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棉拖把及拖把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7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胶棉拖把及拖把桶;该胶棉拖把与该拖把桶配合使用,所述胶棉拖把包括拖把杆、与该拖把杆铰接的拖把板以及与该拖把板连接的柱状胶棉部,所述拖把杆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拖把桶内设有传动装置和挤水装置,所述拖把杆被压短带动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使所述挤水装置挤压所述柱状胶棉部实现挤水。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拖把桶内设置了传动装置和挤水装置,拖把杆被压短带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使挤水装置挤压柱状胶棉部实现挤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棉拖把及拖把桶
本技术涉及清洁用品
,尤其是一种胶棉拖把及拖把桶。
技术介绍
音响灯是一种兼备照明和音响功能的灯具,音响灯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通过手机或以音响灯上的控制开关来控制音量大小和亮度。请参见图1,公开号为CN20803115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和具有挤水装置的胶棉拖把清洁桶,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具有呈条状的胶棉挤水插孔;胶棉挤水插孔内安装有一根挤水辊和多组滚轮组件;挤水辊的轴心线与胶棉挤水插孔的纵向线平行设置,挤水辊与支架转动连接;滚轮组件包括呈条状的轮架,轮架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轮架的纵向线与胶棉挤水插孔的纵向线垂直设置,轮架中部与支架转动连接。利用本挤水装置挤去胶棉拖把工作头上水时,工作头纵向线相对于胶棉挤水插孔的纵向线垂直设置且插入胶棉挤水插孔内,胶棉部的工作面朝向挤水辊,硬质底板部的背面朝向滚轮组件。该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和具有挤水装置的胶棉拖把清洁桶结构复杂,后期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该胶棉拖把与该拖把桶配合使用,所述胶棉拖把包括拖把杆、与该拖把杆铰接的拖把板、与该拖把板连接的柱状胶棉部,所述拖把杆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拖把桶内设有传动装置和挤水装置,所述拖把杆被压短带动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使所述挤水装置挤压所述柱状胶棉部实现挤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传动齿轮和副传动齿轮,所述主传动齿轮和所述副传动齿轮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与所述拖把桶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齿轮与所述副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主传动齿轮的连接凸起或盲孔,所述主传动齿轮上表面具有用于与该连接凸起配合的盲孔或用于与该盲孔配合的连接凸起。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孔、所述连接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多边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起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凸起的侧面固定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键形体,所述盲孔的侧面设有与该键形体对应的键形槽,该连接凸起与该盲孔连接时通过所述键形体与所述键形槽配合周向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水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柱状胶棉部两侧的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分别转动连接有用于挤压所述柱状胶棉部的挤压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水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相对运动的左齿条、右齿条,所述左齿条、所述右齿条分别与所述主传动齿轮、所述副传动齿轮啮合。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支架、所述右支架分别与所述左齿条、所述右齿条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支架、所述右支架分别与所述左齿条、所述右齿条转动连接,使所述左支架、所述右支架分别可以从挤压位置转动到避让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把杆与所述拖把板通过铰接座铰接,通过该铰接座所述拖把板可以从垂直于所述拖把杆的位置转动到横向平行于所述拖把杆的位置,当所述拖把板转动到横向平行于所述拖把杆的位置时,所述连接凸起可以插入所述盲孔。在本技术中,拖把桶内设置了传动装置和挤水装置,拖把杆被压短带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使挤水装置挤压柱状胶棉部实现挤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挤水装置的左支架、右支架分别与左齿条、右齿条转动连接,使左支架、右支架分别可以从挤压位置转动到避让位置,在使用者手握上杆上提,螺旋导套驱动螺旋杆反向旋转从而使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背运动时,左支架和右支架会转动到避让位置,使上杆上提省力。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胶棉拖把挤水装置和具有挤水装置的胶棉拖把清洁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的胶棉拖把的分解图。图4所示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所示为图2的拖把桶的分解图。图6所示为图3的胶棉拖把的铰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3的胶棉拖把的下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3的胶棉拖把的螺旋导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5的拖把桶的传动装置和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图9的传动装置的分解图。图11所示为图10的传动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12所示为图2的连接柱与主传动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为图5的拖把桶的桶体的剖视示意图。图14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的挤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的连接柱与主传动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胶棉拖把1与拖把桶2配合使用。请参见图3-4,胶棉拖把1包括拖把杆11、与拖把杆11铰接的拖把板12、与拖把板12连接的柱状胶棉部13,拖把杆11内设有驱动装置3,拖把桶2内设有传动装置4和挤水装置5,拖把杆11被压短带动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通过传动装置4使挤水装置5挤压柱状胶棉部13实现挤水。拖把杆11至少包括上杆11a和下杆11b,上、下杆11a、11b相套接使上、下杆11a、11b间可作压短和拉长的直线运动,上、下杆11a、11b间可相对转动。上杆11a和下杆11b的套接处具有防脱套11d。进一步的,拖把杆11还包括与上杆11a的上端部连接的加长杆11c。当拖把杆11采用三节杆体时,可有效缩小包装运输中的体积。请参见图7,下杆11b上端侧壁设有弹性臂112,弹性臂112的自由端设有凸起112a。防脱套11d与下杆11b螺纹连接,防脱套11d的内侧壁挤压凸起112a使弹性臂112的自由端向杆内倾斜,自由端的下端面抵靠导向凸起321的上端面,从而防止上杆11a脱离下杆11b。请参见图5,拖把桶2固定有位于桶体上端的支撑架21,支撑架21设有用于插入胶棉拖把1的插口210。插口210在与拖把杆11对应侧设有弧形槽210a,弧形槽210a具有定位作用,辅助驱动装置3与传动装置4的连接。请参见图6,拖把杆11与拖把板12通过铰接座14铰接,通过铰接座14拖把板12可以从垂直于拖把杆11的位置转动到横向平行于拖把杆11的位置。铰接座14底部为弧形面141,弧形面141设有保持铰接座14垂直于拖把杆11的定位平面142。请参见图8,驱动装置3包括螺旋杆31、与螺旋杆31相互配合的螺旋导套32、与螺旋杆31端部铰接的连接柱34。螺旋导套32设有与螺旋杆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棉拖把及拖把桶,该胶棉拖把与该拖把桶配合使用,所述胶棉拖把包括拖把杆、与该拖把杆铰接的拖把板以及与该拖把板连接的柱状胶棉部,所述拖把杆内设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桶内设有传动装置和挤水装置,所述拖把杆被压短带动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使所述挤水装置挤压所述柱状胶棉部实现挤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棉拖把及拖把桶,该胶棉拖把与该拖把桶配合使用,所述胶棉拖把包括拖把杆、与该拖把杆铰接的拖把板以及与该拖把板连接的柱状胶棉部,所述拖把杆内设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桶内设有传动装置和挤水装置,所述拖把杆被压短带动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使所述挤水装置挤压所述柱状胶棉部实现挤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传动齿轮和副传动齿轮,所述主传动齿轮和所述副传动齿轮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与所述拖把桶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齿轮与所述副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主传动齿轮的连接凸起或盲孔,所述主传动齿轮上表面具有用于与该连接凸起配合的盲孔或用于与该盲孔配合的连接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所述连接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棉拖把及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凸起的侧面固定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键形体,所述盲孔的侧面设有与该键形体对应的键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冬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海曙良品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