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45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具体涉及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的外部依次套装有外套板和外防护壳,所述外套板与外防护壳的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腔,且外套板和外防护壳的相对面之间安装有位于间距腔中的导流板,所述间距腔中安装有对导流板的引流物集中储放的引流腔板,所述引流腔板的内部中空,且其内腔套装有对其密封的堵板,所述堵板固定在外防护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外套板、外防护壳和导流板为主组成对采集终端的防护结构,在户外或野外使用采集终端时,有效防止灰尘、水渍和震动对其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线信息采集终端防护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信息采集终端安装在用频设备上,实现自动采集用频装备工作状态、运行参数、语音信息、位置信息等数据。常见的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一般用于户外甚至野外工作,为了保证采集终端的正常工作,需要使其外置防护结构,保证采集终端抗震、防尘、防水等工作环境的适应性需要,但(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常见的采集终端防护结构仅为与其一体的防护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包括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的外部依次套装有外套板和外防护壳,所述外套板与外防护壳的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腔,且外套板和外防护壳的相对面之间安装有位于间距腔中的导流板,所述间距腔中安装有对导流板的引流物集中储放的引流腔板,所述引流腔板的内部中空,且其内腔套装有对其密封的堵板,所述堵板固定在外防护壳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套板和外防护壳组成的外防护套上开设有可将采集终端取出的活动出槽,且活动出槽中安装有对其密封的下卡板,所述活动出槽的腔壁与采集终端的相对面之间设有对采集终端的移动路径导向的限位槽、导向板,在采集终端移动时,限位槽和导向板相对滑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卡板上连接有便于将其取出的上盖板,且下卡板上安装有对导向板的端头限位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装在导向板的端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卡板与限位槽的尺寸相对应,且二者与导向板之间均设有在采集终端被动受力时,采集终端可移动的移动间隙,所述外防护壳与外套板的连接处可恢复形变。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腔板由散热板组成,且引流腔板贯穿外防护壳与外部环境相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对称分布在引流腔板的上下两侧,且导流板向靠近引流腔板的一侧倾斜设置,在外套板和外防护壳连接处挤压相对形变时,导流板同步可恢复的微形变。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与采集终端一体的防护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采集终端防护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采集终端防护结构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2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采集终端、2外套板、3外防护壳、4活动出槽、41限位槽、42导向板、43上盖板、44下卡板、45限位套、51导流板、52引流腔板、53堵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如图1-5所示的一种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包括采集终端1,采集终端1的外部依次套装有外套板2和外防护壳3,外套板2与外防护壳3的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腔,且外套板2和外防护壳3的相对面之间安装有位于间距腔中的导流板51,间距腔中安装有对导流板51的引流物集中储放的引流腔板52,引流腔板52的内部中空,且其内腔套装有对其密封的堵板53,堵板53固定在外防护壳3上。采集终端1在户外或野外工作时,当灰尘和水渍等经外防护壳3进入其内部,通过外防护壳3和外套板2之间的间距腔可有效的防止灰尘和水渍直接与采集终端1接触,从而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同时,在具有导流作用的导流板51作用下,将汇聚的灰尘和水渍经其导流至引流腔板52的内腔储放,在必要时打开堵板53对其内腔的灰尘、水渍清洁即可,进一步保证了对采集终端1的密封、防护效果。外套板2和外防护壳3组成的外防护套上开设有可将采集终端1取出的活动出槽4,且活动出槽4中安装有对其密封的下卡板44,活动出槽4的腔壁与采集终端1的相对面之间设有对采集终端1的移动路径导向的限位槽41、导向板42,在采集终端1移动时,限位槽41和导向板42相对滑动,在采集终端1长时间工作下,防护结构受工作环境磨损,导致防护效果差,磨损严重等问题,这时通过将采集终端1从外防护壳3的防护腔中取出,在不影响采集终端1正常工作,降低更换成本的同时对外防护壳3或外套板2、或二者同时进行更换,在更换采集终端1的过程中对采集终端1取出路径导向,提高采集终端1拆装的通畅度,保证活动出槽4的密封性。下卡板44上连接有便于将其取出的上盖板43,且下卡板44上安装有对导向板42的端头限位的限位套45,限位套45套装在导向板42的端头,在采集终端1安装在外防护壳3和外套板2组成的防护结构内之后,导向板42的端头固定在限位套45的内腔,限位套45对导向板4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使采集终端1具备可拆装功能的前提下,防止采集终端1意外滑出固定结构之外,保证了采集终端1工作的稳定性。下卡板44与限位槽41的尺寸相对应,且二者与导向板42之间均设有在采集终端1被动受力时,采集终端1可移动的移动间隙,外防护壳3与外套板2的连接处可恢复形变,导流板51对称分布在引流腔板52的上下两侧,且导流板51向靠近引流腔板52的一侧倾斜设置,在外套板2和外防护壳3连接处挤压相对形变时,导流板51同步可恢复的微形变,限位套45对导向板42的两侧限位,但是在采集终端1及其防护结构整体被动受力、震动的过程中,如果采集终端1相对防护结构的位置过于固定,直接会增大采集终端1的损坏度,因此,在被动受撞击时,采集终端1和外套板2组成件压动导流板51在间距腔中相对外防护壳3移动,可对整体承受的被动力进行有效的缓冲,进一步提高了对采集终端1防护的有效性,倾斜设置的导流板51进一步增大了其导流的高效性、充分性。引流腔板52由散热板组成,且引流腔板52贯穿外防护壳3与外部环境相通,散热板组成的引流腔板52,在对经导流板51导出的灰尘、水渍集中储放的同时,对外防护壳3内腔进行有效的散热,降低采集终端1长时间工作下工作腔的温度,保证采集终端1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性。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包括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终端的外部依次套装有外套板和外防护壳,所述外套板与外防护壳的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腔,且外套板和外防护壳的相对面之间安装有位于间距腔中的导流板,所述间距腔中安装有对导流板的引流物集中储放的引流腔板,所述引流腔板的内部中空,且其内腔套装有对其密封的堵板,所述堵板固定在外防护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包括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终端的外部依次套装有外套板和外防护壳,所述外套板与外防护壳的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腔,且外套板和外防护壳的相对面之间安装有位于间距腔中的导流板,所述间距腔中安装有对导流板的引流物集中储放的引流腔板,所述引流腔板的内部中空,且其内腔套装有对其密封的堵板,所述堵板固定在外防护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板和外防护壳组成的外防护套上开设有可将采集终端取出的活动出槽,且活动出槽中安装有对其密封的下卡板,所述活动出槽的腔壁与采集终端的相对面之间设有对采集终端的移动路径导向的限位槽、导向板,在采集终端移动时,限位槽和导向板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台信息采集终端防护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宏胡皓俞志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