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炳南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53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包括以下部件:设置在上部的盘体,所述盘体用于设置水养种植区、电控区、定量投料区、取鱼观察区;防护上罩;设置在中部的第一养殖区和可转动的水养定植装置;设置在下部的底盘,所述底盘内设有第二养殖区、用于过滤自来水的除氯装置及抽水泵体;所述水养定植装置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定植筒、若干层相互连通的环形流水槽和用于转动定植筒的电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同一占地面积上充分利用空间,通过物理条件与微生态的可控设计,形成了上、中、下的立式生态系统,通过水循环设计达到物质的循环交换的目的,水体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具有自净化的能力,能够满足高密度的种植、养殖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
本技术涉及种植、养殖循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但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城市土地绿化成本相对高昂,为此就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传统农业采用土壤作为基质,种植面积受限于土地面积,且病虫害防治必不可少。无土栽培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种植效率高、作物生长快、病虫害少、种植过程可控等优点,使得该技术具有空间优势、生产优势及品质优势。作为无土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水培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水培是采用浮具将种植杯固定,种植杯内进行作物的种植,或者作物直接通过浮具固定、种植,浮具漂浮于水面,植物吸收水体的营养液进行生长。传统水培仅在水面进行种植,随着技术的进步水体的下层空间也已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以提高整体经营效益。但是种植、养殖结合的水培技术还是采用传统的单一池体结构而无法进行水体的循环。受限于这种模式,种植、养殖的效率及经济效益受到显然的限制,并且水质控制和保持难度大,作物根部受污染概率大,使得种植、养殖的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通过对循环机的可控设计,形成上、中、下的立式生态系统,在同一占地面积上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充分利用空间,通过水循环达到种植区和养殖区的物质交换的目的。通过上部种植区和中部水养定植装置的旋转来保证植物能够得到充分、均匀的光源照射,提高种植面积和效率,通过三个养殖区充分利用垂直空间,使养殖动物摄食、同化有机营养物质,提高饵料利用率,多种措施保障种植、养殖所需的条件,使得养殖效率得到提升,并利用生物制剂处理、水质、粪便,通过可控措施保障生态系统稳定,降低种植、养殖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包括以下部件:设置在上部的盘体,所述盘体用于设置水养种植区、电控区、定量投料区、取鱼观察区;防护上罩,用于盖合在盘体;设置在中部的第一养殖区和可转动的水养定植装置,所述第一养殖区可拆卸地连接在盘体的底部,所述定量投料区向第一养殖区投放饵料,所述水养定植装置转动连接在盘体的底部,所述水养定植装置包围在第一养殖区的外侧,所述第一养殖区的顶部与水养种植区连通,所述第一养殖区靠近顶部的侧壁与水养定植装置连通;设置在下部的底盘,所述底盘内设有第二养殖区、用于过滤自来水的除氯装置及抽水泵体,所述抽水泵体将回流的养殖水体抽取至水养种植区和第一养殖区,所述水养种植区的养殖水体流至第一养殖区,所述水养定植装置与底盘连通,养殖水体经第一养殖区流至水养定植装置内,再由水养定植装置回流至底盘中央处的抽水泵体;所述水养定植装置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定植筒、若干层相互连通的环形流水槽和用于转动定植筒的电机组件,所述定植筒分别与对应的环形流水槽连接,所述环形流水槽内还设有第三养殖区,所述电机组件设于底盘的内侧壁上,在电机组件的带动下定植筒和环形流水槽同步转动。作为改进,所述每层环形流水槽的顶部均设有若干个倾斜的定植管,所述每层环形流水槽的内部均设有水位限高管、挡板和水槽上盖,所述水位限高管与相邻的下层环形流水槽的水槽上盖相连通;所述定植筒上设有与定植管对应安装的通孔,所述定植筒与相邻的定植筒扣接,所述定植筒与对应环形流水槽扣接,所述环形流水槽与相邻的环形流水槽扣接,所述环形流水槽与对应的水槽上盖扣接,所述水槽上盖与相邻的水槽上盖扣接,所述水槽上盖与对应的定植管扣接,所述定植管与对应的通孔扣接;所述电机组件包括防水减速电机、驱动轮和轴承,所述定植筒的底部设有适配与驱动轮滑动连接的滑轨。