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97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器,包括桶体、切削刀及驱动件,桶体内部中空形成垃圾处理腔,所述切削刀能转动地设于桶体中,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切削刀转动,桶体具有顶部敞口,该敞口处设置有能上下升降从而将敞口打开或关闭的端盖,该端盖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能将处理后的垃圾排出的排废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端盖连接在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上,通过该动力输出轴带动端盖升降,从而实现垃圾处理器顶部敞口的打开或关闭,在不使用时,端盖将敞口关闭,避免异味泄漏,在使用时,端盖将敞口打开,可将垃圾投入垃圾处理器中经切削碎渣后排出,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器。
技术介绍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会产生各种生活垃圾,尤其菜叶、菜根、果皮、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如果处理不及时,会产生异味,对我们的家庭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垃圾处理器可对垃圾进行切碎处理,以便于排放。申请号为CN201520057359.2的中国技术专利《生活垃圾处理桶》披露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垃圾处理结构,其桶身和上盖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桶身与上盖的打开和闭合通过电磁开关实现;隔板将桶身内部的容纳空间由下至上分隔成驱动空间和容水空间,驱动空间的内壁上设置电路板,驱动空间内底部中心的位置设置电动机,粉碎刀设置在容水空间内,粉碎刀的转轴末端穿过隔板连接电动机的转动输出轴;出水管由容水空间穿过驱动空间后伸出驱动空间的桶底,出水管的入水口与设置在隔板上的电控排水阀相对应,进水管设置在容水空间的侧壁上,水位传感器固定在容水空间的内侧壁上。上述结构实现了不出家门即完成生活垃圾的处理,它通过电动机带动粉碎刀将容水空间内装入的垃圾粉碎,然后通过出水管将粉碎后的垃圾排入下水道,为家庭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上述垃圾处理器在使用时上盖无法自动开启及关闭,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自动开合、使用方便的垃圾处理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处理器,包括桶体、切削刀及驱动件,桶体内部中空形成垃圾处理腔,所述切削刀能转动地设于桶体中,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切削刀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具有顶部敞口,该敞口处设置有能上下升降从而将敞口打开或关闭的端盖,该端盖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能将处理后的垃圾排出的排废口。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外周壁上在对应端盖附近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端盖中部转动连接有能套置在动力输出轴外周并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母副。所述端盖中部开有沿动力输出轴外周布置的安装槽,该安装槽中设置有转动轴承,该转动轴承套置在所述螺母副的外周。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动力输出轴转动,经螺母副、转动轴承驱动端盖升降,且在端盖上升后不会与切削刀的转动发生干涉。优选地,所述桶体上部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导流部,所述切削刀设于该导流部下方、套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外周且随动力输出轴同步转动。该结构有利于将残渣向下引导,避免堵塞。作为改进,所述垃圾处理腔中设置有能转动从而将其上方的残渣向排废口吸排的叶轮,该叶轮位于所述切削刀的下方。该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排渣效率,避免堵塞,而且由于叶轮具有吸排力,还可以提高其上方的切削刀的碎渣效果。优选地,所述叶轮套置在动力输出轴的外周并随动力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叶轮包括上端小、下端大的圆台状本体及间隔布置在该圆台状本体底部边缘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为弧形且大致沿圆台状本体的轴向延伸,各弧形叶片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采用上述结构的叶轮,叶轮旋转时,圆台状本体有利于碎渣下排,而叶片可为碎渣及水提供周向的吸排力,从而使其自集渣器侧壁的排废口快速排出。优选地,所述圆台状本体的顶部为水平布置的顶板,该顶板外缘处连接有自上而下内径逐渐扩大的导向套,所述叶片设于该导向套的底部。将圆台状本体设置为空心结构,不仅可节约材料,而且有利于提高转速及吸排力,进而提高排废效果。进一步优选,所述圆台状本体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有多个能将其上方的残渣向下引导的导向条,各导向条在所述圆台状本体的外周壁上呈螺旋弯曲状间隔排布。该结构可将其上方的碎渣及水向下引导,提高排废效果。