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66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包括立柱及伞面组件,伞面组件包括斜撑,斜撑一端与滑动块配合安装,立柱上设置有滑槽,滑动块沿滑槽上下滑动,滑槽上设有遮帘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滑槽隐藏机构,避免滑槽内腔裸露在外,确保立柱滑槽始终处于封闭状态,避免杂物、脏物进入滑槽内部,提高产品整体的洁净程度,进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
本技术属于遮阳伞
,具体涉及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
技术介绍
罗马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户外用品,为方便使用,现有的罗马伞通常在伞立柱上设置滑槽,用于滑动的上下移动,但现有带滑槽的罗马伞,其滑槽通常裸露在外,由于罗马伞为户外产品,长期使用,滑槽内势必会进入灰尘等污染物,不便清理,还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包括立柱及伞面组件,所述伞面组件包括伞骨、伞盘、斜撑,所述斜撑一端与滑动块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块用以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所述滑槽上设有用以覆盖所述滑槽内腔的遮帘装置。遮帘装置的设置便于使伞立柱内部空间处于封闭状态,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所述遮帘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滑槽开口侧壁上的挡板槽组件、设置在挡板槽组件内的上挡板组件和下挡板组件,所述上挡板组件和下挡板组件分设在滑动块的两侧用于将整个滑槽完全覆盖,避免杂物进入到立柱内。所述挡板槽组件包括内挡板槽、中挡板槽及外挡板槽,所述上挡板组件包括上内挡板、上中挡板和上外挡板,所述下挡板槽组件包括下内挡板、下中挡板和下外挡板,所述内挡板槽内分设有上内挡板和下内挡板,所述中挡板槽内分设有上中挡板和下中挡板,所述外挡板槽内设置有上外挡板和下外挡板,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且滑动块对应滑槽开口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斜撑连接件。所述上内挡板固定设置在内挡板槽的上端,下内挡板固定设置在内挡板槽的下端,所述上外挡板的下端和下外挡板的上端分别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挡板和下中挡板分别滑动设置在中挡板槽内,所述上中挡板的下端与上外挡板的上端以及下中挡板上端和下外挡板的下端之间均设置相互抵扣的卡块,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滑块卡位。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滑槽隐藏机构,避免滑槽内腔裸露在外,确保立柱滑槽始终处于封闭状态,避免杂物、脏物进入滑槽内部,提高产品整体的洁净程度,进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掉立柱后的结构图;图3为收伞机构及遮帘装置的组装结构图;图4为收伞机构的结构图;图5为收撑传动组件结构图;图6为倾斜传动组件结构图;图7为离合拨叉组件分解图;图8为滑动块与滑槽安装结构图;图9为图8的俯视结构图;图10为图8的剖视结构图;图11为扭簧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2为相互抵扣的卡块之间的结构图;图中,1-立柱,2-斜撑,3,滑动块,4-滑槽,5-驱动组件,51-摇手,52-摇手轴,53-齿轮a,54-齿轮b,55-第一凸块,56-第一凹槽,57-第二凸块,58-第二凹槽,6-离合拨叉组件,61-挡位旋钮,62-连接柱,63-拨叉,64-拨板,65-移动卡环,66-第一弧形卡槽,67-连接板,68-第二弧形卡槽,69-滑动柱,610-固定柱,611-第三凸块,612-第三凹槽,613-内凸块,614-环状卡槽,7-收撑传动组件,71-绕绳轮,8-倾斜传动组件,81-一级齿轮,82-二级齿轮,821-大齿盘,822-小齿盘,83-涨紧过渡轮,84-上链轮,85-下链轮,86-链条,9-装饰面板,10-扭簧,11-挡板槽组件,111-内挡板槽,112-中挡板槽,113-外挡板槽,12-上挡板组件,13-下挡板组件,14-斜撑连接件,15-卡块,16-滑块卡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该遮阳伞改变传统罗马伞需要设置扶手壳进行收伞和撑伞的结构,通过内置的收伞机构代替扶手壳,简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美观度的同时还可方便用户组装,同时,遮帘装置的设置,提高产品在风吹日晒雨林情况下的使用寿命。如图1-3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立柱及伞面组件,立柱上设置有摇手,伞面组件包括伞骨、伞盘、斜撑,斜撑一端与滑动块配合安装,立柱上设置有滑槽,滑动块用以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滑槽上设有用以覆盖所述滑槽内腔的遮帘装置;立柱内还配合设置收伞机构,收伞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离合拨叉组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收撑传动组件和倾斜传动组件,离合拨叉组件用以使得驱动组件实现与收撑传动组件或倾斜传动组件的离合配合。