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养殖区为一养殖水桶,所述养殖水桶在靠近顶部的侧壁处设有若干个溢水孔,所述溢水孔通过弯头和软管与环形流水槽连通;所述养殖水桶的桶身和底部均为锥形设计,所述养殖水桶的底部连接有三通分隔管,所述三通分隔管上设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防水管和机外排污管,所述防水管穿过第一管口并支撑固定在第三管口处,并且向上延伸至电控区,所述养殖水桶分别与第一管口、第二管口连通,所述第二管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养殖区和机外排污管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电动球阀;所述防水管的外部环设有防水LED植物补光灯带,所述防水管内设有抽水管、增氧气管和电线管;所述底盘上还设有用于承托并且定位养殖水桶的支架。作为改进,所述盘体为圆形盘体,所述水养种植区包括中心种植盘和播种盘,所述电控区、定量投料区、中心种植盘、播种盘、取鱼观察区相互隔开,所述中心种植盘和播种盘之间设有流水孔,所述抽水泵体将处理后的养殖水向上抽取至中心种植盘后经过流水孔流入至播种盘中,所述播种盘的尾部设有连通第一养殖区的过滤网口;所述播种盘放有无机基质;所述电控区包括控制器、用于给第一养殖区增氧的主增氧泵和次增氧泵、用于分流养殖水体的五通管、备用电池、用于给第一养殖区投放种养液与生物制剂的定量投液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养殖区内的水氧含量和水温度数值的水含氧传感器、以及用于调整第一养殖区的温度的制冷制热装置,所述主增氧泵、次增氧泵、备用电池、定量投液装置、水含氧传感器、制冷制热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抽水泵体通过防水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增氧泵设于支架上,所述次增氧泵设于取鱼观察区上。作为改进,所述五通管的底部设有第一推水管,所述五通管通过管道与抽水泵体连接,所述第一推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第一养殖区内;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热器、半导体制冷器散冷散热气扇、两组的电磁阀及分别与两组的电磁阀对应连接的第二推水管,所述半导体制热器、半导体制冷器分别通过管道与五通管连接,所述两组的电磁阀分别设于半导体制热器与五通管之间的管道上、半导体制冷器与五通管之间的管道上,经过半导体制热器加热后的养殖水体从其中一组的第二推水管流向第一养殖区内,经过半导体制冷器制冷后的养殖水体另外一组的第二推水管流向第一养殖区内,所述两组的第二推水管的出水端均延伸至第一养殖区内;所述定量投液装置包括若干组溶液盒和活动的推杆,所述推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活动的推杆通过挤压溶液盒使得溶液盒里的种养液与生物制剂注入到第一养殖区内。作为改进,所述防护上罩上设有和雨水感应器,所述盘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感光器,所述感光器和雨水感应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定量投料区包括盛料盘、减速电机、下料螺杆和缺料光电传感器,所述盛料盘上设有用于安装减速电机和下料螺杆的安装槽,所述缺料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盛料盘内,所述安装槽靠近下料螺杆末端的位置处设有下料口。作为改进,所述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还包括外置的反射镜板、气温感应器,所述反射镜板内设有植物补光灯,所述植物补光灯、气温感应器分别与电控区电性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养殖区包括蚯蚓养殖区、硝化细菌培殖区和龟鳖蛙养殖区,所述蚯蚓养殖区的鱼粪通过管道从第二管口供给,所述硝化细菌培殖区用无机基质铺满底盘,所述龟鳖蛙养殖区设于硝化细菌培殖区的上方;所述底盘内设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与电控区电性连接。