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灌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90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灌肠车,移动灌肠车包括车架、设于车架底部的车轮、车架的顶部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上方形成有用于患儿躺卧的躺卧面,躺卧面在移动灌肠车前后方向上具有位于对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移动灌肠车还包括设于车架上且位于后端下方用于放置接粪盆的放置板、用于储放灌肠用品的储物仓,躺卧面至地平面的高度为95cm~115cm;灌肠车可以让作业人员能够以正常站立地姿势进行灌肠作业,大大减轻医护人员作业强度,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作业效率;且储物仓能够将一应灌肠用品有序摆放,避免灌肠作业现场混乱不堪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灌肠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灌肠车。
技术介绍
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由于发病的肠管(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没有神经节细胞,因而处于痉挛狭窄状态,丧失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功能,粪便、肠气蓄积于近口端结肠,致使近端结肠继发扩张、肥厚,逐渐形成了巨结肠改变。先天性巨结肠是新生儿消化道发育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二位,大约每2000-5000名出生的婴儿中就有1例得此症,且以男婴多见;婴童一般在一个月大就能确诊出是否得此症,且此阶段主要是通过灌肠方式减轻症状,对于严重患儿一般在三个月左右的时候进行手术治疗,少数患儿在两岁左右仍会复发,复发时亦需要进行灌肠处理;现有技术中针对一月大的患儿灌肠处理,需要每天进行,持续时间长可达一月,短也需要半个月时间,灌肠时,医护人员需要准备各种灌肠用的无菌用品和清洁用品及一些辅助用品,包括:医用手套、纱布、灌洗器、手术衣、肛管、一次性横单、盛放灌肠液的灌肠小桶、石蜡油、温度计、接粪盆等等,临场准备用品时,常出现遗漏的情况,造成来回往返拿取物品,将所有的灌肠用品带至病房后,通常是就地摆放使用,这便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灌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灌肠车包括车架、设于车架底部的车轮、所述车架的顶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形成有用于患儿躺卧的躺卧面,所述躺卧面在所述移动灌肠车前后方向上具有位于对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移动灌肠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上且位于所述后端下方用于放置接粪盆的放置板、用于储放灌肠用品的储物仓,所述躺卧面至地平面的高度为95cm~115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灌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灌肠车包括车架、设于车架底部的车轮、所述车架的顶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形成有用于患儿躺卧的躺卧面,所述躺卧面在所述移动灌肠车前后方向上具有位于对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移动灌肠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上且位于所述后端下方用于放置接粪盆的放置板、用于储放灌肠用品的储物仓,所述躺卧面至地平面的高度为95cm~1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灌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躺卧面由前端至后端向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0.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灌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铺设有软垫,所述软垫的靠近后端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凸起部,所述弧形凸起部沿所述移动灌肠车左右方向延伸至所述躺卧面的两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灌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部的高度为1.5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灌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连接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多根连撑杆,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上框架上方,所述车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婷陈洪宝宁婷婷卫晓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