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1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塔式起重机构件,公开了一种标准节,包括塔架(1)、爬梯(2)和平台(3),所述平台(3)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底部,所述爬梯(2)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内部,且该爬梯(2)的底部位于所述平台(3)临近区域,所述塔架(1)的底部设有斜撑件(16),所述爬梯(2)倾斜设置,且该爬梯(2)的底部支撑在所述斜撑件(16)上;所述平台(3)的周边设置有安全挡板(3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标准节结构简单,攀爬方便、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标准节的塔式起重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塔式起重机构件,具体涉及一种标准节。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塔式起重机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起重设备。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通常通过塔式起重机上下高空作业平台。塔式起重机内部设置有爬梯,供施工人员攀爬上下。塔式起重机通常由若干结构相同的标准节连接而成,标准节内部的爬梯相互配合形成供施工人员上下的通道。标准节内通常还设置有小的平台,供施工人员攀爬过程中临时休息使用,以便施工人员有足够的体力攀爬到较高的高空。现有的塔式起重机标准节的爬梯通常采用直立式结构,即爬梯与平台成90°角。这种直立式爬梯攀爬较为费力,且攀爬的安全性较低,需要在爬梯的上部设置护圈等安全设施。尤其当塔式起重机的高度较高时,施工人员的上下会导致严重的体力消耗,使得施工人员的攀爬能力下降,并且易于引发安全风险。而较小的休息平台通常设置在爬梯的一侧,平台上没有保护结构,在施工人员体力下降时容易脚部踩滑,引发安全风险。尽管也存在一些采用倾斜爬梯的标准节,但爬梯及与之配套的平台结构较为复杂,额外增加了标准节的重量,影响了塔式起重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节,包括塔架(1)、爬梯(2)和平台(3),所述平台(3)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底部,所述爬梯(2)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内部,且该爬梯(2)的底部位于所述平台(3)邻近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1)的底部设有斜撑件(16),所述爬梯(2)倾斜设置,且该爬梯(2)的底部支撑在所述斜撑件(16)上;所述平台(3)的周边设置有安全挡板(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节,包括塔架(1)、爬梯(2)和平台(3),所述平台(3)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底部,所述爬梯(2)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内部,且该爬梯(2)的底部位于所述平台(3)邻近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1)的底部设有斜撑件(16),所述爬梯(2)倾斜设置,且该爬梯(2)的底部支撑在所述斜撑件(16)上;所述平台(3)的周边设置有安全挡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1)还包括弦杆(11)、斜腹杆(12)、水平腹杆(13)和横杆(14);所述弦杆(11)竖向设置,所述水平腹杆(13)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弦杆(11)之间形成框形结构,所述斜腹杆(12)连接在所述框形结构的一个对角之间,所述横杆(14)水平连接在所述弦杆(11)与所述斜腹杆(12)之间,所述斜撑件(16)连接在不相邻的两根所述弦杆(11)的底部;所述爬梯(2)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塔架(1)的顶部与所述斜撑件(16)不相连的所述弦杆(11)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1)还包括扶手杆(15),所述扶手杆(15)竖向设置在所述爬梯(2)两侧的所述水平腹杆(13)与所述斜腹杆(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杆(11)为成正方形排列的四根,所述水平腹杆(13)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根所述弦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圣佞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