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n设置在上部的盘体(1),所述盘体(1)用于设置水养种植区(2)、电控区(3)、定量投料区(10)、取鱼观察区(11);/n防护上罩(4),用于盖合在盘体(1);/n设置在中部的第一养殖区(5)和可转动的水养定植装置(6),所述第一养殖区(5)可拆卸地连接在盘体(1)的底部,所述定量投料区(10)向第一养殖区(5)投放饵料,所述水养定植装置(6)转动连接在盘体(1)的底部,所述水养定植装置(6)包围在第一养殖区(5)的外侧,所述第一养殖区(5)的顶部与水养种植区(2)连通,所述第一养殖区(5)靠近顶部的侧壁与水养定植装置(6)连通;/n设置在下部的底盘(7),所述底盘(7)内设有第二养殖区(8)、用于过滤自来水的除氯装置(9)及抽水泵体,所述抽水泵体将回流的养殖水体抽取至水养种植区(2)和第一养殖区(5),所述水养种植区(2)的养殖水体流至第一养殖区(5),所述水养定植装置(6)与底盘(7)连通,养殖水体经第一养殖区(5)流至水养定植装置(6)内,再由水养定植装置(6)回流至底盘(7)中央处的抽水泵体;/n所述水养定植装置(6)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定植筒(60)、若干层相互连通的环形流水槽(61)和用于转动定植筒(60)的电机组件(62),所述定植筒(60)分别与对应的环形流水槽(61)连接,所述环形流水槽(61)内还设有第三养殖区,所述电机组件(62)设于底盘(7)的内侧壁上,在电机组件(62)的带动下定植筒(60)和环形流水槽(61)同步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
设置在上部的盘体(1),所述盘体(1)用于设置水养种植区(2)、电控区(3)、定量投料区(10)、取鱼观察区(11);
防护上罩(4),用于盖合在盘体(1);
设置在中部的第一养殖区(5)和可转动的水养定植装置(6),所述第一养殖区(5)可拆卸地连接在盘体(1)的底部,所述定量投料区(10)向第一养殖区(5)投放饵料,所述水养定植装置(6)转动连接在盘体(1)的底部,所述水养定植装置(6)包围在第一养殖区(5)的外侧,所述第一养殖区(5)的顶部与水养种植区(2)连通,所述第一养殖区(5)靠近顶部的侧壁与水养定植装置(6)连通;
设置在下部的底盘(7),所述底盘(7)内设有第二养殖区(8)、用于过滤自来水的除氯装置(9)及抽水泵体,所述抽水泵体将回流的养殖水体抽取至水养种植区(2)和第一养殖区(5),所述水养种植区(2)的养殖水体流至第一养殖区(5),所述水养定植装置(6)与底盘(7)连通,养殖水体经第一养殖区(5)流至水养定植装置(6)内,再由水养定植装置(6)回流至底盘(7)中央处的抽水泵体;
所述水养定植装置(6)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定植筒(60)、若干层相互连通的环形流水槽(61)和用于转动定植筒(60)的电机组件(62),所述定植筒(60)分别与对应的环形流水槽(61)连接,所述环形流水槽(61)内还设有第三养殖区,所述电机组件(62)设于底盘(7)的内侧壁上,在电机组件(62)的带动下定植筒(60)和环形流水槽(61)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层环形流水槽(61)的顶部均设有若干个倾斜的定植管(610),所述每层环形流水槽(61)的内部均设有水位限高管(611)、挡板(612)和水槽上盖(613),所述水位限高管(611)与相邻的下层环形流水槽(61)的水槽上盖(613)相连通;
所述定植筒(60)上设有与定植管(610)对应安装的通孔(600),所述定植筒(60)与相邻的定植筒(60)扣接,所述定植筒(60)与对应的环形流水槽(61)扣接,所述环形流水槽(61)与相邻的环形流水槽(61)扣接,所述环形流水槽(61)与对应的水槽上盖(613)扣接,所述水槽上盖(613)与相邻的水槽上盖(613)扣接,所述水槽上盖(613)与对应的定植管(610)扣接,所述定植管(610)与对应的通孔(600)扣接;
所述电机组件(62)包括防水减速电机(620)、驱动轮(621)和轴承,所述定植筒(60)的底部设有适配与驱动轮(621)滑动连接的滑轨(6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养殖区(5)为一养殖水桶,所述养殖水桶在靠近顶部的侧壁处设有若干个溢水孔(50),所述溢水孔(50)通过弯头和软管与环形流水槽(61)连通;
所述养殖水桶的桶身和底部均为锥形设计,所述养殖水桶的底部连接有三通分隔管(51),所述三通分隔管(51)上设有第一管口(510)、第二管口(511)、第三管口(512)、防水管(513)和机外排污管(514),所述防水管(513)穿过第一管口(510)并支撑固定在第三管口(512)处,并且向上延伸至电控区(3),所述养殖水桶分别与第一管口(510)、第二管口(511)连通,所述第二管口(511)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养殖区(8)和机外排污管(514)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电动球阀(515);
所述防水管(513)的外部环设有防水LED植物补光灯带(516),所述防水管(513)内设有抽水管、增氧气管和电线管;
所述底盘(7)上还设有用于承托并且定位养殖水桶的支架(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式立体种植养殖循环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体(1)为圆形盘体,所述水养种植区(2)包括中心种植盘(20)和播种盘(21),所述电控区(3)、定量投料区(10)、中心种植盘(20)、播种盘(21)、取鱼观察区(11)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南
申请(专利权)人:黄炳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