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蔬烘干设备,包括烘干间和设于烘干间一侧的设备间,所述烘干间和设备间之间通过隔墙分隔,所述隔墙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贯穿所述隔墙的出风口,隔墙的中部还设有回风口;所述设备间内设有与回风口连通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后端连接有循环风扇,所述烘干间上还设有贯穿至室外的辅助除湿窗。热空气在烘干间内形成层流,使温度分布更均衡,缩小烘干间内的平面温差和垂直温差,使物料受热更均匀,干燥更加同步,减少局部物料因烘干不及时出现破损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蔬烘干设备
本技术属于果蔬烘干设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果蔬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果蔬烘干机是一种烘干蔬菜水果的装置,采用热风多层利用原理,充分利用热风,烘干脱水迅速,适用于多种中草药、干果、蔬菜等片状、块状、条状、粒状物品的脱水干燥。由于其具有烘干效率高、成本投资少、操作简便、功能齐全等特点,近几年果蔬烘干机开始在农业生产方面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与生产效率,给不少农业家庭带来了殷实的收入。传统果蔬烘干设备一般采用传统煤炉、热风炉等以木材和煤炭进行供热,存在热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不环保,占地面积大,而且煤焦油和硫对果蔬食品构成安全隐患等问题。有的采用电加热的果蔬烘干设备,但热利用率较低、烘干产品的均匀性差,容易出现过干或过湿的现象,无法达到产品要求。此外用户难以根据不同烘干物料特性制定不同的烘干方法,导致烘干制品质量普遍较差,难以进入高端市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热泵供热的烘干机,热泵烘干机主要由翅片式蒸发器、压缩机、翅片冷凝器和膨胀阀四部分组成,通过让空气不断完成蒸发(吸取空气中的热量)→压缩→冷凝(在室内烘干房中放出热量)→节流→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从而使热量循环利用。可以看出,采用热泵为热源的烘干装置可以节省能源,同时还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但是热泵烘干机在烘干湿度较大的果蔬时,由于热空气中湿度较高,热泵难以将空气中的水分完全冷凝排出,导致烘干速度慢、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蔬烘干设备,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热泵烘干机存在效率较低,湿度过高的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蔬烘干设备,包括烘干间和设于烘干间一侧的设备间,所述烘干间和设备间之间通过隔墙分隔,所述隔墙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贯穿所述隔墙的出风口,隔墙的中部还设有回风口;所述设备间内设有与回风口连通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后端连接有循环风扇,所述烘干间上还设有贯穿至室外的辅助除湿窗。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除湿窗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回风口两侧的隔墙上。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除湿窗上还设有电动百叶窗。进一步地,所述设备间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烘干间的外侧还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电动百叶窗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设备间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风扇的后侧设有电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电热管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泵冷凝器和热泵蒸发器,所述热泵冷凝器和热泵蒸发器之间连接有热泵主机。进一步地,所述热泵冷凝器上还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上连接有排液管。进一步地,所述烘干间、设备间和隔墙均使用保温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烘干间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出风口、中部设置回风口,可使热空气在烘干间内形成层流,使温度分布更均衡,缩小烘干间内的平面温差和垂直温差,使物料受热更均匀,干燥更加同步,减少局部物料因烘干不及时出现破损的现象;2.烘干室的侧壁上设有辅助除湿窗,烘干含水量较大的果蔬时,打开辅助除湿窗,可将烘干间内多于的湿气由此排出,降低烘干间的湿度,提高烘干速度;3.