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38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箱门、把手、控制面板、散热孔、电闸、电缆线、元器件、固定板、托举机构、按钮和保护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通过设置了托举机构,当使用者对配电箱内部的元器件安装完后,可通过按下位于控制面板上的电机开启按钮,此时电机转动后带动与之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进行转动,当转动轴转动后,便会驱动缓冲机构上下移动,当缓冲机构到达元器件底部后,便可对元器件起到托举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配电箱在受到撞击或震动这些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导致内部的元器件松动或掉落的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属于配电箱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分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和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各类高低压配电箱是各类企业、单位或大型办公楼供电的基础设施,但是现有技术的配电箱在受到撞击或震动这些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导致内部的元器件松动或掉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配电箱在受到撞击或震动这些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导致内部的元器件松动或掉落的现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包括箱门、把手、控制面板、散热孔、电闸、元器件、固定板、托举机构、按钮和保护罩,所述箱门设置于箱体前端,并且所述箱门通过铰链与箱体相固定,所述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包括箱门(2)、把手(3)、控制面板(4)、散热孔(5)、电闸(6)、元器件(8)、固定板(9)、按钮(11)和保护罩(12),所述箱门(2)设置于箱体(1)前端,并且所述箱门(2)通过铰链与箱体(1)相固定,所述把手(3)通过螺钉固定于箱门(2)右侧中部,所述控制面板(4)设置于箱门(2)底部,所述散热孔(5)开设于箱体(1)左侧顶部,所述电闸(6)设置于箱体(1)内侧顶部,所述元器件(8)顶端通过电缆线(7)与电闸(6)相固定,所述固定板(9)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1)中部,所述按钮(11)相互平行设置于控制面板(4)前端中部,所述保护罩(12)焊接固定于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配电箱装置,包括箱门(2)、把手(3)、控制面板(4)、散热孔(5)、电闸(6)、元器件(8)、固定板(9)、按钮(11)和保护罩(12),所述箱门(2)设置于箱体(1)前端,并且所述箱门(2)通过铰链与箱体(1)相固定,所述把手(3)通过螺钉固定于箱门(2)右侧中部,所述控制面板(4)设置于箱门(2)底部,所述散热孔(5)开设于箱体(1)左侧顶部,所述电闸(6)设置于箱体(1)内侧顶部,所述元器件(8)顶端通过电缆线(7)与电闸(6)相固定,所述固定板(9)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1)中部,所述按钮(11)相互平行设置于控制面板(4)前端中部,所述保护罩(12)焊接固定于箱体(1)顶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举机构(10),所述托举机构(10)焊接固定于箱体(1)底部,所述托举机构(10)由支架(101)、电机(102)、联轴器(103)、连接固定件(104)、支撑柱(105)、缓冲机构(106)、轴套(107)、转动轴(108)和固定件(109)组成,所述支架(101)底部与箱体(1)内侧底部相焊接,所述电机(102)通过螺栓与箱体(1)底部锁紧固定,所述联轴器(103)设置于电机(102)顶部,所述连接固定件(104)设置于联轴器(103)上方,并且所述连接固定件(104)左端与支撑柱(105)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柱(105)右端与支架(101)焊接固定,所述缓冲机构(106)左右两端与支架(101)滑动连接,所述轴套(107)设置于缓冲机构(106)左端中部,所述转动轴(108)底部通过联轴器(103)与电机(102)输出轴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109)设置于支架(101)左侧顶端,并且所述固定件(109)与转动轴(10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芳芳吴同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铁沧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