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灿荣专利>正文

一种互感器安装承接小助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53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8
一种互感器安装承接小助手,它涉及电力系统设备领域,它包括侧面预留孔、预留地脚螺栓、滑轮、下U型环套轴承带、固定紧线器、紧线器、拉伸带、上U型环套轴承带、机动支撑脚、管道活动脚、扶手护手套、支撑架,预留地脚螺栓一侧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有滑轮与下U型环套轴承带,下U型环套轴承带通过拉伸带与紧线器相连接,紧线器上设有固定紧线器,拉伸带上方设有上U型环套轴承带,上U型环套轴承带与支撑架相连接,支撑架上设有侧面预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设备可实现互感器拆卸、安装过程中无需人力维系,整个过程简单、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感器安装承接小助手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感器安装承接小助手。
技术介绍
现阶段变电站内10kV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因设备故障、负载变更等原因。需对互感器进行更换时有发生,目前对10kV互感器的更换手段仅停留于人力施工、手工更换,而单个互感器重量在40-60斤不等,均为四方立体构造,在拆卸、安装过程中十分笨重,且对在运行开关柜更换电流互感器时,活动空间有限(活动范围仅0.6立方米,仅能容纳1-2人)靠单手支撑进行拆卸、安装,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脱手、跌落的情况,不仅损坏设备被,还易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目前对10kV互感器的更换手段仅停留于人力施工、手工更换,而单个互感器重量在40-60斤不等,均为四方立体构造,在拆卸、安装过程中十分笨重,且对在运行开关柜更换电流互感器时,活动空间有限(活动范围仅0.6立方米,仅能容纳1-2人)靠单手支撑进行拆卸、安装,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脱手、跌落的情况,不仅损坏设备被,还易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互感器安装承接小助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互感器安装承接小助手,它包括侧面预留孔1、预留地脚螺栓2、滑轮3、下U型环套轴承带4、固定紧线器5、紧线器6、拉伸带7、上U型环套轴承带8、机动支撑脚9、管道活动脚10、扶手护手套11、支撑架12,所述预留地脚螺栓2一侧设置在支撑架12上,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滑轮3与下U型环套轴承带4,所述下U型环套轴承带4通过拉伸带7与紧线器6相连接,所述紧线器6上设有固定紧线器5,所述拉伸带7上方设有上U型环套轴承带8,所述上U型环套轴承带8与支撑架12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侧面预留孔1,所述支撑架12一侧与管道活动脚10相连接,所述管道活动脚10上设有机动支撑脚9,所述扶手护手套11一侧设置在支撑架12上。进一步的,所述侧面预留孔1设有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架12上。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护手套11长度为20CM。进一步的,所述紧线器6采用结实耐用的精密钢架配套高密度纤维织带组成,具备安全耐磨、不变形、棘轮卡扣,防止物品回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当先通过滑轮3移动至所需位置驻立,利用紧线器6提升承接篮高度,使其达到预定位置后,对设备进行螺栓定位,螺栓定位后退出该装置,拆卸步骤同理移动部位依靠后下方两个滑轮3实现水平360度旋转、移动,到达指定地点后驻停,前调节螺栓根据安装位置的偏差可进行高低微调,从而实现与安装位置更好的契合,而后侧机动支撑脚主要作为设备提升后可能存在摆动的支撑点,确保设备高度提升后中心的变化,进行多角度适应重心的支撑点,若设备向前倾或确保不会倾斜时,该机动支撑脚9可拆卸不用承接篮的尺寸采用30*35cm框架结构,保证各型号、尺寸设备均适用于承接篮,而该承接篮三侧高度为10cm,靠紧线器6侧为唯一受力点,高度为20cm,,即可以保证设备能完全放置于承接篮内,也能保障设备能多角度旋转且不会侧翻,下U型环套轴承带4与上U型环套轴承带8的定置不仅用于挂接拉伸带7,其内部还配有相应轴承起到静动滑轮的作用,紧线器6在工作过程中上U型环套轴承带8作为定滑轮,下U型环套轴承带4作为动滑轮,从而达到更加省力的目的,且通过预留数个侧面预留孔1与机动连杆相配合,适用于手车式电压设备更换作业,对设备的伸展,向前推进,其中,侧面预留孔1机动连杆的调节螺栓均可实现高度的调节,更好的适应现场作业环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设备可实现互感器拆卸、安装过程中无需人力维系,整个过程简单、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对应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侧面预留孔1、预留地脚螺栓2、滑轮3、下U型环套轴承带4、固定紧线器5、紧线器6、拉伸带7、上U型环套轴承带8、机动支撑脚9、管道活动脚10、扶手护手套11、支撑架12。