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塑料手提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67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塑料手提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袋体的顶部开设有上通槽,所述袋体的底部开设有下通槽,所述袋体内腔的靠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隔离杆,所述袋体内前后表面的靠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该复合型塑料手提袋,通过第一隔离杆和第二隔离杆的设计,将袋体的内部分隔为三个存放区,让使用者在能够对装载的东西进行收纳,将不同的物品分开存放,不会造成污染,且本装置在收纳多种物品时,只需要使用一个袋子即可,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利于环保,通过改性塑料添加层、橡胶纤维添加层以及聚醚醚酮添加层的设计,增加袋体整体的延伸性和硬性,使得袋体不易被划破,使得袋体更加坚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塑料手提袋
本技术涉及塑料袋
,具体为一种复合型塑料手提袋。
技术介绍
塑料袋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又因为塑料袋降解周期极长、处理困难的缺点而被部分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塑料的专利技术还不到100年,如果说当时人们为它们的诞生欣喜若狂,却不得不为处理这些充斥在生活中,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威胁的东西而煞费苦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塑料袋。然而,现有的塑料袋在使用时有着不少的缺点,其一,在使用时不能对物品进行归纳,导致各种物品混装在一起,尤其是购买肉类时,肉类食品上的油脂极易沾染在其他的物品上,还需要使用者额外的进行清洗,若是将物品使用多个塑料袋分开装,则又会消耗大量的塑料袋,塑料袋不易分解,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其二,塑料袋不够牢固,在使用时会很容易会被刺破或者划伤,造成其内部的物品掉落,给使用者造成损失,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复合型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塑料手提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袋体(1)的顶部开设有上通槽(2),所述袋体(1)的底部开设有下通槽(3),所述袋体(1)内腔的靠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隔离杆(4),所述袋体(1)内前后表面的靠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两个固定杆(1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4),所述第一隔离杆(4)的前后表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3)接触,所述第一隔离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离杆(5),所述第二隔离杆(5)的底部与袋体(1)内腔的底部接触,所述袋体(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9),所述防护层(9)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改性塑料添加层(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塑料手提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袋体(1)的顶部开设有上通槽(2),所述袋体(1)的底部开设有下通槽(3),所述袋体(1)内腔的靠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隔离杆(4),所述袋体(1)内前后表面的靠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两个固定杆(1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4),所述第一隔离杆(4)的前后表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3)接触,所述第一隔离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离杆(5),所述第二隔离杆(5)的底部与袋体(1)内腔的底部接触,所述袋体(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9),所述防护层(9)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改性塑料添加层(10)、橡胶纤维添加层(11)以及聚醚醚酮添加层(12),所述第一隔离杆(4)前后表面的靠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塑料手提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槽(3)与袋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玉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福平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