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祥贵专利>正文

一种防窃电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00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窃电电表,在电表壳体内的火线出线的裸线上包覆绝缘体,绝缘体上包覆金属导体,金属导体与零线之间连有继电器J,火线入线与电流线圈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1],与电压线圈之间连有常闭接点J↓[2],与继电器J之间连有常开接点J↓[3]和开关K。当窃电者采用导线连接火线的入线与出线进行窃电时,使火线入线和金属导体连通,继电器J导通,J↓[1]、J↓[2]断开,电表停止供电,同时J↓[3]闭合,继电器J继续导通,只有打开电表,将开关K断开,电表才能重新开始工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电器仪表制造
,是一种防窃电电表。目前用于计量用电量的电表由火线的人线、出线和零线及电流线圈、电压线圈组成,电流线圈串接在火线入线与火线出线之间,电压线圈串接在火线入线与零线之间,电流通过电流线圈时电表记录用户的用电量。用户窃电最普遍的方法是将一根导线的两端分别插入火线入线与出线的电表进线孔中,由于电表内的火线入线与出线均为裸线,导线将二者连通,用户用电时,电流不通过电流线圈,电表无法显示用电情况,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用户窃电的电表。本技术的解决方法是在电表火线出线孔内的裸线上包覆一层绝缘体,绝缘体上再包覆一层金属导体,金属导体与零线之间连有继电器J,火线入线与电流线圈L1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1,火线入线与电压线圈L2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2,火线入线与继电器J之间连有继电器常开接点J3和开关K。当窃电者将导线插入火线处进行窃电时,使导线连通火线入线和火线出线上的金属导体,继电器J导通,其常闭接点J1和J2断开,停止向用户供电,同时其常开接点J3闭合,窃电者撤出导线后继电器J继续导通,电表依旧停止供电,只有当工作人员打开电表,将开关K断开,电表才能重新开始工作。本技术可有效地防止窃电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及时地发现窃电者,工作性能可靠,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剖示图。本技术由壳体1,火线入线2,火线出线3,零线4,电流线圈L15,电压线圈L26构成,在壳体1内的火线出线3的裸线上包覆绝缘体7,绝缘体7上包覆金属导体8,金属导体8与零线4之间连有继电器J9,火线入线2与电流线圈L15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110,火线入线2与电压线圈L26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211,火线入线2与继电器J9之间连有继电器常开接点J312和开关K13。权利要求1.一种防窃电电表由壳体1,火线入线2,火线出线3,零线4,电流线圈L15,电压线圈L26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的火线出线3的裸线上包覆绝缘体7,绝缘体7上包覆金属导体8,金属导体8与零线4之间连有继电器J9,火线入线2与电流线圈L15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110,火线入线2与电压线圈L26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211,火线入线2与继电器J9之间连有继电器常开接点J312和开关K13。专利摘要一种防窃电电表,在电表壳体内的火线出线的裸线上包覆绝缘体,绝缘体上包覆金属导体,金属导体与零线之间连有继电器J,火线入线与电流线圈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文档编号G01R11/00GK2348400SQ9823945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孔祥贵 申请人:孔祥贵, 徐守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窃电电表由壳体1,火线入线2,火线出线3,零线4,电流线圈L↓[1]5,电压线圈L↓[2]6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的火线出线3的裸线上包覆绝缘体7,绝缘体7上包覆金属导体8,金属导体8与零线4之间连有继电器J9,火线入线2与电流线圈L↓[15]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1]10,火线入线2与电压线圈L↓[2]6之间连有继电器常闭接点J↓[2]11,火线入线2与继电器J9之间连有继电器常开接点J↓[3]12和开关K1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贵
申请(专利权)人:孔祥贵徐守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