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家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桶身,所述垃圾桶身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垃圾桶身的顶部设有自动感应开关;所述垃圾桶身的内部设有固液分离机构,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下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液口和垃圾袋;所述垃圾桶身的侧壁上设有吸附除味组件,所述吸附除味组件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垃圾桶相比特别在内部增设了固液分离机构,将投入垃圾桶身内部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液体垃圾可以从出液口排出,固体垃圾可以收集在垃圾袋中统一进行处理,同时利用吸附除味组件能去除液体垃圾散出的异味,保证周围环境的卫生,通过底座可以防止液体垃圾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垃圾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是一种家用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家用垃圾桶用于容纳和收集家庭活动产生的垃圾,由于其体积小,易于移动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家用垃圾桶功能较为单一,仅仅只能收集垃圾,并不能对于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进行分开处理,特别是敞口的饮料瓶、奶茶杯等残留有液体的垃圾,混在一起处理液体成分容易渗漏出来,而且在温度较高的天气不及时处理容易产生异味。基于上述的情况,急需对现有的垃圾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桶身,所述垃圾桶身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垃圾桶身的顶部设有自动感应开关;所述垃圾桶身的内部设有固液分离机构,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下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液口和垃圾袋;所述垃圾桶身的侧壁上设有吸附除味组件,所述吸附除味组件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感应开关包括桶盖,所述桶盖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垃圾桶身顶端开设的开口上;所述桶盖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驱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桶盖的顶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桶身的顶端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嵌入安装在所述桶盖的表面,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电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所述破碎辊的上方,所述导料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上隔板,所述转轴的正下方设有倾斜的筛网,所述筛网的尾端固定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与上隔板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筛网的下方,所述垃圾袋位于所述垃圾桶身内部的右侧,所述垃圾袋卡扣在卡盖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除味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有把手,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有密封圈和镂空框,所述镂空框位于所述密封圈的内部;所述镂空框的开口处铰接有框盖,所述镂空框的底端侧壁上设有磁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家用垃圾处理装置,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接收感应到人体的靠近,当需要倾倒垃圾时,只需将手掌放置在桶盖的上方,红外线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启动电机,电机通过带动转轴转动从而控制将桶盖转动打开,同时破碎辊通过单片机被开启相对转动,将垃圾的外表面刺破,内部的液体流出通过筛网流入到下隔板的左侧,最终可以从出液口处排出,固体垃圾被筛网拦截后位于筛网的上表面,在筛网的倾斜角度下向右侧滑落,最终掉落入垃圾袋中;2、在镂空框内填充吸附剂后,利用磁石的磁性将框盖与镂空框合拢后,再将密封圈塞入垃圾桶身侧壁上的开口处,此时镂空框位于下隔板的左侧,镂空框内部的吸附剂发挥作用,当需要填充或更换时,通过对把手施力将安装板向外拔出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家用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家用垃圾处理装置中桶盖的俯视图。图3为家用垃圾处理装置中吸附除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家用垃圾处理装置中垃圾桶身的剖视图。图中:1-垃圾桶身,2-底座,3-桶盖,4-红外线传感器,5-开口,6-电机,7-转轴,8-安装板,9-把手,10-密封圈,11-镂空框,12-磁石,13-导料板,14-破碎辊,15-上隔板,16-筛网,17-出液口,18-下隔板,19-卡盖,20-垃圾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家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桶身1,所述垃圾桶身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所述垃圾桶身1的顶部设有自动感应开关;所述垃圾桶身1的内部设有固液分离机构,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破碎辊14,所述破碎辊14下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液口17和垃圾袋20;所述垃圾桶身1的侧壁上设有吸附除味组件,所述吸附除味组件位于所述破碎辊14的下方。该家用垃圾处理装置,与现有的垃圾桶相比特别在内部增设了固液分离机构,将投入垃圾桶身1内部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液体垃圾可以从出液口17排出,固体垃圾可以收集在垃圾袋20中统一进行处理,同时利用吸附除味组件能去除液体垃圾散出的异味,保证周围环境的卫生,通过底座2可以防止液体垃圾渗漏。在具体使用时,利用自动感应开关可以将桶盖自动打开,无需手动将盖掀开,也无需脚踩,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启动固液分离机构,将垃圾投入垃圾桶身1的内部后即可进行简单的分离处理,液体垃圾从出液口17处统一排出,固体垃圾从垃圾袋20中被收集后统一处理,同时吸附除味组件可以随时取出后进行补充更换,提高了实用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感应开关包括桶盖3,所述桶盖3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垃圾桶身1顶端开设的开口5上;所述桶盖3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7驱动连接,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桶盖3的顶端。具体的,所述垃圾桶身1的顶端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红外线传感器4电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嵌入安装在所述桶盖3的表面,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6电连接。通过红外线传感器4接收感应到人体的靠近,当需要倾倒垃圾时,只需将手掌放置在桶盖3的上方,红外线传感器4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启动电机6,电机6通过带动转轴7转动从而控制将桶盖3转动打开。如图4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导料板13,所述导料板13位于所述破碎辊14的上方,所述导料板13的下表面固定有上隔板15,所述破碎辊14的正下方设有倾斜的筛网16,所述筛网16的尾端固定有下隔板18,所述下隔板18与上隔板15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出液口17位于所述筛网16的下方,所述垃圾袋20位于所述垃圾桶身1内部的右侧,所述垃圾袋20卡扣在卡盖19中。具体的,所述破碎辊14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上隔板15和下隔板18将垃圾桶身1的内部分离开,垃圾在导料板13的作用下进入垃圾桶身1的内部,破碎辊14通过单片机被开启相对转动,破碎辊14上固定有尖齿可以将垃圾的外表面刺破,内部的液体流出通过筛网16流入到下隔板18的左侧,最终可以从出液口17处排出,固体垃圾被筛网16拦截后位于筛网16的上表面,在筛网16的倾斜角度下向右侧滑落,最终掉落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桶身(1),所述垃圾桶身(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身(1)的顶部设有自动感应开关;/n所述垃圾桶身(1)的内部设有固液分离机构,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破碎辊(14),所述破碎辊(14)下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液口(17)和垃圾袋(20);/n所述垃圾桶身(1)的侧壁上设有吸附除味组件,所述吸附除味组件位于所述破碎辊(14)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桶身(1),所述垃圾桶身(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身(1)的顶部设有自动感应开关;
所述垃圾桶身(1)的内部设有固液分离机构,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破碎辊(14),所述破碎辊(14)下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液口(17)和垃圾袋(20);
所述垃圾桶身(1)的侧壁上设有吸附除味组件,所述吸附除味组件位于所述破碎辊(1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感应开关包括桶盖(3),所述桶盖(3)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垃圾桶身(1)顶端开设的开口(5)上;
所述桶盖(3)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7)驱动连接,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桶盖(3)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身(1)的顶端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红外线传感器(4)电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嵌入安装在所述桶盖(3)的表面,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6)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品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