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矢量坩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12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烧矢量坩埚支架,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架体、卡接装置、弹片以及第一插孔,所述卡接装置设有多个,所述卡接装置挂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卡接装置上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容纳坩埚;所述弹片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围绕所述第一空腔的轴线设有多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侧边固设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另一侧边用于随外界压力发生弹性摆动;所述第一插孔设于所述架体上,且具有两个,所述第一插孔用于与夹具端头的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烧矢量坩埚支架由于依靠弹片弹性力进行夹紧,夹持空间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可以适应多种尺寸的坩埚,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矢量坩埚支架
本技术属于试验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烧矢量坩埚支架。
技术介绍
烧矢量试验需要将装有试样的坩埚放到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灼烧,在向马弗炉内放置坩埚的过程中,由于炉内温度较高,不便将坩埚摆放整齐,因此马弗炉内的坩埚总是凌乱摆放,尤其是多组试样同时进行灼烧的时候,容易造成试样混淆,产生误差,因此会通过坩埚支架将多个坩埚同时放入马弗炉中进行加热。但是现有的支架只针对多个坩埚同时放入的情况,在加热过程中对于单个坩埚的拿取还要直接对坩埚进行操作,容易夹持不稳造成倾倒,适用性差,且不能同时适用多种尺寸的坩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矢量坩埚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支架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烧矢量坩埚支架,包括:架体;卡接装置,设有多个,所述卡接装置挂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卡接装置上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容纳坩埚;弹片,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围绕所述第一空腔的轴线设有多个所述弹片,所述弹片的一侧边固设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另一侧边用于随外界压力发生弹性摆动;以及第一插孔,设于所述架体上,且具有两个,所述第一插孔用于与夹具端头插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接装置的顶部边缘设有多个吊球,所述吊球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夹具端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的轴线与所述架体的顶面平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插孔呈放射状环绕所述吊球的轴线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围板,用于围合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插孔设于所述围板上,且垂直于所述围板设置;搭接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搭接杆分别与所述围板连接,且在所述框架结构顶部内侧形成用于挂接所述卡接装置的支撑结构;以及支脚,用于支撑所述框架结构。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搭接杆相互平行,相邻的所述搭接杆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接装置的容纳空间。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接装置包括:第一外框架;第一底板,固设于所述第一外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外框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第一底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外框架;以及挂钩,设于所述第一外框架的侧面;所述搭接杆上设有沟槽,所述挂钩用于与所述沟槽卡接配合。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接装置沿所述搭接杆的轴向交错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径。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搭接杆包括:第一横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横杆相互平行;和第二横杆,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横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杆设置;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围成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卡接装置的格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接装置包括:第二外框架;第二底板,设于所述第二外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外框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第二底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外框架;以及凸环,设于所述第二外框架顶部外侧,所述凸环用于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搭接。本技术提供的烧矢量坩埚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烧矢量坩埚支架在试验进行前,将准备好的盛有试样的坩埚放置于卡接装置内的第一空腔,在将坩埚放入第一空腔的过程中,挤压弹片的侧边使其发生弹性摆动,此时每个弹片弹性挤压于坩埚的外壁,实现对坩埚的夹紧,然后将卡接装置放置于支架上,每个卡接装置承托一个坩埚,支架上可以同时放置多个坩埚,然后将夹具的端头插入插孔中将整个支架防止与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灼烧,在加热过程中如需拿取单个坩埚,直接夹取相对应的卡接装置即可,可以减少对坩埚的拿取不稳造成的试样倾倒。本技术烧矢量坩埚支架由于依靠弹片的弹性力进行夹紧,夹持空间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可以适应多种尺寸的坩埚,而且在加热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单独坩埚的拿取与摆放,方便试验的进行,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第一插孔的设置增加对装置拿取的稳定性,方便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烧矢量坩埚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烧矢量坩埚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烧矢量坩埚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烧矢量坩埚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吊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101、围板;102、搭接杆;1021、第一横杆;1022、第二横杆;103、支脚;2、卡接装置;201、第一外框架;202、第一底板;203、挂钩;204、第一底座;211、第二外框架;212、第二底板;213、第二底座;214、凸环;3、第一插孔;4、第一空腔;5、坩埚;6、第二插孔;7、格槽;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沟槽;11、吊球;12、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烧矢量坩埚支架进行说明。烧矢量坩埚支架,包括架体1、卡接装置2、弹片12以及第一插孔3,卡接装置2设有多个,卡接装置2挂设于架体1上,卡接装置2上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空腔4,第一空腔4用于容纳坩埚5;弹片12设于第一空腔4内,围绕第一空腔4的轴线设有多个弹片12,弹片12的一侧边固设于第一空腔4的内壁,另一侧边用于随外界压力发生弹性摆动;第一插孔3设于架体1上,且具有两个,第一插孔3用于与夹具端头插接。本技术提供的烧矢量坩埚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烧矢量坩埚支架在试验进行前,将准备好的盛有试样的坩埚5放置于卡接装置2内的第一空腔4,在将坩埚5放入第一空腔4的过程中,挤压弹片12的侧边使其发生弹性摆动,此时每个弹片12挤压于坩埚5的外壁,实现对坩埚5的佳绩,然后将卡接装置2放置于支架上,每个卡接装置2承托一个坩埚5,支架上可以同时放置多个坩埚5,然后将夹具的端头插入插孔中将整个支架防止与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灼烧,在加热过程中如需拿取单个坩埚5,直接夹取相对应的卡接装置2即可,可以减少对坩埚5的拿取不稳造成的试样倾倒。本技术烧矢量坩埚支架由于依靠弹片12弹性力进行夹紧,夹持空间具有一定的变化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烧矢量坩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n卡接装置,设有多个,所述卡接装置挂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卡接装置上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容纳坩埚;/n弹片,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围绕所述第一空腔的轴线设有多个所述弹片,所述弹片的一侧边固设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另一侧边用于随外界压力发生弹性摆动;以及/n第一插孔,设于所述架体上,且具有两个,所述第一插孔用于与夹具端头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烧矢量坩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卡接装置,设有多个,所述卡接装置挂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卡接装置上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容纳坩埚;
弹片,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围绕所述第一空腔的轴线设有多个所述弹片,所述弹片的一侧边固设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另一侧边用于随外界压力发生弹性摆动;以及
第一插孔,设于所述架体上,且具有两个,所述第一插孔用于与夹具端头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矢量坩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的顶部边缘设有多个吊球,所述吊球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夹具端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的轴线与所述架体的顶面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矢量坩埚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插孔呈放射状环绕所述吊球的轴线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矢量坩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
围板,用于围合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插孔设于所述围板上,且垂直于所述围板设置;
搭接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搭接杆分别与所述围板连接,且在所述框架结构顶部内侧形成用于挂接所述卡接装置的支撑结构;以及
支脚,用于支撑所述框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矢量坩埚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搭接杆相互平行,相邻的所述搭接杆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接装置的容纳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樊保才沈建扬利波谢行飞曹雪敏程祥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