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包括筒座,筒座的数量为多个,筒座分别安装在安装臂的下端一侧,安装臂的上端部分别与滑座固定连接,滑座穿设在支撑架的横梁上;筒座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的上方设置有相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直线轴承;筒座的一侧设置有柱形凸起,柱形凸起与安装臂通过锁紧件进行安装;安装腔室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推拉板的下表面,推拉板的上表面与推拉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推拉杆穿设在直线轴承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可以实现对同一工件同时进行多方位钻孔;便于调节钻孔位置和钻孔角度;提高钻孔精度和钻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钻孔装置是指用于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设备的总称,常见的钻孔装置有电钻,钻床等。有些工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钻孔工艺。在现有的技术中,针对弧形板材工件的加工,尤其是在同一工件上,需要完成不同工序上的多方位钻孔加工,由于多方位钻孔加工工序繁杂,而传统的钻孔装置又只能在一个方位上对工件进行孔加工,因此,对于需要多方位钻孔的工件,常采用分道加工的方式,分几次对工件进行加工,分次加工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生产需求;另外分道加工需要多次装夹,易产生工件错位、尺寸偏差较大的质量问题。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可以实现对同一工件同时进行多方位钻孔;便于调节钻孔位置和钻孔角度;提高钻孔精度和钻孔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包括筒座,筒座的数量为多个,筒座分别安装在安装臂的下端一侧,安装臂的上端部分别与滑座固定连接,滑座穿设在支撑架的横梁上;所述筒座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的上方设置有相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筒座的一侧设置有柱形凸起,柱形凸起与安装臂通过锁紧件进行安装;所述安装腔室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推拉板的下表面,推拉板的上表面与推拉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推拉杆穿设在直线轴承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杆通过连接板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推拉杆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平行设置,液压油缸固定安装在筒座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输出轴上安装有钻头夹,钻头夹内安装有钻头,驱动电机提供钻头的旋转动力来源。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杆与钻头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柱形凸起与筒座一体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室下端的开口端面与筒座的下端面共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板安装在安装腔室内。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的钻头的数量通过设置多个,钻头既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左右或前后倾斜设置,钻头角度的变化以便于实现对同一工件的多方位进行加工;钻头角度需要进行调节时,只需要通过调节筒座的倾斜角度即可实现,钻头角度调节过程便捷,钻头位置需要进行调节时,只需要通过滑座的滑动即可实现,钻头位置调节过程便捷;本技术可以完成对工件的多方位、多钻孔的同时加工任务,工件只需要一次装夹即可,避免了多次装夹,易产生工件错位、尺寸偏差较大的质量问题,大大提高了钻孔精度和钻孔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筒座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筒座的剖视图;图中,1-筒座,101-安装腔室,102-柱形凸起,103-安装孔,2-安装臂,3-锁紧件,4-滑座,5-支撑架,6-驱动电机,7-钻头夹,8-钻头,9-推拉板,10-推拉杆,11-直线轴承,12-连接板,13-液压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包括筒座1,筒座1的数量为多个,筒座1分别安装在安装臂2的下端一侧;所述安装臂2的上端部分别与滑座4固定连接,滑座4穿设在支撑架5的横梁上,滑座4可以在横梁上滑动并通过螺钉进行位置锁定。所述筒座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室101,安装腔室101下端的开口端面与筒座1的下端面共面设置,安装腔室10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孔103,安装孔103与安装腔室101相连通,安装孔103内安装有直线轴承11,直线轴承11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筒座1的一侧设置有柱形凸起102,柱形凸起102与筒座1一体设置,柱形凸起102与安装臂2通过锁紧件3进行安装,柱形凸起102既可以安装在安装臂2的左、右侧,也可以安装在安装臂2前、后侧。所述安装腔室101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输出轴上安装有钻头夹7,钻头夹7内安装有钻头8,驱动电机6提供钻头8的旋转动力来源;所述驱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推拉板9的下表面,推拉板9安装在安装腔室101内;所述推拉板9的上表面与推拉杆10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推拉杆10穿设在直线轴承11的内部,直线轴承11用于确保推拉杆10升降过程的直线度;所述推拉杆10与钻头8同轴设置。所述推拉杆10、推拉板9、驱动电机6、钻头夹7和钻头8整体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推拉杆10通过连接板12与液压油缸1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推拉杆10与液压油缸13的活塞杆平行设置,液压油缸13固定安装在筒座1的一侧,液压油缸13用于实现推拉杆10的升降,进而带动钻头8的升降,液压油缸13提供钻头8的进给压力。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本技术中钻头8的数量为多个,钻头8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滑座4滑动来进行调节,钻头8既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左右或前后倾斜设置,以便于实现对同一工件的多方位进行加工;当钻头8需要倾斜设置时,只需要通过调节筒座1的倾斜角度即可;钻头8通过驱动电机6提供旋转动力来源,钻头8和驱动电机6在推拉杆10的带动下实现升降,推拉杆10通过液压油缸13实现升降,液压油缸13最终提供钻头8的进给压力;本技术中的钻头8由单独的驱动电机6和液压油缸13进行驱动,可以实现选择性控制某个或多个钻头8进行工作;本技术中的支撑架5可以有多个,每个支撑架5的横梁上都可以安装有多个滑座4,每个滑座4的下方都安装有钻头8,以便于同时完成多个钻孔。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座(1),筒座(1)的数量为多个,筒座(1)分别安装在安装臂(2)的下端一侧,安装臂(2)的上端部分别与滑座(4)固定连接,滑座(4)穿设在支撑架(5)的横梁上;所述筒座(1)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室(101),安装腔室(101)的上方设置有相连通的安装孔(103),安装孔(103)内安装有直线轴承(11);所述筒座(1)的一侧设置有柱形凸起(102),柱形凸起(102)与安装臂(2)通过锁紧件(3)进行安装;所述安装腔室(101)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推拉板(9)的下表面,推拉板(9)的上表面与推拉杆(10)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推拉杆(10)穿设在直线轴承(1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座(1),筒座(1)的数量为多个,筒座(1)分别安装在安装臂(2)的下端一侧,安装臂(2)的上端部分别与滑座(4)固定连接,滑座(4)穿设在支撑架(5)的横梁上;所述筒座(1)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室(101),安装腔室(101)的上方设置有相连通的安装孔(103),安装孔(103)内安装有直线轴承(11);所述筒座(1)的一侧设置有柱形凸起(102),柱形凸起(102)与安装臂(2)通过锁紧件(3)进行安装;所述安装腔室(101)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推拉板(9)的下表面,推拉板(9)的上表面与推拉杆(10)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推拉杆(10)穿设在直线轴承(11)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10)通过连接板(12)与液压油缸(1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推拉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宁,
申请(专利权)人:王焕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