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358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尤其涉及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含支架,支架上固定着照射灯(1),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着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支架上包含放置平台,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放置在放置平台上,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各自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管道上包含电磁阀(5),最下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通过管道连接着循环泵(6),循环泵还伸出管道连接着最上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尤其涉及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并且,原来的蔬菜养殖都是化工肥料,对人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系统包含支架,支架上固定着照射灯1,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着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支架上包含放置平台,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放置在放置平台上,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各自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管道上包含电磁阀5,最下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通过管道连接着循环泵6,循环泵还伸出管道连接着最上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照射灯1为灯带。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能够为循环泵和照射灯供电的市电系统或者蓄电池系统。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各自包含液位传感器。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循环泵为高压泵;在管路中包含过滤系统,过滤系统为进水过滤器。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物联网系统,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包含主控箱,主控箱中的控制副本通信连接着光照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支架所在的空间。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是结合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把鱼菜共生过程智能化,形式多样化,实现更精准的循环从而提升经济、生态效益。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图1为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照射灯;2.连接水管;3.玻璃鱼缸;4.营养液循环管道;5.电磁阀;6.循环泵;7.水培槽;8.液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实施例一:结合图1;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系统包含支架,支架上固定着照射灯1,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着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支架上包含放置平台,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放置在放置平台上,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各自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管道上包含电磁阀5,最下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通过管道连接着循环泵6,循环泵还伸出管道连接着最上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是结合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把鱼菜共生过程智能化,形式多样化,实现更精准的循环从而提升经济、生态效益。在更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水在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中由于重力原因自动往下流动;在最下方被循环泵泵送,实现循环。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实施例二: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所述的照射灯1为灯带。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类似的能实现植物的光照光需求的或者是能提供鱼缸的美学效果的均可。实施例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还包含能够为循环泵和照射灯供电的市电系统或者蓄电池系统。实施例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各自包含液位传感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装置是具有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家用鱼菜共生系统。控制器根据时钟信号和液位传感器信号决定循环和补水、补光。本装置无需人工干预全自动智能化运行,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温室经济效益,精细的温湿度控制显著提升了食用菌产量及品相。实施例五: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所述的循环泵为高压泵;在管路中包含过滤系统,过滤系统为进水过滤器。还包含物联网系统,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包含主控箱,主控箱中的控制副本通信连接着光照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支架所在的空间。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装置为温室内部安装。1、物联网控制箱壁挂安装于温室便于操作的墙体位置。2、温湿度及光照度传感器悬吊安装于温室正中央距顶1.5米处。3、高压主机即水泵落地式安装于温室水口附近,并底衬橡胶垫。4、高压管路主管道平行两路安装于温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系统包含支架,支架上固定着照射灯(1),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着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支架上包含放置平台,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放置在放置平台上,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各自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管道上包含电磁阀(5),最下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通过管道连接着循环泵(6),循环泵还伸出管道连接着最上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n

【技术特征摘要】
1.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系统包含支架,支架上固定着照射灯(1),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着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支架上包含放置平台,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放置在放置平台上,一个以上的水培槽(7)和一个以上的玻璃鱼缸(3)各自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管道上包含电磁阀(5),最下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通过管道连接着循环泵(6),循环泵还伸出管道连接着最上方的水培槽(7)或玻璃鱼缸(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射灯(1)为灯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军丁耀文韩程鹏王兴国王江云王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华辰智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