循环风扇的后方连接有电热管,可进行辅助加热,加快升温速度,便于对温度进行调整,也可缩短烘干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原理图;图中:1-烘干间,2-设备间,3-隔墙,4-活动门,5-出风口,6-回风口,7-支架,8-热泵冷凝器,9-热泵蒸发器,10-电热管,11-循环风扇,12-辅助除湿窗,13-电动百叶窗,14-湿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果蔬烘干设备,包括烘干间1和设于烘干间1后端的设备间2,烘干间1和设备间2之间通过隔墙3分隔,烘干间1的前端设有活动门4,设备间2上也设有用于检修的门。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烘干效果,烘干间1、设备间2、隔墙3以及活动门4均使用保温材料制成。紧贴墙顶和地面的隔墙3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个矩形的出风口5,该出风口5贯穿隔墙3,且出风口5的宽度不小于隔墙3宽度的二分之一。隔墙3的中间开设有一个矩形的回风口6,该回风口6与上述出风口5等宽。回风口6两侧的隔板上分别开设有一辅助除湿窗12,辅助除湿窗12的外端贯穿至室外且连接有电动百叶窗13,辅助除湿窗12内设有折板形的换气道,打开电动百叶窗13即可对烘干间1进行换气。设备间2内设有与回风口6连通的热泵冷凝器8,热泵冷凝器8上连接有储液罐(图中未示出),储液罐上连接有排液管。热泵冷凝器8的后方连接有热泵蒸发器9,热泵冷凝器8和热泵蒸发器9之间连接有热泵主机以及膨胀阀。热泵冷凝器8、热泵蒸发器9和热泵主机通过支架7固定于地面上。热泵主机后方连接有电热管10,电热管10的后方连接有两个并列设置的循环风扇11。进入回风口6的空气可依次流过热泵冷凝器8、热泵蒸发器9、电热管10和循环风扇11,最后进入设备间2中。设备间2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15,两传感器均固定于设备间2的顶部。烘干间1的外侧还设有控制盒,控制盒内设有16,该16选用普通单片机制成。湿度传感器14、电动百叶窗13与16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15、电热管10与16信号连接。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打开加热设备,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热空气分为上下两个方向,分别向设备间2顶部和底部的出风口5运动,热空气由两出风口5吹出并分别沿着烘干间1地表和房顶水平运动。热空气运动至活动门4处时,在活动门4的阻挡作用下转为竖直运动,然后在烘干架的引导下沿水平方向回流,在回流过程中加热烘干架上的果蔬并带走水汽,热空气转变为湿热空气并从回风口6返回设备间2。因此在烘干间1内产生上下两层空气循环通道。湿热空气流经热泵冷凝器8时,热泵冷凝器8吸收湿热空气中的热量,并使夹带的水汽凝结排出,湿热空气流经热泵冷凝器8后转变为干冷空气。干冷空气在流经热泵蒸发器9时,吸收热泵蒸发器9释放的热量,转变干热空气,并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重新回流至烘干间1内。当湿度传感器14检测到设备间2中湿度较高时,16可打开电动百叶窗13,由于此处存在水平气流,有部分气流可从辅助除湿窗12中排出,并吸入室外的干燥空气,从而降低热空气的湿度。使用该果蔬烘干设备烘干的操作步骤如下:1.含水量在60%以下的果蔬,设置排湿时间6~10h,初始温度34~42℃;烘干时间为10~12h,烘干温度为35~65℃。具体步骤如下:a.将待烘干的果蔬铺撒在烘干架上,然后推入烘干间1内,将烘干架放于烘干间1的中前部,然后关闭活动门4,并且开启热泵和循环风机;b.果蔬进入除湿阶段,控制温度34~42℃,保持除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蔬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间和设于烘干间一侧的设备间,所述烘干间和设备间之间通过隔墙分隔,所述隔墙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贯穿所述隔墙的出风口,隔墙的中部还设有回风口;所述设备间内设有与回风口连通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后端连接有循环风扇,所述烘干间上还设有贯穿至室外的辅助除湿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蔬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间和设于烘干间一侧的设备间,所述烘干间和设备间之间通过隔墙分隔,所述隔墙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贯穿所述隔墙的出风口,隔墙的中部还设有回风口;所述设备间内设有与回风口连通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后端连接有循环风扇,所述烘干间上还设有贯穿至室外的辅助除湿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除湿窗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回风口两侧的隔墙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除湿窗上还设有电动百叶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蔬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烘干间的外侧还设有控制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承明,殷雷,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穗特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