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篷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婴儿载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835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顶篷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婴儿载具。其中,顶篷装置包括第一顶篷组件、第二顶篷组件、支撑件及可收折的收折件,收折件连接于第一顶篷组件与第二顶篷组件之间,借由第一顶篷组件与第二顶篷组件接合或分离,以收藏或打开收折件;支撑件与收折件连接并用于支撑收折件。当拉动第二顶篷组件,使得第二顶篷组件相对第一顶篷组件分离时,第二顶篷组件可拉动收折件和支撑件移动动作,使得收折件展开,以及支撑件对张开后的收折件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收折件展开更充分,顶篷装置展开后更挺,从而提高遮阳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篷装置可充分展开,且遮阳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篷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婴儿载具
本技术涉及婴儿载具
,尤其涉及一种设置于婴儿座椅上的顶篷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对于家有婴儿的父母而言,在携带婴儿外出逛街或散步时,通常会用婴儿车代替把抱,以减轻大人的负担。婴儿车上通常设有顶篷装置,顶篷装置设有可展开或收藏的网布。在不需要用网布来增大遮阳面积时,可将网布收藏起来;在有太阳的时候,需要用网布来增大遮阳面积时,可将顶篷装置的网布展开来遮挡阳光,以防止婴儿被晒伤以及遮挡些阳光可以让婴儿熟睡。然而,由于网布具有柔性的,展开后的网布跨度大,网布会发生垂下现象,网布展开不充分,导致顶篷装置完全展开时不够挺,影响遮阳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充分展开、遮阳效果好的顶篷装置,以及提供具有该顶篷装置的婴儿载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展开、遮阳效果好的顶篷装置。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载具,该婴儿座椅具有顶篷装置,借由该顶篷装置充分展开,以提高遮阳效果。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篷装置,包括第一顶篷组件、第二顶篷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篷组件、第二顶篷组件、支撑件及可收折的收折件,所述收折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顶篷组件与所述第二顶篷组件之间,借由所述第一顶篷组件与所述第二顶篷组件接合或分离,以收藏或打开所述收折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收折件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收折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篷组件、第二顶篷组件、支撑件及可收折的收折件,所述收折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顶篷组件与所述第二顶篷组件之间,借由所述第一顶篷组件与所述第二顶篷组件接合或分离,以收藏或打开所述收折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收折件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收折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折件具有柔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机构,所述收容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顶篷组件与所述第二顶篷组件之间,所述收容机构位于所述收折件的上方,借由所述收容机构闭合或打开,以将所述第一顶篷组件与所述第二顶篷组件接合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顶篷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顶篷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合或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机构为拉链、粘扣带或卡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篷组件包括第一顶篷本体,所述第二顶篷组件包括第二顶篷本体,所述收折件连接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清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