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洪立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漏电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40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块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球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雨水使得球体进入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的内部,从而通过球体的重量依次挤压连板、内杆、套筒,使得启动第二开关控制开关组关闭,防止第一壳体内部的电器继续使用会造成漏电的危险,同时,设置门体和过滤网,在取出球体后,将过滤网与门体的位置互换,防止雨水进入到第三凹槽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漏电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漏电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气工程(英文:Electrical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指出“当今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美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又称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等,主要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研究方向和重点。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CN210201471U公开了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漏电保护装置,其通过设置转动盖板,使得漏电保护装置在被保护时也能够很轻易地打开开关,使得雨水顺着保护壳的外表面流动时,不会流到保护壳底部的通孔处,减小了雨水流进漏电保护装置的可能性,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块体(9),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8),所述第三凹槽(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板体(21),所述板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球体(20),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第二凹槽(7)位于所述第三凹槽(8)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位于所述第二凹槽(7)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7)的内侧壁通过销轴铰接有挡板(23),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6)的下方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块体(9),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8),所述第三凹槽(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板体(21),所述板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球体(20),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第二凹槽(7)位于所述第三凹槽(8)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位于所述第二凹槽(7)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7)的内侧壁通过销轴铰接有挡板(23),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13),所述第二开关(13)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4),所述第二开关(1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密封圈(14)的内侧壁,所述套筒(1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套筒(17)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内杆(16),所述内杆(16)远离所述套筒(17)的一端焊接有连板(15),所述内杆(16)远离所述连板(15)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一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立
申请(专利权)人:高洪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