优选地,所述切削刀包括圆盘状本体及间隔布置在圆盘状本体外壁上且沿径向延伸的刀片,所述圆盘状本体上开有若干个供碎渣及水穿过的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顶板上开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第二通孔。采用该结构,可降低对水流的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端盖连接在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上,通过该动力输出轴带动端盖升降,从而实现垃圾处理器顶部敞口的打开或关闭,在不使用时,端盖将敞口关闭,避免异味泄漏,在使用时,端盖将敞口打开,可将垃圾投入垃圾处理器中经切削碎渣后排出,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切削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垃圾处理器包括桶体1、切削刀2及驱动件3,桶体1内部中空形成垃圾处理腔10,切削刀2能转动地设于垃圾处理腔10中,驱动件3用于驱动切削刀2转动。桶体1底部设置有能将处理后的垃圾排出的排废口11,该排废口11可直接与下水道相连接。本实施例的桶体1具有顶部敞口12,该敞口12处设置有能上下升降从而将敞口12打开或关闭的端盖13,该端盖13与驱动件3的动力输出轴31相连接。具体的,驱动件3为电机,该电机设于垃圾处理器的底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31的外周壁上在对应端盖13附近设置有外螺纹311,端盖13中部转动连接有能套置在动力输出轴31外周并与外螺纹311相配合的螺母副131。端盖13中部开有沿动力输出轴31外周布置的安装槽132,该安装槽132中设置有转动轴承133,该转动轴承133套置在螺母副131的外周随螺母副131同步动作,但转动轴承133约束在安装槽132中,即转动轴承133可相对于安装槽132转动而不能相对于安装槽132轴向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动力输出轴311转动,经螺母副131、转动轴承133驱动端盖13升降,且在端盖13上升后不会与切削刀2的转动发生干涉,即当端盖升降完毕后,切削刀2随动力输出轴转动,而端盖保持静止。在本实施例中,桶体1上部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导流部14,切削刀2设于该导流部14下方、套置在动力输出轴31的外周且随动力输出轴31同步转动。该结构有利于将残渣向下引导,避免堵塞。本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腔10中设置有能转动从而将其上方的残渣向排废口11吸排的叶轮4,该叶轮4位于切削刀2的下方。该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排渣效率,避免堵塞,而且由于叶轮具有吸排力,还可以提高其上方的切削刀的碎渣效果。叶轮4套置在动力输出轴31的外周并随动力输出轴31同步转动,叶轮4包括上端小、下端大的圆台状本体41及间隔布置在该本体41底部边缘的多个叶片42,叶片42为弧形且沿圆台状本体41的轴向延伸,各弧形叶片42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叶轮4旋转时,圆台状本体41有利于碎渣下排,而叶片42可为碎渣及水提供周向的吸排力,从而使其自残渣快速排出。上述圆台状本体41的顶部为水平布置的顶板411,该顶板411外缘处连接有自上而下内径逐渐扩大的导向套412,叶片42设于该导向套412的底部。将圆台状本体41设置为空心结构,不仅可节约材料,而且有利于提高转速及吸排力,进而提高排废效果。圆台状本体41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处理器,包括桶体(1)、切削刀(2)及驱动件(3),桶体(1)内部中空形成垃圾处理腔(10),所述切削刀(2)能转动地设于垃圾处理腔(10)中,所述驱动件(3)用于驱动切削刀(2)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具有顶部敞口(12),该敞口(12)处设置有能上下升降从而将敞口(12)打开或关闭的端盖(13),该端盖(13)与所述驱动件(3)的动力输出轴(31)相连接,所述桶体(1)底部设置有能将处理后的垃圾排出的排废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器,包括桶体(1)、切削刀(2)及驱动件(3),桶体(1)内部中空形成垃圾处理腔(10),所述切削刀(2)能转动地设于垃圾处理腔(10)中,所述驱动件(3)用于驱动切削刀(2)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具有顶部敞口(12),该敞口(12)处设置有能上下升降从而将敞口(12)打开或关闭的端盖(13),该端盖(13)与所述驱动件(3)的动力输出轴(31)相连接,所述桶体(1)底部设置有能将处理后的垃圾排出的排废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31)的外周壁上在对应端盖(13)附近设置有外螺纹(311),所述端盖(13)中部转动连接有能套置在动力输出轴(31)外周并与外螺纹(311)相配合的螺母副(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3)中部开有沿动力输出轴(31)外周布置的安装槽(132),该安装槽(132)中设置有转动轴承(133),该转动轴承(133)套置在所述螺母副(131)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上部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导流部(14),所述切削刀(2)设于该导流部(14)下方、套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31)的外周且随动力输出轴(31)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垃圾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里华邹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