如图4、7所示,驱动组件包括摇手、摇手轴、齿轮a及齿轮b,摇手轴伸出立柱的一端与摇手固定连接,摇手轴的外壁沿周壁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凸块,相邻第一凸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齿轮a和齿轮b套设在摇手轴的两端,且与摇手轴间隙配合;齿轮a和齿轮b相对应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第二凸块对应第一凸块位置设置,第二凹槽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如图7所示,离合拨叉组件包括挡位旋钮、与挡位旋钮内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柱、套接设置在连接柱上的拨叉、与拨叉卡接设置的拨板、与拨板配合连接的移动卡环,所述移动卡环套接设置在摇手轴上,且位于齿轮b和齿轮a之间。拨叉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卡槽,拨板包括一体式设置的连接板、第二弧形卡槽及滑动柱,滑动柱及第二弧形卡槽分设在连接板的两端,滑动柱套接设置在固定柱上,固定柱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内壁固定设置;移动卡环包括环状本体,环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凸块,相邻第三凸块之间形成第三凹槽,环状本体的内壁上对应第三凸块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凹槽配合使用的内凸块,环状本体的外壁中部设置有环状卡槽,第二弧形卡槽卡接设置在环状卡槽上。如图5-6所示,收撑传动组件包括与齿轮a啮齿配合的绕绳轮,绕绳轮用于收纳伞绳,绕绳轮上的伞绳具体的结构及与伞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详细描述。倾斜传动组件主要用于驱动滑动块的上下移动,具体结构包括一级齿轮、二级齿轮、涨紧过渡轮、上链轮、下链轮及链条,二级齿轮包括大齿盘和小齿盘,一级齿轮分别与齿轮b和大齿盘相啮合,小齿盘与涨紧过渡轮之间通过链条实现连接,链条的上端绕过上链轮后与滑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链条的下端绕过下链轮后与滑动块的下端连接。优选地,一级齿轮、二级齿轮和涨紧过渡轮的齿轮轴两端分别安装有装饰面板,装饰面板与立柱内壁固定连接;二级齿轮和涨紧过渡轮的齿轮座上均设置有扭簧,使得二级齿轮和涨紧过渡轮始终处于张紧状态,该扭簧的设置使得与链条啮齿配合的齿轮始终处于受力啮齿抵触状态,避免因啮齿配合时,部件之间因间隙导致上部滑块座在无驱动力状态下,存在间隙移动,影响产品使用的稳定性,扭簧的安装位置如图11所示。如图8-10、12所示,遮帘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滑槽开口侧壁上的挡板槽组件、设置在挡板槽组件内的上挡板组件和下挡板组件,上挡板组件和下挡板组件分设在滑动块的两侧用于将整个滑槽完全覆盖。挡板槽组件包括内挡板槽、中挡板槽及外挡板槽,上挡板组件包括上内挡板、上中挡板和上外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包括立柱(1)及伞面组件,所述伞面组件包括伞骨、伞盘、斜撑(2),所述斜撑(2)一端与滑动块(3)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滑槽(4),所述滑动块(3)用以沿所述滑槽(4)上下滑动,所述滑槽(4)上设有用以覆盖所述滑槽(4)内腔的遮帘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包括立柱(1)及伞面组件,所述伞面组件包括伞骨、伞盘、斜撑(2),所述斜撑(2)一端与滑动块(3)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滑槽(4),所述滑动块(3)用以沿所述滑槽(4)上下滑动,所述滑槽(4)上设有用以覆盖所述滑槽(4)内腔的遮帘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帘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滑槽(4)开口侧壁上的挡板槽组件(11)、设置在挡板槽组件(11)内的上挡板组件(12)和下挡板组件(13),所述上挡板组件(12)和下挡板组件(13)分设在滑动块(3)的两侧用于将整个滑槽(4)完全覆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阳伞柱滑槽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槽组件(11)包括内挡板槽(111)、中挡板槽(112)及外挡板槽(113),所述上挡板组件(12)包括上内挡板、上中挡板和上外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英柯跃福王徐梁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美阳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