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脚垫装置,包括垫板、支撑机构、输送机构,所述垫板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设置有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垫块的放垫机构,所述放垫机构包括固定垫、第一液压杆、弹簧、隔挡板、连接条、下料块、第二液压杆、移动板,所述下料块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部,所述下料块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移动板,所述下料块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隔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放垫机构的设置使得每次贴垫都能精准无误的落至指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脚垫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贴脚垫装置。
技术介绍
机顶盒是一个连接电视机与外部信号源的设备,全称为数字视频变换盒,它可以将压缩的数字信号转成电视内容,使用户能在现有电视机上观看数字电视节目,并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数字化娱乐、教育和商业化活动。但是现有的贴脚垫装置在工作时所贴位置不能保证每次都在同一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贴脚垫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贴脚垫装置,包括垫板、支撑机构、输送机构,所述垫板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设置有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垫块的放垫机构,所述放垫机构包括固定垫、第一液压杆、弹簧、隔挡板、连接条、下料块、第二液压杆、移动板,所述下料块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部,所述下料块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移动板,所述下料块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隔挡板,所述隔挡板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液压杆,所述隔挡板的上表面四角设置有所述弹簧,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固定垫。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承载板、支撑柱、连接块,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中间,所述支撑柱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承载板,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挡条、挡板、斜台,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挡条,所述传送带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斜台,所述斜台与所述垫板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挡条、挡板、输送带、支撑块,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挡条,所述传送带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垫板通过螺栓连接。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放垫机构的设置使得每次贴垫都能精准无误的落至指定位置。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贴脚垫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贴脚垫装置的放垫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贴脚垫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贴脚垫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垫板;2、支撑机构;201、承载板;202、支撑柱;203、连接块;3、输送机构;301、传送带;302、挡条;303、挡板;304、斜台;305、输送带;306、支撑块;4、放垫机构;401、固定垫;402、第一液压杆;403、弹簧;404、隔挡板;405、连接条;406、下料块;407、第二液压杆;408、移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贴脚垫装置,包括垫板1、支撑机构2、输送机构3,垫板1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的上部设置有输送机构3,还包括用于放置垫块的放垫机构4,放垫机构4包括固定垫401、第一液压杆402、弹簧403、隔挡板404、连接条405、下料块406、第二液压杆407、移动板408,下料块406设置在传送带301的上部,内部储存有脚垫,下料块406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液压杆407,能够向两侧推动,第二液压杆407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移动板408,能够在第二液压杆407的作用下将脚垫的出口挡住,下料块406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连接条405,使得下料块406保持稳定,连接条405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隔挡板404,使得下料块406能够跟随第一液压杆402移动,隔挡板404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液压杆402,是下料块406动作的动力,隔挡板404的上表面四角设置有弹簧403,能够降低第一液压杆402的工作难度,第一液压杆402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垫401,与墙壁固定使得整个机构保持稳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机构2包括承载板201、支撑柱202、连接块203,支撑柱202通过螺栓连接在垫板1的上表面中间,保证着承载板201的稳定,支撑柱202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承载板201,上部承载着输送机构3,支撑柱20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保持着支撑柱202的一体性;输送机构3包括传送带301、挡条302、挡板303、斜台304,传送带301设置在承载板201的上部,能将工件送至指定的贴脚垫位置,传送带301的表面上设置有挡条302,使得工件均匀排列,传送带301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挡板303,防止工件掉落,传送带301的一侧设置有斜台304,能将加工完的工件放下,斜台304与垫板1通过螺栓连接。工作原理:将机顶盒放在传送带301上,在挡条302的作用下将其放置在指定位置,在下料块406的作用下内部的脚垫会落在指定区域,结束后在第二液压杆407的作用下将脚垫的出口挡住防止掉落,然后在斜台304的作用下将机顶盒送至指定位置,至此全部工作结束。实施例2如图2和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输送机构3包括传送带301、挡条302、挡板303、输送带305、支撑块306,传送带301设置在承载板201的上部,能将工件送至指定的贴脚垫位置,传送带301的表面上设置有挡条302,使得工件均匀排列,传送带301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挡板303,防止工件掉落,传送带301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带305,能将工件送至指定位置,输送带305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块306,使得输送带305保持稳定,支撑块306与垫板1通过螺栓连接,工作时,将机顶盒放在传送带301上,在挡条302的作用下将其放置在指定位置,在下料块406的作用下内部的脚垫会落在指定区域,结束后在第二液压杆407的作用下将脚垫的出口挡住防止掉落,然后在输送带305的作用下将机顶盒送至指定位置,至此全部工作结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脚垫装置,包括垫板(1)、支撑机构(2)、输送机构(3),所述垫板(1)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部设置有所述输送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垫块的放垫机构(4),所述放垫机构(4)包括固定垫(401)、第一液压杆(402)、弹簧(403)、隔挡板(404)、连接条(405)、下料块(406)、第二液压杆(407)、移动板(408),所述下料块(406)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3)的上部,所述下料块(406)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二液压杆(407),所述第二液压杆(407)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移动板(408),所述下料块(406)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条(405),所述连接条(405)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隔挡板(404),所述隔挡板(404)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液压杆(402),所述隔挡板(404)的上表面四角设置有所述弹簧(403),所述第一液压杆(402)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固定垫(4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脚垫装置,包括垫板(1)、支撑机构(2)、输送机构(3),所述垫板(1)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部设置有所述输送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垫块的放垫机构(4),所述放垫机构(4)包括固定垫(401)、第一液压杆(402)、弹簧(403)、隔挡板(404)、连接条(405)、下料块(406)、第二液压杆(407)、移动板(408),所述下料块(406)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3)的上部,所述下料块(406)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二液压杆(407),所述第二液压杆(407)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移动板(408),所述下料块(406)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条(405),所述连接条(405)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隔挡板(404),所述隔挡板(404)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液压杆(402),所述隔挡板(404)的上表面四角设置有所述弹簧(403),所述第一液压杆(402)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固定垫(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脚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承载板(201)、支撑柱(202)、连接块(203),所述支撑柱(202)通过螺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威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