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94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包括桶体、把手和卸料阀,桶体表面设置有抓槽,抓槽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条,其中,第一卡条一侧设置有连接条,连接条内部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一侧设置有弹簧,第一引水坡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水坡。该用于新型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通过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之间的连接使所有的方桶组成一个整体,这样使运输时即使有颠簸路段,桶体之间也无法发生碰撞,当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受到颠簸发生碰撞时,第二卡条会将弹簧向内挤压,进而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会减小第二卡条与桶体的撞击力,另外液体顺着水管流入卸料阀,由于卸料阀设置在桶体下端,进而使整体的取液过程变得非常简单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
本技术涉方桶
,具体为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
技术介绍
方桶,作为众多桶中的一种,它也具备着作为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桶的主要制造材料有: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制造的合适规格的桶来进行装载。在运输过程中,依次摆放的方桶之间接触面积有限,由于道路颠簸等一些问题,方桶之间会相互撞击,若是碰撞力度较大,碰撞的方桶很有可能因为相互挤压而破裂,使通内的液体流出,造成浪费。甚至路程较长时,或者装卸工没有发现方桶破裂,导致方桶破裂时间长,且没有经过适当处理,就会使桶桶内易蒸发材料被蒸发掉,这样方桶内的物料就不能够使用,造成相当大的浪费。如今市场上的方桶为了满足整体的美观性,方桶整体结构简洁,方桶表面无任何功能性结构,从而使方桶在颠簸的路段上运输时,方桶之间会发生相互的撞击,并且在撞击的过程中方桶还会被撞破,进而使方桶内的物料全都洒出来,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市场上的方桶为了满足整体的美观性,方桶整体结构简洁,方桶表面无任何功能性结构,从而使方桶在颠簸的路段上运输时,方桶之间会发生相互的撞击,并且在撞击的过程中方桶还会被撞破,进而使方桶内的物料全都洒出来,造成极大的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包括桶体、把手和卸料阀,桶体表面设置有抓槽,抓槽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条;第一卡条一侧设置有连接条,连接条内部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一侧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条,桶体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内部设置有密封塞,桶体下端设置有卸料阀,卸料阀一端连接有连接阀,连接阀一端连接有水管,水管一端设置有聚液槽,聚液槽一侧设置有第一引水坡,第一引水坡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水坡。优选的,抓槽对称设置在桶体上端的三分之一处,且抓槽为凹陷结构,抓槽上端均匀分布有八组凹槽。优选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分别对称设置在桶体四周,且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开口方向相反,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都为“Γ”结构。优选的,进料口为漏斗结构,且进料口开口内壁为螺纹槽结构,另外进料口开口尺寸与密封塞的尺寸吻合,桶体、进料口和密封塞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优选的,连接条内部设置一条凹槽,连接条凹槽一端均匀设置有五条弹簧,且每条弹簧一端边缘平行固定在限位条上。优选的,第一引水坡和第二引水坡对称设置在桶体内部,且第一引水坡和第二引水坡为倾斜结构,第一引水坡和第二引水坡最低端的高度与聚液槽高度吻合,聚液槽设置在桶体内部中分线上。该用于新型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益效果1.该装置在桶体前后两侧设置有一对第一卡条,在桶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第二卡条,并且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开口方向相反,运输时,依次将每个桶的第二卡条卡入第一卡条内,使所有的方桶通过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之间的连接组成一个整体,这样使运输时即使有颠簸路段,桶体之间也无法发生碰撞。有益效果2.该装置连接条与第二卡条连接在一起,且连接条内部均匀设置有五组弹簧,弹簧的一端通过限位条固定在连接条内部,当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受到颠簸发生碰撞时,第二卡条会将弹簧向内挤压,进而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会减小第二卡条与桶体的撞击力,从而进一步保护好桶体的安全。有益效果3.