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佳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81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下端安装有针管,所述针管的下端设置有针头,所述连接套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空心槽,所述固定基座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固定基座的内壁安装有防滑胶套,所述防滑胶套的内壁安装有穿刺机构,所述穿刺机构包括针套、椭圆管、插入管、凸条和管槽,所述针套的下端面设置有椭圆管,所述椭圆管的下端面设置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凸条,所述针套的内侧设置有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改良了装置使其具备适应多种治疗器具的安装,可使用多种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
本技术涉及心内科引流穿刺器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穿刺器是一种刺穿腹壁并为其他手术器械提供进入体腔通道的手术器械,穿刺器的大致结构是一根内端为尖锐的穿刺杆和外部的套筒,穿刺杆套设在套筒内,穿刺杆的尖端穿出套筒,首先利用刀具在相关部位切开皮肤表皮,然后将穿刺杆刺入至体腔内,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器械,现有技术中,穿刺器为单孔直管结构,使用过程中不易固定,严重时会从人体上脱出,延迟了手术进度,加重了手术病人的创伤,延缓了病人的康复。但是,现有的心内科引流穿刺器使用时不能更换其他治疗器具,比较局限性,操作也不方便,固定的方式也使患者不舒服,以及缺少角度调节的功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心内科引流穿刺器使用时不能更换其他治疗器具,比较局限性,操作也不方便,固定的方式也使患者不舒服,以及缺少角度调节的功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包括连接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的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的下端安装有针管(3),所述针管(3)的下端设置有针头(14),所述连接套(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1),所述固定带(7)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基座(6),所述固定带(7)的内侧设置有空心槽(13),所述固定基座(6)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环(5),所述固定基座(6)的内壁安装有防滑胶套(15),所述防滑胶套(15)的内壁安装有穿刺机构(16),所述穿刺机构(16)包括针套(4)、椭圆管(8)、插入管(9)、凸条(10)和管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包括连接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的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的下端安装有针管(3),所述针管(3)的下端设置有针头(14),所述连接套(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1),所述固定带(7)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基座(6),所述固定带(7)的内侧设置有空心槽(13),所述固定基座(6)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环(5),所述固定基座(6)的内壁安装有防滑胶套(15),所述防滑胶套(15)的内壁安装有穿刺机构(16),所述穿刺机构(16)包括针套(4)、椭圆管(8)、插入管(9)、凸条(10)和管槽(12),所述针套(4)的下端面设置有椭圆管(8),所述椭圆管(8)的下端面设置有插入管(9),所述插入管(9)的外表面设置有凸条(10),所述针套(4)的内侧设置有管槽(12),所述管槽(12)贯穿针套(4)延伸至插入管(9)的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3)与管槽(12)通过插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陈洪颖
申请(专利权)人:王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