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侧面预留孔、预留地脚螺栓、滑轮、下U型环套轴承带、固定紧线器、紧线器、拉伸带、上U型环套轴承带、机动支撑脚、管道活动脚、扶手护手套、支撑架,所述预留地脚螺栓一侧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滑轮与下U型环套轴承带,所述下U型环套轴承带通过拉伸带与紧线器相连接,所述紧线器上设有固定紧线器,所述拉伸带上方设有上U型环套轴承带,所述上U型环套轴承带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侧面预留孔,所述支撑架一侧与管道活动脚相连接,所述管道活动脚上设有机动支撑脚,所述扶手护手套一侧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侧面预留孔设有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扶手护手套长度为20CM,所述紧线器采用结实耐用的精密钢架配套高密度纤维织带组成,具备安全耐磨、不变形、棘轮卡扣,防止物品回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当先通过滑轮移动至所需位置驻立,利用紧线器提升承接篮高度,使其达到预定位置后,对设备进行螺栓定位,螺栓定位后退出该装置,拆卸步骤同理移动部位依靠后下方两个滑轮实现水平360度旋转、移动,到达指定地点后驻停,前调节螺栓根据安装位置的偏差可进行高低微调,从而实现与安装位置更好的契合,而后侧机动支撑脚主要作为设备提升后可能存在摆动的支撑点,确保设备高度提升后中心的变化,进行多角度适应重心的支撑点,若设备向前倾或确保不会倾斜时,该机动支撑脚可拆卸不用承接篮的尺寸采用30*35cm框架结构,保证各型号、尺寸设备均适用于承接篮,而该承接篮三侧高度为10cm,靠紧线器侧为唯一受力点,高度为20cm,,即可以保证设备能完全放置于承接篮内,也能保障设备能多角度旋转且不会侧翻,下U型环套轴承带与上U型环套轴承带的定置不仅用于挂接拉伸带,其内部还配有相应轴承起到静动滑轮的作用,紧线器在工作过程中上U型环套轴承带作为定滑轮,下U型环套轴承带作为动滑轮,从而达到更加省力的目的,且通过预留数个侧面预留孔与机动连杆相配合,适用于手车式电压设备更换作业,对设备的伸展,向前推进,其中,侧面预留孔机动连杆的调节螺栓均可实现高度的调节,更好的适应现场作业环境。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感器安装承接小助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侧面预留孔(1)、预留地脚螺栓(2)、滑轮(3)、下U型环套轴承带(4)、固定紧线器(5)、紧线器(6)、拉伸带(7)、上U型环套轴承带(8)、机动支撑脚(9)、管道活动脚(10)、扶手护手套(11)、支撑架(12),所述预留地脚螺栓(2)一侧设置在支撑架(12)上,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滑轮(3)与下U型环套轴承带(4),所述下U型环套轴承带(4)通过拉伸带(7)与紧线器(6)相连接,所述紧线器(6)上设有固定紧线器(5),所述拉伸带(7)上方设有上U型环套轴承带(8),所述上U型环套轴承带(8)与支撑架(12)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侧面预留孔(1),所述支撑架(12)一侧与管道活动脚(10)相连接,所述管道活动脚(10)上设有机动支撑脚(9),所述扶手护手套(11)一侧设置在支撑架(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感器安装承接小助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侧面预留孔(1)、预留地脚螺栓(2)、滑轮(3)、下U型环套轴承带(4)、固定紧线器(5)、紧线器(6)、拉伸带(7)、上U型环套轴承带(8)、机动支撑脚(9)、管道活动脚(10)、扶手护手套(11)、支撑架(12),所述预留地脚螺栓(2)一侧设置在支撑架(12)上,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滑轮(3)与下U型环套轴承带(4),所述下U型环套轴承带(4)通过拉伸带(7)与紧线器(6)相连接,所述紧线器(6)上设有固定紧线器(5),所述拉伸带(7)上方设有上U型环套轴承带(8),所述上U型环套轴承带(8)与支撑架(12)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灿荣王成旭杨沈魏正波
申请(专利权)人:邱灿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