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插接式钢筋笼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32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插接式钢筋笼加工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胎架单元,胎架单元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立柱,立柱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底部滑动连接有至少两根滑轨;还包括双旋向丝杠,双旋向丝杠上配合设置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立柱上设置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槽口;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二挂片,第二挂片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二凹槽;第二挂片包括左挂片以及与该左挂片相插接的右挂片,左挂片与右挂片分别与立柱相固定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胎架不方便拆装、移动,在吊出钢筋笼时费时费力,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插接式钢筋笼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筋笼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插接式钢筋笼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筋笼一般由主筋、箍筋、加强筋、定位筋等构成,钢筋笼对主体工程的稳定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建筑施工钢筋笼现场制作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主筋间间距排布不可靠,位置校对复杂、误差大,若主筋不能按照需求准确的排布,会使不能平均受力,对后期建筑物产生影响。传统钢筋笼制作方法为:先固定主筋,在钢筋笼主筋外套设箍筋,在主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再用箍筋穿过主筋,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对箍筋和主筋进行绑扎。采用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在钢筋笼加工完成后,需要将钢筋笼吊出,但是现有的胎架不方便拆装和移动,导致在吊出钢筋笼时费时费力,影响加工效率,因此,如何方便将钢筋笼与胎架分离、实现快速吊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插接式钢筋笼加工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插接式钢筋笼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插接式钢筋笼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胎架单元,所述胎架单元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滑动连接有至少两根滑轨,所述支撑座沿该滑轨左右滑动;/n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支撑座移动的双旋向丝杠,所述双旋向丝杠上配合设置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n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槽口;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挂片,所述第一挂片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立柱之间还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挂片上方的第二挂片,所述第二挂片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挂片包括左挂片以及与该左挂片相插接的右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插接式钢筋笼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胎架单元,所述胎架单元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滑动连接有至少两根滑轨,所述支撑座沿该滑轨左右滑动;
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支撑座移动的双旋向丝杠,所述双旋向丝杠上配合设置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槽口;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挂片,所述第一挂片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立柱之间还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挂片上方的第二挂片,所述第二挂片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挂片包括左挂片以及与该左挂片相插接的右挂片,所述左挂片与右挂片分别与所述立柱相固定连接;所述槽口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