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佳专利>正文

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31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包括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和压力机,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转轴圆周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啮合有齿轮二,齿轮二的上下表面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底板的上表面,支撑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上表面圆周边缘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下表面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块,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往往不具备防护措施,需要工人将待加工板材放置在压力机内,一旦操作失误会造成身体上比较大的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在每分钟生产数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然而现有的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往往不具备防护措施,需要工人将待加工板材放置在压力机内,一旦操作失误会造成身体上比较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具备保护人身安全和提高加工精度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往往不具备防护措施,需要工人将待加工板材放置在压力机内,一旦操作失误会造成身体上比较大的伤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包括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和压力机,所述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圆周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上下表面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圆周边缘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表面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滑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侧杆和承载台,所述固定侧杆的右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左侧面,所述固定侧杆的下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杆,所述支撑侧杆的内侧面通过轴承和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滚轮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滑槽二的内壁,所述固定侧杆的内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层。优选的,所述压力机位于两个承载台之间且加工台面与支撑板上表面等高。优选的,所述齿轮一的形状为半圆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机械制造冲压装置,通过开启电机使电机的转轴转动带动齿轮一旋转,齿轮一啮合齿轮二带动支撑轴和转盘旋转,传动杆的右端沿着转盘上表面圆周边缘转动,传动杆的左端带动滑块沿着滑槽一的内壁左右滑动通过连接杆推动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左右移动,滚轮在滑槽二内滚动,对固定侧杆起到支撑作用,使固定侧杆移动更平滑,齿轮一设置为半圆形,当齿轮一转动半圈脱离齿轮二时,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被推动到最左端使固定侧杆内的待加工板材被推动到压力机的加工台面上,压力机对待加工板材进行冲压加工,当冲压加工完成后,齿轮一转满一圈再次与齿轮二啮合带动滑块向右移动使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向右运动,齿轮一脱离齿轮二时,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移动到最右端,工人将加工完成后的板材取下并放置下一块待加工板材,然后再被推送到压力机内加工,以此循环完成持续加工工作,无需人工直接将板材放置在压力机内,规避了操作失误给人体带来伤害的风险。2、该机械制造冲压装置,通过设置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在帮助待加工板材移动的同时,固定侧杆内壁贴合待加工板材的侧面,能够精确限定板材的位置和角度,规避了人工将板材放置在压力机内造成的位置偏移的误差,提高加工精度。3、该机械制造冲压装置,通过将齿轮一设置为半圆形,能够实现自动停止和移动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的切换,不需要人工辅助切换,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101底板、102电机、103齿轮一、104齿轮二、105支撑轴、106转盘、107传动杆、108滑块、109滑槽一、110支撑杆、111连接杆、2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201固定侧杆、202支撑侧杆、203滚轮、204承载台、205滑槽二、206支撑板、3压力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包括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1、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2和压力机3,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1包括底板101,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02,电机102的转轴圆周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03,齿轮一103啮合有齿轮二104,齿轮二104的上下表面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支撑轴105,支撑轴105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底板101的上表面,支撑轴1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106,转盘106的上表面圆周边缘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07,传动杆107的下表面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块108,滑块108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槽一109,滑槽一109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0,支撑杆1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01的上表面,滑块10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1,无需人工直接将板材放置在压力机3内,规避了操作失误给人体带来伤害的风险,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侧杆201和承载台204,固定侧杆201的右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连接杆111的左侧面,固定侧杆201的下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杆202,支撑侧杆202的内侧面通过轴承和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203,承载台204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二205,滚轮203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滑槽二205的内壁,固定侧杆201的内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6,支撑板2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层,能够精确限定板材的位置和角度,规避了人工将板材放置在压力机3内造成的位置偏移的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压力机3位于两个承载台204之间且加工台面与支撑板206上表面等高,齿轮一103的形状为半圆形,能够实现自动停止和移动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2的切换,不需要人工辅助切换,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时,工人将待加工板材放置在固定侧杆201内的支撑板206上,支撑板206上表面的橡胶软垫层与待加工板材下表面贴合起到防滑作用,开启电机102使电机102的转轴转动带动齿轮一103旋转,齿轮一103啮合齿轮二104带动支撑轴105和转盘106旋转,传动杆107的右端沿着转盘106上表面圆周边缘转动,传动杆107的左端带动滑块108沿着滑槽一109的内壁左右滑动通过连接杆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包括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1)、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2)和压力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02),所述电机(102)的转轴圆周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03),所述齿轮一(103)啮合有齿轮二(104),所述齿轮二(104)的上下表面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支撑轴(105),所述支撑轴(105)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底板(10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轴(1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106),所述转盘(106)的上表面圆周边缘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07),所述传动杆(107)的下表面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块(108),所述滑块(108)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槽一(109),所述滑槽一(109)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0),所述支撑杆(1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01)的上表面,所述滑块(10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包括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1)、待加工板材固定装置(2)和压力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板材移动装置(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02),所述电机(102)的转轴圆周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03),所述齿轮一(103)啮合有齿轮二(104),所述齿轮二(104)的上下表面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支撑轴(105),所述支撑轴(105)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底板(10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轴(1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106),所述转盘(106)的上表面圆周边缘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07),所述传动杆(107)的下表面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块(108),所述滑块(108)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槽一(109),所述滑槽一(109)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0),所述支撑杆(1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01)的上表面,所述滑块(10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王丽何周亮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李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