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50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包括电机和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右端固定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右侧铰接有连杆,且连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座连接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的中间插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的右侧固定有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松土刀和犁,在施肥的同时完成松土和开沟,减少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施肥装置,在电机带动松土刀工作的同时带动连杆上下移动,将肥料洒入土壤,橡胶活塞与连杆配合形成类似针管的结构,能同时满足水肥与颗粒肥的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具体为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
技术介绍
橄榄营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冬春季节,每日嚼食两三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赛人参”之誉,如此营养丰富的橄榄在种植前应先施基肥,让肥料在土壤中缓慢释放,以确保果实丰收。橄榄种植的顺序是,先松土然后手动喷洒水肥或颗粒肥,再开沟播种,程序繁琐,费时费力,市场上具有松土和施肥两种功能的装置,一般仅适用于颗粒肥,无法满足水肥的施肥方式,且松土施肥后仍需手动开沟,再进行播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程序繁琐,费时费力和无法满足水肥与颗粒肥两种施肥方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包括电机和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右端固定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右侧铰接有连杆,且连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座连接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的中间插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的右侧固定有圆柱。优选地,所述电机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体,且外壳体的左下方焊接有车轮,所述外壳体的右下方固定有圆柱,且圆柱的右侧开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上方连通有储料筒,所述圆柱的内壁贴合有橡胶活塞,且橡胶活塞的内部插设有连杆,所述犁的上方焊接有外壳体,且外壳体的上方固定有把手,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下方焊接有松土刀。优选地,所述转动块、圆柱、底盘、螺旋柱、下料管、橡胶活塞和连杆共同组成施肥装置。优选地,所述底盘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且该凹槽截面为曲面,所述底盘的中间开设有孔洞,且该孔洞与下料管相匹配。优选地,所述下料管与橡胶活塞之间的距离等于转动块的总长,且下料管的孔径与橡胶活塞的厚度一致。优选地,所述储料筒的底部为漏斗形,且储料筒底部开设有孔洞,该孔洞与下料管相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有松土刀和犁,在施肥的同时完成松土和开沟,减少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施肥装置,在电机带动松土刀工作的同时带动连杆上下移动,将肥料洒入土壤,橡胶活塞与连杆配合形成类似针管的结构,能同时满足水肥与颗粒肥的实施。(1)该装置设置有松土刀和犁,在推动装置前进的同时,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由于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从而使松土刀转动,提前松土,由于转动块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且连杆与转动块铰接,所以将带动橡胶活塞与底盘上下移动,将肥料撒入土壤,最后利用犁与土壤接触,完成开沟,使装置能够集松土、施肥、开沟作用于一体,大大减少了果农的工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施肥装置,当连杆向下移动时,储藏在圆柱内的肥料会通过橡胶活塞的挤压,向下落,又因为底盘的内部插设有螺旋柱,故底盘在下移的过程中将旋转,进而将肥料撒入土壤中,当连杆上升时,橡胶活塞与圆柱共同作用,形成类真空状态,肥料将从下料管进入圆柱内,如此反复,可同时施加水肥或颗粒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施肥装置在闭合状态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施肥装置在开放状态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车轮;3、松土刀;4、施肥装置;401、转动块;402、圆柱;403、底盘;404、螺旋柱;405、下料管;406、橡胶活塞;407、连杆;5、犁;6、外壳体;7、储料筒;8、第一齿轮;9、把手;10、第二齿轮;11、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包括电机1和犁5,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11,且转动轴11的右端固定有转动块401,转动块401的右侧铰接有连杆407,且连杆407的底端通过轴承座连接有螺旋柱404,螺旋柱404的中间插设有下料管405,下料管405与橡胶活塞406之间的距离等于转动块401的总长,且下料管405的孔径与橡胶活塞406的厚度一致,使得底盘403在下降到最低点时,刚好能够堵住橡胶活塞406,且下料管405的右侧固定有圆柱402,转动块401、圆柱402、底盘403、螺旋柱404、下料管405、橡胶活塞406和连杆407共同组成施肥装置4,使得装置可以施加水肥和颗粒肥,底盘403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且该凹槽截面为曲面,底盘403的中间开设有孔洞,且该孔洞与下料管405相匹配,使得底盘403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旋转,并将肥料顺着凹槽撒入土壤中。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转动轴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8,且第一齿轮8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的下方焊接有松土刀3,电机1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体6,且外壳体6的左下方焊接有车轮2,外壳体6的右下方固定有圆柱402,且圆柱402的右侧开设有下料管405,下料管405的上方连通有储料筒7,储料筒7的底部为漏斗形,且储料筒7底部开设有孔洞,该孔洞与下料管405相配合,使得储料筒7中的肥料能够通过橡胶活塞406落入到圆柱402中,圆柱402的内壁贴合有橡胶活塞406,且橡胶活塞406的内部插设有连杆407,犁5的上方焊接有外壳体6,且外壳体6的上方固定有把手9。本技术在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将肥料倒入储料筒7中,由于下料管405与储料筒7连通,所以肥料通过下料管405落入圆柱402中,再用手推把手9,将装置推入指定位置,将电机1接入电源使其工作,由于电机1的输出端与转动轴11相连,即转动轴11转动,由于第一齿轮8套设在转动轴11上,且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10啮合,所以第一齿轮8将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由于松土刀3与第二齿轮10固定连接,即松土刀3将转动,从而进行松土。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当转动轴11在转动时,由于转动块401与转动轴11固定连接,且连杆407与转动块401铰接,故转动块401将带动连杆407上下移动,又橡胶活塞406与底盘403的内部插设有连杆407,故连杆407将带动橡胶活塞406与底盘403上下移动,当橡胶活塞406与底盘403下移时,圆柱402内的肥料会通过橡胶活塞406的挤压落入底盘403内,而底盘403下落的同时会因为螺旋柱404的限定而发生旋转,进而将肥料通过底盘403旋转撒入土壤中,当连杆407带动底盘403与橡胶活塞406上升时,橡胶活塞406与圆柱402又因为压强原因,形成类真空状态,肥料通过下料管405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包括电机(1)和犁(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11),且转动轴(11)的右端固定有转动块(401),所述转动块(401)的右侧铰接有连杆(407),且连杆(407)的底端通过轴承座连接有螺旋柱(404),所述螺旋柱(404)的中间插设有下料管(405),且下料管(405)的右侧固定有圆柱(4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包括电机(1)和犁(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11),且转动轴(11)的右端固定有转动块(401),所述转动块(401)的右侧铰接有连杆(407),且连杆(407)的底端通过轴承座连接有螺旋柱(404),所述螺旋柱(404)的中间插设有下料管(405),且下料管(405)的右侧固定有圆柱(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橄榄种植用松土送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体(6),且外壳体(6)的左下方焊接有车轮(2),所述外壳体(6)的右下方固定有圆柱(402),且圆柱(402)的右侧开设有下料管(405),所述下料管(405)的上方连通有储料筒(7),所述圆柱(402)的内壁贴合有橡胶活塞(406),且橡胶活塞(406)的内部插设有连杆(407),所述犁(5)的上方焊接有外壳体(6),且外壳体(6)的上方固定有把手(9),所述转动轴(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8),且第一齿轮(8)的下方啮合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平刘五红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陇南陇锦园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