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托辊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静音托辊;包括辊体、辊轴、轴承座,所述辊轴贯穿辊体并通过轴承、轴承座与辊轴转动连接,辊体两端的轴承座上设置有动平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辊体的两端设置动平衡块解决辊体的动平衡的问题,减少托辊在转动时因动平衡问题而使整个皮带机上的钢结构的结构件之间发生碰撞产生共振而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托辊
:本技术属于托辊
,特指一种静音托辊。
技术介绍
:输送带在托辊上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噪音的来源包括:输送带传输过程中带来的风撞击在托辊上产生的噪音或是托辊在转动过程中的动平衡问题,当托辊存在着动平衡的问题,托辊转动时会带动整个皮带机上的钢结构之间发抖,钢结构的结构件之间会发生碰撞,进而产生共振,最终产生噪音或是轴承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托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噪音问题的静音托辊。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静音托辊,包括辊体、辊轴、轴承座,所述辊轴贯穿辊体并通过轴承、轴承座与辊轴转动连接,辊体两端的轴承座上设置有动平衡块。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辊体的外圆周面上包设有橡胶层,橡胶层的外表面分布有环形的吸音槽,吸音槽沿辊体轴向间隔分布。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辊体为金属材料制成,在辊体的外圆周面分布有环形的吸音槽,吸音槽沿辊体轴向间隔分布。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轴承座与辊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的内壁连接,轴承的内圈与辊轴的外圆周面连接,所述轴承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结构。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外圈固设在轴承座内壁上的内密封圈与内圈固设在辊轴上的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内密封圈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环形凸起,相邻的环形凸起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每个环形凸起插设在对应的环形凹槽内,使内密封圈与外密封圈之间形成迷宫状间隙。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外密封圈的外端设置有外挡圈和内挡圈,外挡圈的一端位于辊轴与外密封圈之间、另一端位于外密封圈上方,内挡圈的一端固连在轴承座的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外挡圈的另一端与外密封圈之间。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外挡圈外端的辊轴上设置有挡圈。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外挡圈外端的辊轴上设置有挡板。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外密封圈外还套设有密封盘。在上述的一种静音托辊中,所述轴承的内端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本技术通过在辊体的两端设置动平衡块解决辊体的动平衡的问题,减少托辊在转动时因动平衡问题而使整个皮带机上的钢结构的结构件之间发生碰撞产生共振而产生的噪音;2、本技术在辊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吸音槽或在辊体的外圆周面上包设橡胶层,在橡胶层上设置吸音槽,吸音槽可以将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带来的风进行导流,避免风直接撞击在托辊上,进而减少噪音;3、本技术的内密封圈与外密封圈连接后不接触,形成迷宫状间隙,对轴承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离进而降低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辊体;2、辊轴;3、轴承座;4、轴承;5、橡胶层;6、吸音槽;7、外密封圈;8、内密封圈;9、环形凸起;10、迷宫状间隙;11、外挡圈;12、内挡圈;13、密封盘;14、密封圈;15、挡圈;16、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一种静音托辊,包括辊体1、辊轴2、轴承座3,所述辊轴2贯穿辊体1并通过轴承4、轴承座3与辊轴2转动连接,辊体1两端的轴承座3上设置有动平衡块。本技术通过设置动平衡块来提高辊体1的动平衡,减少托辊在转动时带动整个皮带及上的钢结构的结构件之间发生撞击,进而产生共振,最终产生噪音。动平衡好,辊体1转动平稳。为了进一步提高静音效果,所述辊体1的外圆周面上包设有橡胶层5,橡胶层5的外表面分布有环形的吸音槽6,吸音槽6沿辊体轴1向间隔分布。所述的吸音槽6也可以直接设置在辊体1上,此时,辊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如:铁、不锈钢等。设置的吸音槽6可以将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带来的风进行导流,避免风直接撞击在托辊上,进而减少噪音。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3对称设置在辊体1的两端,轴承座3与辊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具体是轴承座3的外圈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辊体1固定连接。轴承4的外圈与轴承座3的内壁紧配连接,轴承4的内圈与辊轴2的外圆周面紧配连接,所述轴承4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外圈固设在轴承座3内壁上的内密封圈7与内圈固设在辊轴2上的外密封圈8,所述外密封圈8、内密封圈7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环形凸起9,相邻的环形凸起9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每个环形凸起9插设在对应的环形凹槽内,使内密封圈7与外密封圈8之间形成迷宫状间隙10。内密封圈7随辊体1转动,外密封圈8和辊轴2不转动。内密封圈7转动时,内密封圈7与外密封圈8因迷宫状间隙10不接触。这里的密封结构也可以用普通的密封圈代替,但是普通的密封圈效果不及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的密封结构优选上述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外密封圈8外还套设有密封盘13。所述轴承4的内端与轴承座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本技术通过密封圈14、外密封圈7、内密封圈8对轴承4进行隔离,减少轴承4的噪音向外传出。另外,迷宫状间隙10可以减少杂质进入到轴承4中。本技术所述外密封圈8的外端设置有外挡圈11和内挡圈12,外挡圈11的一端位于辊轴2与外密封圈8之间、另一端位于外密封圈8上方,内挡圈12的一端固连在轴承座3的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外挡圈11的另一端与外密封圈8之间。所述外挡圈11外端的辊轴2上设置有挡圈15、挡板16。挡圈15、挡板16、轴承座3可以实现对轴承、密封圈14、外密封圈7、内密封圈8、外挡圈11和内挡圈12的轴向限位。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托辊,包括辊体(1)、辊轴(2)、轴承座(3),所述辊轴(2)贯穿辊体(1)并通过轴承(4)、轴承座(3)与辊轴(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辊体(1)两端的轴承座(3)上设置有动平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托辊,包括辊体(1)、辊轴(2)、轴承座(3),所述辊轴(2)贯穿辊体(1)并通过轴承(4)、轴承座(3)与辊轴(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辊体(1)两端的轴承座(3)上设置有动平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的外圆周面上包设有橡胶层(5),橡胶层(5)的外表面分布有环形的吸音槽(6),吸音槽(6)沿辊体(1)轴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为金属材料制成,在辊体(1)的外圆周面分布有环形的吸音槽(6),吸音槽(6)沿辊体(1)轴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静音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与辊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4)的外圈与轴承座(3)的内壁连接,轴承(4)的内圈与辊轴(2)的外圆周面连接,所述轴承(4)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音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外圈固设在轴承座(3)内壁上的内密封圈(8)与内圈固设在辊轴(2)上的外密封圈(7),所述外密封圈(7)、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善兴,谢松君,郑帅,
申请(专利权)人:宝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