该装置在桶体内部设置有一组倾斜的第一引水坡和第二引水坡,打开卸料阀,桶体内的液体通过第一引水坡和第二引水坡将桶体内的液体聚集到聚液槽内,最终液体顺着水管流入卸料阀,由于卸料阀设置在桶体下端,进而使整体的取液过程变得非常简单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桶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条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桶体侧面剖视示意图。图中:1、桶体;2、抓槽;3、第一卡条;4、连接条;5、限位条;6、弹簧;7、第二卡条;8、把手;9、进料口;10、密封塞;11、卸料阀;12、连接阀;13、水管;14、聚液槽;15、第一引水坡;16、第二引水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包括桶体1、抓槽2、第一卡条3、连接条4、限位条5、弹簧6、第二卡条7、把手8、进料口9、密封塞10、卸料阀11、连接阀12、水管13、聚液槽14、第一引水坡15和第二引水坡16。桶体1表面设置有抓槽2,抓槽2对称设置在桶体1上端的三分之一处,且抓槽2为凹陷结构,抓槽2上端均匀分布有八组凹槽,搬运时工人可以将手塞进抓槽2内,工人的手指可以扣住抓槽2内设置凹槽,从而使工人可以用力的抓住抓槽2,进而通过抓槽2将桶体1抬起,抓槽2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条3,第一卡条3和第二卡条7分别对称设置在桶体1四周,且第一卡条3和第二卡条7的开口方向相反,第一卡条3和第二卡条7都为“Γ”结构,运输时,依次将每个桶的第二卡条7卡入第一卡条3内,使所有的方桶通过第一卡条3和第二卡条7之间的连接组成一个整体,这样使运输时即使有颠簸路段,桶体1之间也无法发生碰撞。第一卡条3一侧设置有连接条4,连接条4内部设置一条凹槽,连接条4凹槽一端均匀设置有五条弹簧6,且每条弹簧6一端边缘平行固定在限位条5上,当第一卡条3和第二卡条7受到颠簸发生碰撞时,第二卡条7会将弹簧6向内挤压,进而通过弹簧6的弹性势能会减小第二卡条7与桶体1的撞击力,连接条4内部设置有限位条5,限位条5一侧设置有弹簧6,弹簧6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条7,桶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8,把手8一侧设置有进料口9,进料口9为漏斗结构,且进料口9开口内壁为螺纹槽结构,另外进料口9开口尺寸与密封塞10的尺寸吻合,桶体1、进料口9和密封塞10之间构成密封结构,漏斗结构的进料口9会更加方便的使液体注入桶体1内,使液体在加注时不容易洒漏,再通过密封塞10与进料口9的密封连接,进步不保障了桶体1在运输时不会因为颠簸将液体从进料口9处洒出。进料口9内部设置有密封塞10,桶体1下端设置有卸料阀11,卸料阀11一端连接有连接阀12,连接阀12一端连接有水管13,水管13一端设置有聚液槽14,聚液槽14一侧设置有第一引水坡15,第一引水坡15和第二引水坡16对称设置在桶体1内部,且第一引水坡15和第二引水坡16为倾斜结构,第一引水坡15和第二引水坡16最低端的高度与聚液槽14高度吻合,聚液槽14设置在桶体1内部中分线上,打开卸料阀11,桶体1内的液体通过第一引水坡15和第二引水坡16将桶体1内的液体聚集到聚液槽14内,最终液体顺着水管13流入卸料阀11,由于卸料阀11设置在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包括桶体(1)、把手(8)和卸料阀(11),其特征在于:桶体(1)表面设置有抓槽(2),抓槽(2)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条(3);/n第一卡条(3)一侧设置有连接条(4),连接条(4)内部设置有限位条(5),限位条(5)一侧设置有弹簧(6),弹簧(6)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条(7),桶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8),把手(8)一侧设置有进料口(9);/n进料口(9)内部设置有密封塞(10),桶体(1)下端设置有卸料阀(11),卸料阀(11)一端连接有连接阀(12),连接阀(12)一端连接有水管(13),水管(13)一端设置有聚液槽(14),聚液槽(14)一侧设置有第一引水坡(15),第一引水坡(15)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水坡(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运输的方桶,包括桶体(1)、把手(8)和卸料阀(11),其特征在于:桶体(1)表面设置有抓槽(2),抓槽(2)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条(3);
第一卡条(3)一侧设置有连接条(4),连接条(4)内部设置有限位条(5),限位条(5)一侧设置有弹簧(6),弹簧(6)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条(7),桶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8),把手(8)一侧设置有进料口(9);
进料口(9)内部设置有密封塞(10),桶体(1)下端设置有卸料阀(11),卸料阀(11)一端连接有连接阀(12),连接阀(12)一端连接有水管(13),水管(13)一端设置有聚液槽(14),聚液槽(14)一侧设置有第一引水坡(15),第一引水坡(15)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水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的方桶,其特征在于:抓槽(2)对称设置在桶体(1)上端的三分之一处,且抓槽(2)为凹陷结构,抓槽(2)上端均匀分布有八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的方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永成油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