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炒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61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炒茶筒,所述炒茶筒前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炒茶筒前端出料口外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卡块,所述卡块和另一卡块间卡合连接有挡板,所述炒茶筒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炒茶筒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对称分布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和滑动槽为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上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用性更高,增大炒茶筒内茶叶的运动幅度,有效将茶叶分散,提高炒干的效率,同时有效确保茶叶炒干的质量度一致,便于对搅拌杆的位置进行调整,匹配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炒干机
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炒干机。
技术介绍
茶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茶叶源于中国,茶叶中国含有儿茶素、咖啡碱、肌醇、叶酸等成分,可以促进人体健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对饮食的重视,茶叶因其具有安神、明目、消食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被经常饮用,新鲜的茶叶采摘后,需要通过多道工序进行加工,然后制成成品,因此茶叶炒干机的使用必不可少,但是现有的茶叶炒干机在工作时,不论需要炒干的茶叶有多少,设备消耗的电能都相同,对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茶叶在炒干机内流动性较差,炒干的效率低,茶叶的炒干的统一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炒干机,以解决现有的茶叶炒干机在工作时,不论需要炒干的茶叶有多少,设备消耗的电能都相同,对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茶叶在炒干机内流动性较差,炒干的效率低,茶叶的炒干的统一度低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炒茶筒,所述炒茶筒前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炒茶筒前端出料口外侧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炒茶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筒(1)前端开设有出料口(2),所述炒茶筒(1)前端出料口(2)外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卡块(3),所述卡块(3)和另一卡块(3)间卡合连接有挡板(4),所述炒茶筒(1)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和底板(6),所述底板(6)上开设有滑动槽(7),所述炒茶筒(1)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对称分布的滑动杆(8),所述滑动杆(8)和滑动槽(7)为滑动连接,所述底板(6)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内上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炒茶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筒(1)前端开设有出料口(2),所述炒茶筒(1)前端出料口(2)外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卡块(3),所述卡块(3)和另一卡块(3)间卡合连接有挡板(4),所述炒茶筒(1)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和底板(6),所述底板(6)上开设有滑动槽(7),所述炒茶筒(1)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对称分布的滑动杆(8),所述滑动杆(8)和滑动槽(7)为滑动连接,所述底板(6)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内上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炒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上侧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炒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3)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白日袁永保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宁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