而言,背板通过螺栓、对应净水机本体与墙体固定,使背板上安装其他固定结构时,背板具有一定的支撑性,设置在背板上的固定块,能够使设置在固定块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具有足够的支撑性,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与固定块由螺栓打入固定块内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上的圆孔,能够使活动杆有效的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活动,活动杆上设置的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通过活动杆的作用下,能够使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有效的固定滤芯本体,设置在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内侧壁的橡胶垫,橡胶垫与固定夹螺栓固定,能够使在固定滤芯本体时,不易划伤滤芯本体,设置在第一固定夹上的螺杆,和对应螺杆设置的螺帽,通过设置在第二固定夹上的凹槽,能够在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架固定滤芯本体时,通过螺杆、凹槽以及螺帽的作用下,能够使固定滤芯本体时更加牢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对应所述滤芯本体2设置套筒14,所述套筒14内设置保温棉15,所述套筒14下端对应所述滤芯本体2下端的水管设置圆洞16。从而达到在滤芯本体在固定时,也能够将滤芯本体套入套筒内固定,设置套筒内的保温棉,能使滤芯本体在使用时出现的冷凝水不易落入净水机本体内,以及更有效的隔绝了滤芯本体在使用时发出的噪音,设置在套筒下单的圆孔,在更换滤芯时,不用取下套筒能够更换,更好的提供更换滤芯时的便捷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连接滑槽17,对应所述连接滑槽17设置隔板18,所述隔板18上对应连接所述滤芯本体2处设置凹孔19,所述凹孔19上设置橡胶条20。从而达到对滤芯本体的二次固定,设置在背板上的连接滑槽,以及对应连接滑槽设置的纤维塑料隔板,以及隔板上设置尺寸与滤芯本体相对应的凹孔,能够使对零滤芯二次固定,提高固定稳定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夹8与活动杆7连接处设置第一连接板21,所述第二固定夹9与活动杆7连接处设置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呈一字型连接活动杆7。从而达到,在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架同时旋转时,固定点均在活动支架上,从而更有效的固定滤芯本体。本技术的方法:在更换滤芯本体时,通过套筒下端的圆孔,卸下连通滤芯本体的水管管道,通过设置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滤芯本体(2),所述背板(1)上设置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中心设置圆孔(6),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上的圆孔(6)之间设置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上设置第一固定夹(8)和第二固定夹(9),所述第一固定夹(8)和第二固定夹(9)内侧壁上设置橡胶垫(10),所述第一固定夹(8)另一端设置螺杆(11),所述第二固定夹(9)另一端设置凹槽(12),对应所述螺杆(11)设置螺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滤芯本体(2),所述背板(1)上设置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中心设置圆孔(6),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上的圆孔(6)之间设置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上设置第一固定夹(8)和第二固定夹(9),所述第一固定夹(8)和第二固定夹(9)内侧壁上设置橡胶垫(10),所述第一固定夹(8)另一端设置螺杆(11),所述第二固定夹(9)另一端设置凹槽(12),对应所述螺杆(11)设置螺帽(1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净水机滤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滤芯本体(2)设置套筒(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大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